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六月游(十一)~云冈万佛迎风笑,一眼千年见奇观。

树新风

<p class="ql-block">【出游时间】:2025年07月17日星期四,农历日乙巳蛇年六月廿三,11:50~21:30。</p><p class="ql-block">【出游天气】:晴。</p><p class="ql-block">【出游地点】:山西·大同市云冈石窟国家5A级旅游区→浑源古城。</p> ①灵岩寺 <p class="ql-block">△礼佛大道。</p><p class="ql-block"> 云冈石窟的骑象四棱神柱是北魏时期佛教艺术的代表性作品,主要分布在礼佛大道两侧,共有13对26根塔柱形吉祥佛柱。</p> <p class="ql-block">△视频1:礼佛大道①。</p> <p class="ql-block">△这些柱子由六牙白象和四棱石柱组合而成,柱身布满佛像雕刻,每根高8.73米,造型庄严肃穆。 ‌</p> <p class="ql-block">△骑象四棱神柱的雕刻融合了佛教元素与装饰艺术,柱身布满浮雕佛像,展现了北魏时期佛教艺术的精湛技艺。13对柱子象征功德圆满,是佛教文化中重要的仪式性建筑元素。</p><p class="ql-block"> 这些骑象四棱神柱不仅是佛教艺术的载体,更承载着北魏时期宗教与艺术的融合理念,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精神信仰的追求。 ‌</p> <p class="ql-block">△视频2:礼佛大道②。</p> <p class="ql-block">△祈福树与浮雕墙。</p><p class="ql-block"> 周边是圆弧状的浮雕墙,长约20米、高约4米,画面构图完美,雕刻细致,以高浮雕的形式生动表现了北魏皇家盛大的帝后礼佛图。</p><p class="ql-block"> 车辚辚、马萧萧的现场气氛,充分再现了北魏当时皇帝、皇后前往礼佛的庄严肃穆的宏大场面,这种场面使人不由联想到1500多年前云冈石窟作为皇家寺院曾经的辉煌,让人举目流连。</p> <p class="ql-block">△小朋友们,您们祈福的是什么心愿呢?</p> <p class="ql-block">△视频3:祈福树与浮雕墙。</p> <p class="ql-block">△七孔桥与昙曜广场构成仪式感强烈的游览动线,桥头立有北魏仙女石像。‌‌</p> <p class="ql-block">△伫立桥头的北魏小姐姐。</p> <p class="ql-block">△灵岩寺。</p><p class="ql-block"> 灵岩寺总建筑面积6815.8平方米,为三进院落布局(山门、千佛殿、大雄宝殿),完整还原了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描述的“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意境。‌‌</p> <p class="ql-block">△遇合·慈悲。</p><p class="ql-block"> 灵岩寺仿古建筑群采用北魏典型“一斗三升人字拱”斗拱结构,四周环绕4座角楼、6座配楼及曲折回廊,砖木结构兼具皇家气派与古朴灵秀。‌‌</p> <p class="ql-block">△灵岩寺山门。</p> <p class="ql-block">△中央石雕塔‌:五层方形造像塔,每层四面雕刻12尊主佛,塔柱及佛龛周围密布数百小佛像,为同类石雕极品。‌‌</p> <p class="ql-block">△灵岩寺全景。</p><p class="ql-block"> 灵岩寺坐落于云冈石窟大景区的湖心岛中央,整个寺院为三进院落,是按照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的描述而仿建的。</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p> <p class="ql-block">△灵岩寺三座大殿主像均以香樟木雕刻,由福建木雕大师黄文寿创作。大雄宝殿供奉高达11米的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千佛殿陈列800余尊铜佛。‌‌</p> <p class="ql-block">△云冈灵岩寺,三进院落古朴典雅,石雕造像精妙绝伦,佛像木雕栩栩如生,是品味北魏佛教艺术魅力、领略古建筑风光的绝佳之地。</p> <p class="ql-block">△视频4:灵岩寺①。</p> <p class="ql-block">△作为云冈石窟景区的重要人文景观,灵岩寺融合了北魏建筑、佛教艺术与西域文化元素(如古希腊石柱样式),是研究5世纪中西艺术交融的活态标本。‌‌</p> <p class="ql-block">△宿白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宿白先生被举世公认为中国佛教考古的开创者。<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中国佛教考古和新中国考古教育的开创者,曾任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第一任系主任、中国考古学会名誉理事长。