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几年去的最多的是三垟湿地,究竟去了多少次,记不清了,只记得每个季节每个节气的物候变化。</p><p class="ql-block">最近某日看央视听到温州市获“国际湿地城市”的新闻。这是全球城市湿地生态保护的最高成就和荣誉,同时入围的中国城市还有上海崇明、云南大理、福建福州、浙江杭州、江西九江、西藏拉萨、江苏苏州、湖南岳阳8地。至此中国已有22个国际湿地城市,继续高居世界第一。</p><p class="ql-block">温州市湿地面积22.33万公顷,湿地率16.76%,湿地保护率61.09%,拥有一处国际重要湿地——南麂列岛,一处重要湿地——龙港新美洲湿地,十处省级重要湿地。</p><p class="ql-block">说到湿地,免不了要说一下湿地公园,全国最美最有名的湿地公园众说纷纭,但浙江省最有名的当属杭州西溪湿地公园,它不仅是国家湿地公园,同时还是AAAAA景区,温州的三垟湿地,虽然名声不如,但面积却实实在在超过杭州的西溪湿地,更实在的,作为AAAA景区的三垟湿地公园,还免门票。</p><p class="ql-block">看着新闻忽然心血来潮想去三垟湿地坐游船,三垟湿地去了这么多次,唯独还没有坐过游船。于是约胡炎,胡炎说自己也没有坐过,两人一拍即合,约定周六去。</p><p class="ql-block">三垟湿地的坐船的线路有三条,一是西入口码头的画舫,二是北入口东码头的画舫,三是北入口乡园码头的手摇船,三条线路互不重叠。</p> <p class="ql-block">我们决定先坐北入口东码头画舫。这条线路在三垟湿地的东湖区,属于尚未开发的原生态区,也是平常最不易去的。因为天热,我们坐首班船。</p><p class="ql-block">正上船时,来了母女俩,她们也是来坐船的,母亲三十岁模样,女儿五岁光景。</p> <p class="ql-block">画舫缓缓而行,远处的青山,映水的白云,随船而动,水波荡漾连岸。</p> <p class="ql-block">船过处,时见白鹭,鸟岛、菱塘处白鹭最多,有的地方多些,白花花的一大片,有的地方少些,也三五成群,偶还有孤鹭,它们自在悠闲,歇在湖面的菱叶上、河岸上、岸边的树上,有时展翅一飞,姿态优雅。也有灰鹭,但不常见。这里的白鹭不惧人,很少有船过处,惊起一塘鸥鹭的场景,也许是白鹭看惯游船和人类的友善,见怪不怪了。三垟湿地是鸟类的天堂,据说这里的鸟类有156种,其中最有名的是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黄胸鹀,另外还有凤头鹰、红喉歌鸲、松雀鹰等18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这些珍贵的鸟类,我即使遇上了也不认识。</p> <p class="ql-block">鸟声、蝉声时起,叫的最分明的是斑鸠,姑姑姑姑地叫个不停。偶有村民划船而过,或船停岸边,上岸劳作,他们回去之时,捎带些自家吃的蔬菜、瓜果回去,过着日出而作的恬静生活。</p> <p class="ql-block">周遭静寂,凉风入舱,只听见行船吃水的声音和水波声。水道宽畅,时直时弯,河口遍布,通往水乡各处。</p> <p class="ql-block">看到白鹭飞起,小船驶过,我脱口而出:“白鹭时飞并时歇,轻舟常往又常消。”妇女说这句诗好有意境。我有点得意,说这句诗是我的原创,回来后还根据这联诗句的诗意,写了《暮夏与胡炎舟行三垟湿地》一律,诗云:</p><p class="ql-block"> 绿影浮光日未高,鸟蝉鸣岸绿风招。</p><p class="ql-block">十乡菱角水中长,千朵浮云头上飘。</p><p class="ql-block">白鹭时飞并时歇,轻舟常往又常消。</p><p class="ql-block">青青橘浦河交岔,驶向桃源第几桥。</p> <p class="ql-block">柑园遍地,菱塘时见,岸树荫荫,苇草丛生,水、岸蓝绿相接相映,湿地边处,高楼林立。</p> <p class="ql-block">船老大是三垟人当地人,船到一处,便介绍一处,这里是什么村,这里是什么小学,如数家珍般一一道来。</p><p class="ql-block">站在船头甲板瞭望,视线一下被拉大了,白云千朵,水天一色,青山连绵不断......心情大好,不觉吟起敦煌曲子词来:“五里竿头风欲平,长风举棹觉船轻。柔橹不施停却棹,是船行。 满眼风波多陕灼,看山恰似走来迎。子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p> <p class="ql-block">小女孩天真好奇,沿途问这问那,母亲有问必答,还不时给女儿科普。母亲说,三垟湿地游船她带女儿坐过多次,不同的季节,风景不一样。说话间有一只无篷小船相向而过,船上的人穿着长袖,戴着特大的斗笠,看不见人脸,船老大说,这只船上的人是测试水质和研究湿地生态的,是大学里搞科研的老师和学生,我接上说:“或许里面有未将的科学家也不一定呢”,妇女接着笑道:她老公想让女儿长大后要学量子物理学。</p> <p class="ql-block">风景迷离如画,船中笑谈轻松,我们竟然不知道什么时返航了,直到鸟岛出现才惊醒过来。</p> <p class="ql-block"> 下船后,我觉得还不过隐,又各胡炎去乡园码头的坐手摇船。手摇船很小,游程在北片五福园、瑶池、观鸟屋以东南仙漫堤以西湖区,因船小,速度慢,游程也最短,然短则短也,坐在晃悠悠的船上,也另有一番别样的感觉。小船悠悠,绿水绿岸悠悠摇进我们的视线。小船的遮篷很矮,人站不起身,只能坐着看,胡炎干脆坐到前舱的隔板上拍照,我坐在后坐平衡着船身。这么小的船我只在绍兴坐过,绍兴的鸟篷船比这船还小。</p> <p class="ql-block">这一片的湖区,我很熟悉,不同的是,以前在岸上看,现在在船中游。河岸清一色的绿,倒映的绿水中,似乎更绿了,美人蕉映水盛开。</p> <p class="ql-block">划过一座大桥,又划过一座小石桥,石桥很小,仅够两条小船穿行,桥墩上有长有一棵榕树,树根紧抱桥墩,以前三垟湿地这样的石桥很多。穿过小石桥,划到一座缠满树藤的桥,便回程了,回程经过鸟岛,发现东片的水位比西片低,水位交隔线便在鸟岛,歇在鸟岛及周围水域的白鹭依旧还是那么多。般夫划得很轻,深怕惊到白鹭。</p><p class="ql-block">一叶篷舟晃晃行,参差绿树两边迎。</p><p class="ql-block">过桥转角啼声换,摇桨轻轻怕鹭惊。</p><p class="ql-block">这是我写的坐手摇船诗。</p> <p class="ql-block">下手摇船,我们又去坐观光车,沿南仙漫堤转花岛、大风车、湿地阳台、五福园转了一大圈,发现这一片的湿地已悉数开发。记得几年前夜游此线,道路还没有全通,等秋凉时,再来走一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