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秋

东山银杏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立秋:太阳渐行渐远?夏天过了一半?</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立秋之际,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立秋是否意味着太阳渐行渐远?从科学角度看,立秋后太阳直射点的确开始从北回归线持续南移,北半球接受的太阳辐射逐渐减弱,日照时间也开始缩短。但这并不意味着太阳马上就会 “远去”,地球气候系统非常复杂,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比如大气环流、海洋热容量等。虽然太阳辐射有所减少,但大地储存的热量还在持续释放,所以立秋后往往还有一段暑热天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还有人认为,立秋意味着夏天过了一半。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种说法并不准确。按照传统的节气划分,夏季从立夏开始,到立秋结束,一共包含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而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并非夏季的中间点。从气候学角度看,夏季的划分标准是连续 5 天日平均气温稳定超过 22℃。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入夏和出夏的时间差异很大,所以不能简单地以立秋来判断夏天是否过了一半。比如在南方一些地区,立秋时可能仍处于炎热的盛夏,而北方部分地区则可能已经感受到了一丝秋意。</span></p><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立秋虽然在节气上标志着秋天的开始,但并不等同于气象学意义上的入秋。民间有 “</span>秋后一伏,热死老牛“的说法。<span style="font-size: 20px;">立秋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节气,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古代,人们对立秋十分重视,有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的传统。民间也有很多有趣的习俗,比如 “贴秋膘”。人到夏天,由于天气炎热,一般胃口欠佳,饭食相对清淡,两三个月下来,体重通常会减轻一些。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 “以肉贴膘”。还有 “啃秋” 的习俗,有些地方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秋天咬住。城里人在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 “啃秋” 了;而农人的啃秋则更加 “豪放”,他们在瓜棚里、树荫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红瓤西瓜啃,抱着绿瓤香瓜啃。“啃秋” 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借此表达 “啃下酷夏、迎接秋爽” 的祈愿。</span></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立秋作为秋季的起始,虽然带来了太阳直射点南移、日照时间缩短等变化,但并不意味着太阳马上远去,也不能简单地认为夏天过了一半。它更多地是一个过渡性的节气,在带来丝丝凉意的同时,也保留着夏日的余温。立秋不仅在气候和农业生产上有着重要意义,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感受大自然的变化,传承古老的习俗,迎接秋天的到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