</span></p> <p class="ql-block">△宿白先生一生关心云冈石窟的考古研究和保护事业,多次带学生考察云冈石窟,直到晚年依然牵念云冈的学术事业,是云冈学的实际奠基人,为云冈学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确定了云冈石窟在中国石窟寺研究中的重要地位。</p> ②云冈石窟 <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入口处。</p><p class="ql-block">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span style="font-size:18px;">窟区自东而西依自然山势分为东、中、西三区。</span>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9000余尊,<span style="font-size:18px;">雕刻面积达18000余平方米。从最高的17米到最小的几厘米不等。</span>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p> <p class="ql-block">△题刻内容是:夫含灵镜觉,凝寂迭代。照周祥邦,感垂应物。利润当时,泽潭机季。慨不邀昌辰,庆钟播末;思恋灵福同,拟状金石。冀瞻容者加抵虔,想像者增忻怖。生生资津,十方齐庆。颂曰:灵虑巍凝,悟岩鉴赏。寂绝照周,蠢趣澄浊。随缘拟仪,瞻资懿渥。生生邀益,十方同沐。</p><p class="ql-block">景明四年四月六日,比丘尼昙媚造</p><p class="ql-block"> 站在碑刻前,<span style="font-size:18px;">赏析《昙媚造像记》书法艺术的章法,既要看形式美,还要看形式美中的意境美和气韵美,这三者总体把握,才可品出</span>雄浑而端庄的章法之美。</p> <p class="ql-block">△入佛知见。</p> <p class="ql-block">△石鼓洞(第一窟)简介。</p> <p class="ql-block">△方形三层塔柱,每层四面刻出三层楼阁式佛龛,窟内壁画还雕出五层小塔,是研究北魏建筑的形象资料。</p> <p class="ql-block">△云冈第一、二石窟为双窟,第一窟立着弥勒像。</p> <p class="ql-block">△古道车辙。</p> <p class="ql-block">△视频5:云冈石窟①。</p> <p class="ql-block">△至此正式进入云冈石窟造像群。</p> <p class="ql-block">△西方三圣。</p><p class="ql-block"> 主尊阿弥陀佛高10米,倚坐,面部圆润丰满,神态超然,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抚膝,通身饰背光,神态安详。两侧菩萨高约6米,头戴宝冠,精美庄严。经考证,这三尊石雕佛像为唐代作品。</p><p class="ql-block"> 云冈石窟第三窟是云冈最大的洞窟,又名“灵岩寺洞”。</p><p class="ql-block"> 文献记载,北魏灵岩寺可容纳三千余人,规模浩大,<span style="font-size:18px;">设计为大型塔庙窟,形制罕见,但因北魏迁都洛阳,所以这座最大的洞窟未能完工</span>。</p><p class="ql-block"> 窟外依崖原建有木构大阁,今仅存上方一排12个梁孔和地面两排柱础石,说明当年的佛阁为面阔十一开间巨制。</p> <p class="ql-block">△视频6:云冈石窟②。</p> <p class="ql-block">△排长队待参观五华洞的游人们…</p> <p class="ql-block">△五华洞外景。</p><p class="ql-block"> 公元484年,云冈出现了这组不同寻常的双窟,是为文明太后即冯太后创造性开凿的,用来彰显冯太后与孝文帝共治天下的伟业。</p> <p class="ql-block">△视频7:五华洞外景。</p> <p class="ql-block">△“五华洞”是对云冈石窟第9至13窟的俗称,因后世彩绘异常绚丽而得名,这也是云冈石窟中仅有的彩绘作品。</p> <p class="ql-block">△视频8:云冈石窟③。</p> <p class="ql-block">△视频9:云冈石窟④。</p> <p class="ql-block">△第九窟佛洞简介。</p><p class="ql-block"> 双窟第九窟是释迦牟尼主佛。</p> <p class="ql-block">△视频10:云冈石窟⑤。</p> <p class="ql-block">△微笑是北魏佛造像的时代特征,后世没有这般平易近人的佛像。</p> <p class="ql-block">△视频11:云冈石窟⑥。</p> <p class="ql-block">△弥勒菩萨像(主宰未来世界)。</p><p class="ql-block"> 这尊弥勒菩萨高12米,是北魏孝文帝迁都前所造的最后一尊佛像。与昙曜五窟的交脚菩萨类似,这尊菩萨的右臂下也有出于力学考虑而设计的支撑。