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英护鼎(49)

山里仙人(音为遇见你)

<p class="ql-block">第四十九章:跟踪追击(5)</p><p class="ql-block"> 再次隔河进入三号密道,这一次可是兵强马壮、有备而来。在警长的带领下,十二个人又精神抖擞地追进洞去。</p><p class="ql-block"> 这次军方三人、警方二人、地方上七人,军警民齐心协力,敌人可就有苦头吃了。</p><p class="ql-block"> 即便如此,在战术上他们依然重视敌人,还做了两个梯队的安排与准备。不仅如此,有了上次分组推进的经验,警长和刘营长、丁剑商量了一下,觉得事先制定好分组安排还是非常必要的。经过协商,三人达成一致,由警长和苗准带一组,丁剑和刘营长带一组,每组六人,相距五十米,首尾照应着进洞追敌。</p><p class="ql-block"> 前一组六个人是警长高振邦、警官苗准、侦察班江班长、赵铁柱、船员李开来、赵泳;后一组六人是船长丁剑、营长刘大炮、顾技师、船员小泥鳅、小鱼儿、二蛋。</p><p class="ql-block"> 毕竟人是铁饭是钢,一顿补充之后精力瞬间充沛。虽然依旧行走在洞里,但对于早已下洞的几个人来说,起初那种头昏目眩、心悸胸闷、恶心欲呕的饥饿感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粉碎敌人阴谋的紧迫感、担心来不及阻止的焦虑感、害怕再遇到邪魔怪兽的警觉感。对于刚刚加入的那几个军人来说,更是既好奇又急切。</p><p class="ql-block"> 河这边的密道与河那边不同,这边以平地林地为主,所以下面不用上上下下,大家大步流星,如箭一般快速前进,全然不顾前方是否会有邪恶之物拦住去路。但前方确实有一种大凶险在潜伏着,会是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但凡钻过深洞的人都知道,在洞里行走可不像头顶蓝天、脚踩大地那样自在。如果洞内弯弯曲曲、毫无规律,或者洞内有洞、岔洞众多,又或者忽宽忽窄、盘旋曲折,就很容易迷失方向,困在里面。</p><p class="ql-block"> 这不,刚开始大家走着走着,三号密道就像防空壕一样,显得平平坦坦,呈“S”型曲折向西。走在这样人工修筑的洞里,不管是在前还是在后,谁都不至于迷失方位。尤其是高振邦,整个重庆街面的地形路况他都一清二楚,简直就是胸中有一幅活地图。</p><p class="ql-block"> 他知道从此处到歌乐山大约有十六公里路程,虽然在地下行走,看不到地面上的任何标志,但凭感觉,他也能知道目前处在地面的哪个位置。</p><p class="ql-block"> 从行走的大致方位感觉,他知道现在头顶上方的区域肯定是位于主城区西南方的沙坪坝区。该区东隔嘉陵江与江北区、渝北区相望,东南紧邻渝中区,南接九龙坡区,西依缙云山与璧山区毗邻,北与北碚区相连。该区最南端就在歌乐山镇山洞村。</p><p class="ql-block"> 从地质构造来看,该区处于四川盆地东部。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使地壳急剧强烈褶皱,从而形成了四川盆地,盆地内也形成了一些山脉,其中华蓥山从北东方向绵延而来,在合川三汇坝分为三个支脉呈扫帚状再向南西方向延伸过去,进而形成中梁山、缙云山和沥鼻峡山,也构成了沙坪坝区的地貌格局。</p><p class="ql-block"> 从地形地貌来看,沙坪坝区呈现丘陵、台地和低山组合的地貌结构。其中部正是歌乐山山脉,平均海拔高度在550 - 650米之间,歌乐山云顶寺是最高峰,海拔680.25米。</p><p class="ql-block"> 高振邦心里很明白,目前正处于台地的下方,也就是闹市建筑群的下方,可能是为了避开街区各处的下水道,所以密道修得弯弯曲曲、迂回环绕。</p><p class="ql-block"> 用不了多久,就要进入一座座小山和丘陵的下方,密道肯定会大变样,不会再像之前那样让你顺利通过、平安无事。</p><p class="ql-block"> 一个小时之后,果然不出他所料,那种一帆风顺、什么机关都没碰到、什么危险都没遇到的平静被随后洞里的变化打破,麻烦事一件接着一件。</p><p class="ql-block"> 这叫什么?好景不长。那么,一件件事情都和一个个变化密切相关,这些变化从何而来呢?又有了哪些出人意料的变化呢?丁剑警长大胡子他们,能够以不变应万变吗?</p><p class="ql-block"> 歌乐山素有“渝西第一峰,山城绿宝石”的美誉,可以说,是重庆市的“肺叶”,格外秀丽、幽深、古朴、旷达。