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和尚来也!

张守权

我想,即使金庸古龙武侠小说中的武功高强的方丈,也远不如释永信的知名度高。国清寺的方丈何许人也?净慈寺的方丈何许人也?灵隐寺的方丈何许人也?我们不得而知。然而,早在十余年前,我便知道少林寺的方丈叫释永信。他如何出名的呢?是因为武功高强吗?从李连杰演《少林寺》至今四十余年尚未知哪位少林武僧有半点知名度。是因为佛学造诣深厚吗?在学术上想闻名岂是易事?是因爱国爱教普济众生吗?这个与他更无什么交集。他被人热炒的原因是与7月27日携带情人、子女等潜逃美国被有关部门拦截。本来就在十几年前因经济及生活问题为人诟病,此次东窗事发,更让他一夜之间成为点击率极高的网红。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一个闻名海内外的佛教禅林的方丈,挪用巨款,包养几十个情人,拥有遍地的私生子,这不啻于荣登大宝拥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的皇帝老儿啦。他以自身无法无天的越雷池体验和触高压线尝试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那就是做方丈真得劲真幸福。做方丈便意味着可以过上令人艳羡不已的高端生活,无需枯坐青灯古佛边苦苦修行,那是整不来钱吸引不着美女的。尽形寿,不淫欲,汝今能持否?不能!开着公司,坐着名车,吃着美食,拥着美女,农民工得辛辛苦苦砌多少块砖、快递小哥该往来奔走送多少快递、拾荒人地毯式搜索多少垃圾箱、网购带货者死气八咧吐出多少斤唾沫星子才能过上他这种锦衣玉食美女成群的奢华生活啊?释永信的案例还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铁的现实,那就是,现如今挣钱快的一不是走红的明星,二不是主刀的医师,三不是补课的名师,而是大寺院的方丈。 四十多年前,自从《少林寺》《少林寺弟子》《少林小子》等以少林寺为叙事背景的影片热播后,少林寺的知名度持续升温,除了挂着少林寺名头开办的武术学校如火如荼外,少林寺的旅游业更是蒸蒸日上,商品大潮时代,少林寺更不失时机地注册了多家公司。每年巨额的门票、香火、公司收入养肥了寺院,更养肥了其方丈释永信。权力过于集中极易产生腐败,政府如此,企业如此,寺院亦如此。在缺乏有效监管及制衡原则的管理体制下,方丈在寺院里一手遮天、为所欲为便是在所难免的了。毕竟,财色动人心,具有一定的自律和定力的人才能在财色面前不动心。在纷纷扰扰的红尘中,做到酒色财气四大皆空的人似乎只能活在真空,毕竟,人都是有七情六欲的人,释永信同志也是个各种功能正常甚至超常的人,在这方面触雷也属正常。 高手都在评论区。释永信事件发酵后,各种媒体的正面批评及冷嘲热讽一时间铺天盖地而来,其中下面这条“求子,私生子也有了;<br>求财,房子票子有了;<br>求婚姻,情人也有了;<div>你许愿,被我实现了;<br>你求啥我有啥,灵了”颇耐人寻味。无论是批评还是嘲讽,封他为“花和尚”绝不为过。是他,堂而皇之地抢走了鲁智深的绰号。同为出家人,鲁智深、武松和济公都大口喝酒大块吃肉,但我们都能支持和赞赏,只因鲁智深和武松是带有半英雄半土匪特点的小说人物,鲁智深有过拳打镇关西的打抱不平武松有过景阳冈打虎的英雄壮举,他们的出家是因快意恩仇走投无路迫于无奈而为之。所以,他们不持守出家人的清规戒律不但无人非议,更因其多喝一碗酒便多了一分豪气而得到广大读者的盛赞。</div> 济公形象邋遢,举止癫狂,常见的配置是破蒲扇、酒葫芦及烀熟的狗大腿。须知人家可是活佛,是具有无边佛法且经常普度众生的,他是芸芸众生的精神寄托和精神安慰。老百姓对他不仅仅是喜爱,更多的还是仰目。本质上看,他们是好汉与活佛,吃肉喝酒对于他们而言无非是外在的“相”而已。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而我们的释永信同志呢?他不过曹雪芹笔下的“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造福一方了吗?普度众生了吗?没有,绝对没有。无非纵情于声色犬马之中,极尽铺张浪费之能事而已。不对比没有伤害,高下立判。 不想当方丈好和尚不是好和尚,当了方丈的和尚却成了花和尚。绳之以法,锒铛入狱是花和尚的最终归宿。<br> 行文至此,也该让键盘歇歇啦。不是想蹭个热度,更不是落井下石。只是对世人尤其是在金字塔上层的人一个温馨提醒,做人总得有个底线,总得讲讲良心。举头三尺有青天,不畏人知畏己知。即使有机会也不要去做大老虎和小苍蝇。《增广贤文》提及:“不求富贵闻达,但求心境安然”。一个人,即便不能造福全人类,也切莫为害一方。<br>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我佛慈悲,亦惩恶。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