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曾自驾到南京,时隔多年,在2025年的这个夏天,我又和孩子来了,这次我们高铁出行。从网上提前订的新街口的一家连锁酒店。到了酒店安顿好后,先去吃一顿附近的南京本地菜,稍作休息,就开始第一天下午的游玩了。 乘坐地铁2号线坐到苜蓿园1号口出,我们买了小交通联票,每人30元,景区内及景区间都可坐车。<br> 坐车看梧桐大道,看到高大的法国梧桐并肩而立,枝干粗壮而挺拔,向着天空肆意伸展。繁茂的枝叶层层叠叠,在头顶交织成一片绿色的穹顶,将炽热的日光筛成细碎的光影,洒落一地。光斑随着枝叶的晃动闪烁跳跃,像是大自然打翻了颜料盘,晕染出的梦幻色彩。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明孝陵:每一块砖石,都刻着大明的密码</div> 明孝陵,就像翻开一部厚重的史书,历史的余韵扑面而来。<br> 从5号门进入,最先映入眼帘的是网红天桥,桥旁梧桐枝繁叶茂,交织出一片翠绿苍穹,阳光被筛成碎金,在地上闪烁跳跃,随便一拍都是大片。<br> 往前走是四方城,其中矗立着朱棣为朱元璋所立的神功圣德碑,碑身庄严肃穆,静静诉说着往昔辉煌。穿过四方城,踏上600米长的石像路神道,两旁24尊神兽或立或卧,历经600年风雨,依旧坚守,六种动物各有寓意,承载着古人的祈愿与寄托。 顺着神道前行,来到翁仲路,8尊石像4对翁仲,2文2武,身姿挺拔,仿佛在守护着陵园的安宁。再往前,便步入明孝陵核心区域。穿过文武方门,碑殿内康熙亲题的 “治隆唐宋” 碑十分醒目,碑后龟趺也吸引众多游客触摸,寓意 “有头有尾”。 接着走过内红门,这里是陵寝 “前朝后寝” 的分界线。继续深入,就能看到朱元璋的地宫所在——方城明楼,高大巍峨,登上明楼极目远眺,整个明孝陵的景色尽收眼底,历史的厚重感与自然的宁静在此刻交融,令人沉醉,也让人对这座古老的帝王陵寝充满敬畏。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美龄宫:历史与浪漫交织的建筑传奇</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美龄宫正式名称为 “国民政府主席官邸旧址”,坐落于四方城以东的小红山上。1929 年,宋美龄在陪同蒋介石参加孙中山先生奉安大典时,对小红山一带的清幽环境一见钟情,遂提议在此建造别墅。从空中俯瞰,美龄宫宛如一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环绕的环陵路两旁,法国梧桐郁郁葱葱。每至深秋,金黄的树叶将环陵路装点成一条璀璨的“项链”,而美龄宫主体建筑那绿色琉璃瓦的屋顶,恰似项链上一颗深邃迷人的“宝石挂坠”,美得如梦如幻,令人惊叹不已。</div> 美龄宫主体建筑为三层重檐歇山顶宫殿式建筑。屋顶覆盖着 1334 片绿色琉璃瓦,每一片琉璃瓦上都雕刻着凤凰图案,共计 1000 多只,这在中国建筑史上独一无二,因此美龄宫也被称作“凤宫” 。主楼正门北侧屹立,南侧大平台以花瓷砖铺地,四周环绕着 34 根汉白玉雕花栏杆,每根栏杆上同样雕有一只凤凰。有说法认为,这 34 根栏杆与宋美龄出生于 3 月4日暗合,为这座建筑增添了一抹浪漫色彩。其建筑风格巧妙融合中西元素,既有着中国传统宫殿建筑的庄重典雅,又融入西方建筑的实用与现代感 。<br> 步入美龄宫内部,仿佛踏入了民国时代。底层设有侍卫室、厨房、洗衣房等,再现当年工作人员的忙碌场景。一层的接待室、秘书办公室等,让人感受到曾经的办公氛围。二层最为华丽,大厅是举办大型宴会的地方,宽敞明亮,欧式餐具整齐摆放于铺着台布的长桌之上。穿过大厅来到 “凸” 字形的观凤台,凭栏远眺,钟山美景尽收眼底。这里的洗浴间设施在当时极为奢华,白瓷面盆和浴缸均从英国进口。三层是蒋宋夫妇的居住区,主卧内全套红木家具雕工精美,床边雕花妆台上还摆放着宋美龄的私人物品。凯歌堂原是三楼会客厅,后被蒋介石改造为礼拜堂,墙上“基督凯歌堂”楣额为蒋介石 1947 年亲题,内部装饰参照历史照片原样复制,充满神圣庄严之感 。 美龄宫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历史的缩影。在这里,能感受到蒋介石与宋美龄的生活点滴,也能触摸到那个风云变幻时代的脉搏。无论是建筑外观的独特设计,还是内部陈设的精致讲究,都诉说着一段段动人故事。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音乐台:林间乐韵与白鸽共舞的时光秘境</div> 在这的苍翠林海间,藏着一座会“唱歌”的建筑——音乐台。