不同的是,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古希腊立柱,而是一个雕刻细腻、衣饰华丽的中国力士,为云冈石窟中仅有的一例。</p> <p class="ql-block">△视频12:云冈石窟⑦。</p> <p class="ql-block">△视频13:云冈石窟⑧。</p> <p class="ql-block">△视频14:云冈石窟传宣栏。</p> <p class="ql-block">△视频15:云冈石窟⑨。</p> <p class="ql-block">△昙曜五窟。</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昙曜五窟”是在当时北魏最高级的佛教官员沙门统昙曜主持下,于公元460年开始修凿,</span>是云冈石窟的第一期工程。</p> <p class="ql-block">△五个石窟的中央都雕刻了巨大的如来佛像,象征了北魏五朝的五代皇帝,这五尊巨像高13.8米到15.5米。</p> <p class="ql-block">△该造像是云冈石窟最著名的露天大佛,第20窟释迦坐像,窟前带大约在辽代以前已崩塌,造像完全露天。正因成了露天雕像,所以虽是坐姿,却分外高大。</p> <p class="ql-block">△真容巨壮。</p><p class="ql-block">‌ 出自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稀。”</p> <p class="ql-block">△大佛全身比例适称,造型手法简练概括,他宽阔的身躯给人以稳健之感,他所据有的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的精神风貌,为这一时期佛像雕刻的杰出代表。他不仅是云冈石窟中的杰作,即使在全国来说,也是佛像艺术中的精品。</p> <p class="ql-block">佛像东输肇武周,皈依昙曜善筹谋。</p><p class="ql-block">释迦弥勒昭云水,舞伎飞天奏管篌。</p><p class="ql-block">岁月沧桑风蚀重,人为掠盗斧痕留。</p><p class="ql-block">佛灯共日长相伴,般若菩提释百忧。</p> <p class="ql-block">△视频16:昙曜五窟。</p> <p class="ql-block">△西岩绝唱简介。</p> <p class="ql-block">△视频17:西岩施唱①。</p> <p class="ql-block">△筑路铭。</p> <p class="ql-block">△西天梵音。</p><p class="ql-block"> “西天梵音”是余秋雨为云冈石窟题写的石刻题记,位于云冈石窟第21窟以西的坡道上,旨在纪念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融合历程。 ‌</p> <p class="ql-block">△塔窑洞(第三十九窟)简介。</p><p class="ql-block"> 云冈石窟第39窟是云冈现存8座中心塔柱洞窟中开凿较晚的一座洞窟。</p><p class="ql-block"> 其洞窟形制、窟门装饰、窟顶平棊、造像内容、造型样式以及表现手法等与其他中心塔柱窟均有不同。</p><p class="ql-block"> 第39窟中心塔柱是云冈石窟中规模最大、 保存完整的一座中国传统阁楼式塔,是人们认知北魏木结构佛塔样式的重要参考资料。</p><p class="ql-block"> 与其他中心塔柱壁面龛像比较,第39窟是一座以佛教涅槃思想为主题的洞窟,在云冈石窟中独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视频18:西岩绝唱②。</p> <p class="ql-block">△我身后便是云冈博物馆了。</p><p class="ql-block"> 云冈博物馆以宽4米,跨度40米为一个单元的拱形交错排列而成,构成一个单层大跨度空间。</p> ③云岗博物馆 <p class="ql-block">△云冈博物馆指示牌。</p> <p class="ql-block">△云冈下堡西墙遗址。</p> <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博物馆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位于景区内西侧,是整个云冈石窟景区改造的子项之一,于2011年9月30日开放。</p><p class="ql-block"> 云冈石窟博物馆,包含一个陈列馆、一个多功能的演艺中心(原古城遗址上复原)。</p> <p class="ql-block">△云冈博物馆内主要展示北魏王朝的辉煌历史,诠释云冈石窟造像艺术,展陈北魏时期的一些珍贵文物,全面介绍云冈石窟开凿的历史背景,借此直观地了解北魏鲜卑族的发展史和云冈石窟的相关介绍,使游客对世界遗产云冈石窟有一个更清晰、更深入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明城墙。</p> <p class="ql-block">△视频19:云冈博物馆。</p> ④返回 <p class="ql-block">△佛影殿。</p><p class="ql-block"> 佛影殿(幻影云冈):360度球幕影院,用数字算法呈现一场穿越千年的艺术盛宴。