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珍珠港

家华

<p class="ql-block"><b>2006年11月12日清晨,我们从夏威夷檀香山市区乘车,前往16公里外的珍珠港,参观为悼念珍珠港事件的遇难者、落成于1962年的亚利桑那号纪念馆。</b></p> <p class="ql-block"><b>建在珍珠港海面、横跨在亚利桑那号战舰残骸上方的亚利桑那号纪念馆。 (我从网上截屏照片)</b></p> <p class="ql-block"><b>珍珠港在欧胡岛南岸,是一个天然泻湖,拥有2000公顷水域面积和58公里海岸线。1898年夏威夷成为美国领土后,珍珠港被建设为海军基地,与关岛、马尼拉港构成美国在太平洋的战略三角,成为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主要基地。</b></p> <p class="ql-block"><b>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对珍珠港发动偷袭。美军8艘战列舰中,有4艘被击沉,包括亚利桑那号。还有2403名军民丧生,美国太平洋舰队遭受重创。</b></p> <p class="ql-block"><b>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直接导致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b></p> <p class="ql-block"><b>上世纪70年代,我有幸看了当时拍摄的三部所谓内部电影,即由美日合拍的反映日军偷袭珍珠港的《虎 虎 虎》,日本独拍的《山本五十六》和《啊 海军》。电影再现了日军飞机对珍珠港的轰炸,美军舰艇被击沉没,以及大量士兵和平民伤亡的惨烈画面。</b></p> <p class="ql-block"><b>在日军的偷袭中,亚利桑那号战列舰被一枚1760磅的炸弹击中,舰体爆炸沉没,舰上1177名官兵遇难,其中1102具遗体现仍留在舰内。(我从网上截屏照片)</b></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亚利桑那号纪念馆就建在海面上,横跨在亚利桑那号战舰的残骸上方,我们是坐渡轮进入纪念馆的。</b></p> <p class="ql-block"><b>这个海上纪念馆全长56米,外形呈拱桥状,中间下凹,两端挺拔,象征着战争初期的惨败和最终的胜利。纪念堂的旗杆就连接在沉没的亚利桑那号主桅杆上,象征着对遇难者的纪念。</b></p> <p class="ql-block"><b>这是从亚利桑那号残骸中渗出的燃油,被称为“亚利桑那的眼泪”,象征着对战争中丧生者的哀悼。</b></p> <p class="ql-block"><b>露出海面的亚利桑那号残骸。</b></p> <p class="ql-block"><b>透过纪念馆仪式厅中间两边的大窗户,我们俯瞰了永远沉没在海底的亚利桑那号舰体。在圣堂另一端的白色大理石墙上,镌刻着1177名遇难海军将士的名字。</b></p> <p class="ql-block"><b>离亚利桑那号纪念馆不远处,就是密苏里号战舰纪念馆。1945年9月2日,在日本东京湾的密苏里号主甲板上,举行了日本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标志二战结束,密苏里号因此闻名于世。现在它静静的停靠在珍珠港,成为重要的历史见证。</b></p> <p class="ql-block"><b>这是当年的密苏里号战舰。1945年9月2日,在这艘战舰上,骄横一时的日本侵略者,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至今已整整80年。</b></p> <p class="ql-block"><b>网上截屏照片</b></p> <p class="ql-block"><b>这是珍珠港内的鲍芬号潜艇博物馆和公园。它是美国海军潜艇,因在珍珠港事件一周年的1942年12月7日下水,而被称为“珍珠港复仇者”。</b></p> <p class="ql-block"><b>鲍芬号在二战期间击沉了44艘敌舰,是二战中表现最出色的潜艇之一。1945年战争结束后,鲍芬号退役。1981年被拖到珍珠港,成为博物馆和公园的一部分,向公众开放。</b></p> <p class="ql-block"><b>如今,珍珠港已成为和平与历史教育的重要象征。它不仅是一个军事基地,也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作为国家历史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亚利桑那号纪念馆不仅是对珍珠港事件遇难者的纪念,也是对历史事件的重现,对战争的深刻反思,提醒人们了解历史,铭记教训,珍惜和平。</b></p> <p class="ql-block"><b>亚利桑那号纪念馆。</b></p> <p class="ql-block"><b>摄于2006年11月12日 珍珠港(远处背景是亚利桑那号纪念馆和密苏里战舰)</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