此处属于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地质。据说经常会无缘无故地发生地陷,而且深不见底。这是其内在的自然变化,是天然形成的变化。</p><p class="ql-block"> 熊田中木修筑密道时,绞尽脑汁,经过巧妙设计,把临近歌乐山下的地道和原本就与外界隔绝的山川洞窟连接起来,虚实结合,剑走偏锋,布置了一道道让人防不胜防的迷魂陷阱。这是外在的主观变化,是人为造成的变化。</p><p class="ql-block"> 这么说,变化来自天然和人为两方面。</p><p class="ql-block"> 如此一来,紧迫感、焦虑感、警觉感,再加上越来越神秘莫测的感觉,让大家都像紧绷在弦上的箭,一刻也不敢放松。</p><p class="ql-block"> 不用说,前面的道路不再平坦,洞壁也不再光滑,而是逐渐变得崎岖,进而怪石嶙峋、山峦奇特,移步换景,越来越神秘。</p><p class="ql-block"> 带头的高振邦也越发觉得洞里曲折诡异、错综复杂。根据经过的路程和方向路线判断,密洞显然正在靠近歌乐山。小心驶得万年船,面对陌生神秘的洞窟,他停下脚步,等后面一组上来后,就说出了心中的顾虑:</p><p class="ql-block"> “我说,再往前去,我们就要进入中梁山山脉的喀斯特地貌了。你们看,洞壁两侧明显是石灰岩地质,很多地方都是自然形成的熔岩。刘营长,你们炮团常年驻扎在歌乐山白公馆一带,对这些洞窟应该有所了解吧?”</p><p class="ql-block"> 高振邦和刘营长曾经有过一面之缘,是在一次碰头会议上初次见到此人的。那是军警合作即将采取某项特别行动之前,两人在别动队里匆匆见的面。当时的高振邦只是一个小警员,刘营长还是个连长,他们都参与了那年南温泉抓捕魔国间谍的行动。因为当时军方带队的军官正是眼前这个刘营长,所以高振邦对他有印象,知道他在军营里混得不错,是团长跟前的大红人,什么事都有他一份,所以才有此一问。</p><p class="ql-block"> 刘营长此刻也正在仔细观察一路上的变化,听高警长问起,就若有所思地说:</p><p class="ql-block">“歌乐山确实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洞窟,最近几年还经常发生地陷,陷下去的洞穴呈漏斗状,深不见底。我们这位侦察班长,我记得他还几次想下去探险,最终都因为下面太深,几次都半途而废没有探成,江班长,你来说说看,方圆几百里的歌乐山地下洞窟,是不是都装在你心里啊。”</p><p class="ql-block"> 被提到的江班长是个中等个子,看起来十分机灵干练。一般来说,侦察兵在高炮团里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他们需要熟悉不同地形和空域,战时还得不断寻找新的掩体进行伪装,以防遭到敌机空袭。所以说江班长是这一带的地理通,一点也不为过。</p><p class="ql-block"> 刘营长让江班长发表一下他的看法,江班长就把他这几年来为了完成某项任务而走遍歌乐山山山水水的经历,挑最难忘的事例,一边打着手势,一边绘声绘色地讲出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你们知不知道,在这山里,有一回我差点就万劫不复了。那是在渣滓洞附近,由于连日暴雨,山上的一棵标志性大树轰然倒下。我过去查看时,发现树底下露出一个很大的洞,整棵树要不是枝繁叶茂,恐怕早就倒栽葱下去了。我一时好奇,就想孤身一人下洞去看看,结果雨后路滑,一不留神‘哧溜’一下,我真的下去了,而且是滚下去的。我想这下完了,天知道下面有多深,要是深不见底,我岂不是要葬身于此?情急之下,我乱抓一通,还好半途抓住了一截树根,总算止住了下跌的势头。就在我攀藤附枝,想要逃离险境的时候,忽然听到下面淅淅沥沥的声音不断。我心里‘咯噔’一下,低头看去,黑不见底的下方令人毛骨悚然,有一股难以形容的黑色气体压过来。我当时哪怕有一千种怀疑一万种猜测,也来不及去想了,发挥出身体最大的潜能,一连串攀爬动作后,一口气逃了出来,捡回了这条命。”</p><p class="ql-block"> 说到这里,江班长大口喘气,就好像他又在经历刚刚讲述的那一幕。</p><p class="ql-block"> 听他说话的所有人,在黑暗中都瞪大了眼睛,连嘴巴也不由自主地形成了一个“啊?”的口型。</p><p class="ql-block"> 作者语:重庆多山地,所以被称为山城,近几年发现,多山的重庆地质结构极其复杂,存在多处天坑地堑,中美探险家还找到一些无底深洞,小说因此加以运用,后续章节会以这些无底洞做文章,很有看头,可别错过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