</p><p class="ql-block"> 在游玩疲惫之余,可以躺下来静静放松观影,观影时长15分钟左右,每个整点可进场观看。</p> <p class="ql-block">△石破天惊。</p><p class="ql-block"> 成语,多用来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p> <p class="ql-block">△在2010年云冈石窟大景区建设中,将此“石破天惊”四字以汉白玉草书雕刻立照壁于第6窟前方约500米的十里河岸边,成为云冈一景,用以形容云冈石窟的开凿“石破天惊”。</p> <p class="ql-block">△再看灵岩寺。</p> <p class="ql-block">△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p> <p class="ql-block">△视频20:灵岩寺②。</p> <p class="ql-block">△禅心佛道·活在当下。</p> <p class="ql-block">△七孔桥。</p> <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石碑。</p><p class="ql-block"> 云冈石窟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是佛教艺术东传中国后,第一次由一个民族用一个朝代雕作而成皇家风范的佛教艺术宝库。</p><p class="ql-block"> 1961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5月成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视频21:般若美术作品展。</p> <p class="ql-block">△晋醋映像。</p> <p class="ql-block">△云冈阙门为石造型的重檐结构,上题有“云冈石窟”匾额(黄庭坚书体),雕刻精美,构思新颖。</p> <p class="ql-block">△这种具有庄严、威仪性作用的石阙山门,富有生机的云冈造像元素雕刻于石阙上,颇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浓厚的北魏时代气息。</p> <p class="ql-block">△云冈岩壁上的花开了1500季,我们刚好路过这一朵。</p><p class="ql-block"> 连交通广告词都充满了云冈石窟的韵味…为您点赞!👍🏻</p> ⑤浑源古城夜景 <p class="ql-block">△浑源县文升北路。</p> <p class="ql-block">△浑源人家。</p> <p class="ql-block">△万紫千红,美好家园。</p> <p class="ql-block">△夜幕下的恒山国家森林公园牌坊。</p> <p class="ql-block">△浑源古城景点指示牌。</p> <p class="ql-block">△永安禅寺。</p> <p class="ql-block">△圆觉寺。</p> <p class="ql-block">△文庙。</p> <p class="ql-block">△浑源州署。</p> <p class="ql-block">△浑源古城。</p><p class="ql-block"> 浑源古城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其核心特色为仿龟形而建的八边形城墙,仅设东西两门,后增南门,对应北方玄武星象,故称“龟城蛇街”。</p><p class="ql-block"> 城墙周长约2367米,高5米,护城河深2.3米,整体格局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浑源古城依恒山北麓而建,<span style="font-size:18px;">东西向永安西街是城市的主要骨架,南北</span>街巷呈鱼骨状渐次排列,融合了八卦方位与边塞堡垒规划理念。‌</p> <p class="ql-block">△浑源古城1993年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古城总面积960亩,古城内文物古迹丰富集中,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历史建筑14处、古民居154处。</p> <p class="ql-block">△鼓楼。</p> <p class="ql-block">△名彰三晋。</p> <p class="ql-block">△视频22:夜逛浑源古城。</p> <p class="ql-block">△浑源古城改造整体还原明清、民国时期建筑风格,经过改造后的浑源古城已全面重现浑源历史文化街区风貌。</p> <p class="ql-block">  最后,感谢您的关注与阅读,以上美拍与视频均来自福州367阳光户外山西长线群!</p> <p class="ql-block">【制作时间】:2025年08月07日星期四,农历日乙巳蛇年立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