音乐台是1929 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建筑师杨廷宝以古希腊剧场为灵感,设计了这座露天演艺场所,1933 年正式落成。它最初作为中山陵附属建筑,供纪念活动时演奏礼乐之用,如今已成为承载城市记忆的文化地标,静静守护着钟山南麓的清幽时光。 整个建筑依山而建,坐北朝南,由半圆形舞台、扇形观众席和环绕的回廊构成,完美融入周边山势。舞台背景墙以大石块砌成,顶端雕刻着缠枝花纹,中央圆洞与背后的密林形成天然 “声景画框”,既增强了音响共鸣,又让演出时的旋律仿佛从山林深处流淌而来。观众席由 42 级扇形台阶组成,可容纳 3000 余人,台阶间种植着四季花木,春有紫藤缠绕,秋有桂香浮动,让每一次落座都成为与自然的温柔相拥。<br> 最令人心动的,莫过于音乐台与白鸽的千年之约。自建成以来,这里便成为白鸽栖息的乐园,数百只白鸽或在草坪上悠闲踱步,或在观众肩头轻落,与人亲昵互动。当音乐响起,白鸽群起而飞,翅膀划破空气的声音与旋律交织,形成 “人、乐、鸽、林” 共舞的奇妙场景。尤其是午后阳光透过树叶洒下,白鸽掠过光影斑驳的舞台,随手一拍便是自带滤镜的民国风画卷。<br> 若你想在钟山寻一处安放心灵的角落,音乐台便是绝佳选择。买一包鸽食,与白鸽赴一场约会;携一本书,在回廊下静享午后时光;或只是静坐听风,让自然与音乐治愈疲惫的心灵。这里没有喧嚣的人群,只有流淌的旋律、翩跹的白鸽和永不褪色的民国风情,等待每一个懂生活的人前来赴约。<br> 不知不觉傍晚时分了,简单地在附近地铁口旁吃了点饭,回去休息,准备开启第二天的行程了。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南京博物院打卡:穿越历史文化的奇妙之旅</div> 吃过早饭,打车前往南京博物院,这里提前一周就可预约,周一闭馆。这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承载着江南文脉的千年记忆。其民国风格的主楼气势恢宏,飞檐翘角间尽显古典雅致。 馆内六大国宝厅熠熠生辉:竹林七贤砖画定格魏晋风骨,青花寿山福海纹瓷炉绽放明代风华,金兽、玉琮诉说上古传奇。从旧石器时代的质朴石器到明清官窑的精美瓷器,从民国生活场景复原到书画馆的墨香流转,18万件馆藏勾勒出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br> 漫步其间,历史与艺术在光影中交融,每一件文物都是时光的信使,等待着与你对话,解锁千年文明的密码。 由于时间关系,这里的民国艺术馆没有好好逛。<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某某》小说打卡路线:沿着盛夏的风,重遇少年心事</div> 在南京的梧桐绿荫里,藏着木苏里笔下《某某》的青春印记。这条打卡路线串联起书中的盛夏蝉鸣、课桌光影与少年心事,让文字里的故事在现实场景中缓缓铺展,带你重遇那个炽热又温柔的夏天。下午陪着孩子走某某路线。<br> 先打车去了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站在中学的墙外,仿佛能听见下课铃敲响时的喧闹。小说里盛望转学到江添班级的场景,恰似这所百年名校里每日上演的青春序曲。漫步校园,爬满藤蔓的教学楼、刻着岁月痕迹的石板路,都与书中 “梧桐道上的阳光碎成光斑” 的描写重叠。 后去了基督教江苏路堂,带旺仔打卡便利店,还有店对面3号门。沿3号路一直往北走到先锋颐和书馆,一人点一杯咖啡,静静地坐在这里,看窗外的小路、行人、风景,也是不错的选择。 走完整条路线,夕阳正好落在梧桐树梢。那些书中的场景、少年的心事,都藏在南京的街景里,等待每一个读懂故事的人来寻找。就像书里说的 “夏天永远热烈,我们也是”,这场跨越文字与现实的打卡之旅,终将成为记忆里最温暖的注脚。<br> 晚上去夫子庙 - 秦淮风光带,去逛逛夫子庙,游览秦淮河两岸的古建筑,当然也可乘坐游船感受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品尝南京特色小吃。可惜,这一天下来感觉好累啊,从网上订的餐都不想去吃,提前回了酒店休息。 一点遗憾:这次又没去成中山陵,本打算去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缅怀历史,结果一直没预约上。本打算去古鸡鸣寺、玄武湖、先锋书店(五台山店)等地,也因为我们压缩了行程而没有去。只能说期待下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