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慢慢地就都不见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晨光斜斜地穿过教室的玻璃窗,粉笔灰在光束里浮沉,像一场无声的雪。黑板右上角的倒计时从三位数变成两位数,最后定格在“1”时,我们才惊觉:原来那些以为会永远鲜活的瞬间,早已被时间悄悄卷进了记忆的褶皱里。 </p><p class="ql-block">第三排靠窗的桌角,刻着谁的名字缩写,如今已被新生的涂鸦覆盖;传过的纸条塞在《五三》夹页中,展开时字迹晕染成模糊的蓝;班主任没收的漫画书,毕业那天突然出现在讲台上,扉页还夹着一张字条:“下次别在物理课看”。那些曾让我们心跳加速的小事——月考排名、篮球赛比分、隔壁班女孩路过时扬起的马尾——如今连痛痒都淡了,只剩下一声笑叹:“原来我们当时那么在意啊。” </p><p class="ql-block">放学后的长廊,总有人抱着吉他弹《晴天》,跑调的歌声混着值日生的拖把声,在瓷砖地上溅起水花。小卖部的烤肠机“咕噜噜”转着,攒一周零花钱才能买一杯的奶茶,现在随时能喝到,却再没有偷喝时怕被老师发现的刺激。最热闹的元旦晚会,我们用荧光棒拼出的“18岁”,像一簇短暂燃烧的星火,熄灭后连灰烬都找不到。 </p><p class="ql-block">毕业照上的笑脸还没褪色,群里就渐渐没了声音。有人去了南方的大学,朋友圈晒着陌生的海岸线;有人复读,深夜发一句“求导数公式”;更多人像蒲公英,散落在格子间、实验室或异国的地铁站。偶尔翻到旧照片,才想起那个总说“明天再努力”的同桌,那个总在晚自习偷偷给我们分零食的后桌,原来已经五六年没见了。 </p><p class="ql-block">时间像个温柔的贼,偷走晨读时的哈欠、运动会上的呐喊、停电时全班起哄的欢呼,最后连“再见”都没让我们好好说。但每当夏夜的风吹过,恍惚间还能听见放学的铃声,看见一群人挤在走廊上,笑着喊:“快点!食堂的糖醋排骨要抢光了——” </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