走进藏区~川藏

石瑛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迭部县城出来十多公里就到了若尔盖县的铁布镇,酒店老板推荐我们去花湖走这里的乡道550,比国道要近一半的路程。这是一条小众路,路途有点险峻,在树林茂密没有视线的路段,不远就设一个会车点,在悬崖峭壁路段双方远远等对向车辆先过,如果在盘山道上,必须一方倒退错车,路上车不多。慢速度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享受一路的风光,山顶几颗孤傲高耸的大树直戳云天,坡边野草高低参差,半山腰的杜鹃花迎风摇曳,山体一片绿,连纵横错落的沟壑都涂满了色,石峡斧劈刀削好似专门给人开了一扇门,山壁上刻了不少彩色经文,山头悬挂着无数条经幡。过了石峡不久,就到了花湖。这里温度低风又大,花花的季节还没到来。</p><p class="ql-block"> 从花湖到九曲黄河第一湾,从唐克镇到红原县,这片辽阔无垠的大草原,高低起伏的绿色草甸与蜿蜒曲折的黄河白河黑河组成一副无比巨大的画卷,加上散落其中的牦牛和河边的小黄花,气势恢宏的景致让人流连忘返。途中电闪雷鸣似彩花礼炮,倾盆大雨更像开道欢迎,末了还有冰雹捧场,最后绕过重重雪山,穿过条条隧道,终于马尔康用一抹映红天边的晚霞迎接了我们。这里是四川阿坝州的州府,高速口高高挂着嘉绒故里欢迎您的大字。酒店女老板高挑的身材戴一顶嘉绒藏族喜欢的宽边礼帽,为我们打开了藏地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和佛教文化的窗口。嘉绒藏族主要分布在阿坝州的大部分县域和甘孜州的丹巴县,雅安市和康定市也有部分分布,宗教信仰主要以苯教和藏传佛教为核心。</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晨从马尔康市出发,中午在甲学镇吃饭时遇到俩武汉人,他们才从色达县过来,五明佛学院需要在确定的时间提前半天预约,下午或次日才能坐区间车进入,所在镇子海拔高,他们晚上躺着都困难,坐了一晚上,而且色达一路都在修,非常耗时。我们当时决定放弃色达之行,改去甘孜县。经过炉霍县后下午早早到了甘孜州的甘孜县。县城里有座格萨尔王城,虽说是新建的,对于我们了解英雄史诗故事是绰绰有余的,有间铺子挂满了精致的唐卡,瘦削的年青人忍着寒冷在角落里勾勒,骨子里的信仰和内心的执着让他停不下手中的画笔。蜿蜒流淌的雅砻江从县城缓缓流过,仿佛还想对我们诉说什么。</p><p class="ql-block"> 翻过六千多米的雀儿山就到了德格县地界,这里属于横断山脉,一路雪山草原森林河流峡谷,风景如诗如画,路边山壁和石块上有很多彩色石刻经文和佛教画像,使德格段的国道317充满了浓郁的藏文化气息。县城被两山夹持,马路很窄,楼房紧贴着山壁,推开窗户伸手就是山崖。德格印经院建于1729年,拥有32万块刻版,内容涵盖宗教历史天文医学等藏文化精典,与西藏拉萨,甘肃夏河并称藏区三大文化中心。德格也是康巴文化的发祥地,朝拜的信徒络绎不绝,有的一圈接一圈地转,有的一个长头连一个长头地磕,我们转了三圈,在旁边高处呆呆的看着印经院和川流不息的人们,如果不是赶路,在这里发愣的时间会更长。</p> <p class="ql-block">若尔盖草原</p> <p class="ql-block">马尔康晚霞</p> <p class="ql-block">格萨尔王城</p> <p class="ql-block">雀儿山</p> <p class="ql-block">国道317德格段</p> <p class="ql-block">德格印经院一</p> <p class="ql-block">德格印经院二</p> <p class="ql-block">唐卡铺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