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牧青甲骨金文书法:立秋

杨牧青艺术家上古文化学者

<p class="ql-block">名称:甲骨金文书法</p><p class="ql-block">规格:45cm x 34cm/约1.53平尺多</p><p class="ql-block">材质:仿古白宣纸</p><p class="ql-block">款识:立秋,天气渐凉,也是农作物丰收季的开始,杨牧青书之。</p><p class="ql-block">钤印:无道(阳文) 杨牧青(阴文)</p><p class="ql-block">收录在《经典重现 | 杨牧青甲骨金文书法:二十四节气名及古文字新释义(原创作品)》https://mp.weixin.qq.com/s/98wTLhbR_2L4f6AWD8fZjA</p><p class="ql-block">新释义:</p><p class="ql-block">立,象形兼会意、指事字,甲骨文象一大人正面立于地面上,故其本义就是顶天立地的意思。后加了人字部就成了王大人拥有位置的意思;没有人时包括王在内的所有人掉眼汨就成了泣的意思,因此以人为本,重视人和重视人口才不会有悲泣的问题发生,等等以立字部取其形义。</p><p class="ql-block">秋,象形兼指事字,甲骨文象一个小昆虫或蝗虫的样子,在秋季农作物丰收期,此时多害虫(比如蝗虫的出现),古人采用焚烧秸杆等方法而除害,同时焚烧秸秆产生的草木灰又能如同肥料一样的肥田壮地草,于是古人在季节名称使用上假借此字为秋。</p><p class="ql-block">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太阳位置到达黄经135°,每年8月7日或8日交节,此时阴阳之气开始转变,万物随阳气下沉从而开始从繁茂生长趋向成熟。</p><p class="ql-block">在古代农业社会,立秋对农事的意义很重要,农谚说:“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还有“七月秋样样收,六月秋样样丢。”“秋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风干河底”的说法。立秋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各种农作物生长旺盛,中稻开花结实,大豆结荚,玉米抽雄吐丝,棉花结铃,甘薯薯块迅速膨大,对水分要求都很迫切,这个时节农田缺水会给农作物最终收成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所以也有“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之说。双晚生长在气温由高到低的环境里,必须抓紧当前温度较高的有利时机,追肥耘田,加强管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