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朱棣在“靖难之役”中从直沽渡河南下,最终夺取皇位。为纪念这一“龙兴之地”,他于1404年将直沽赐名“天津”,意为“天子渡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如今,在他当年渡河的地方建起了“永乐桥”,桥上高耸的摩天轮被天津人亲切称为“天津之眼”,每到夜晚,摩天轮通体亮起五颜六色的灯光,绚烂夺目。桥的不远处,有一艘蓄势待发的汉白玉石舫——津石舫,以此纪念朱棣当年伫立船头,指挥千军万马奔向南京、以“清君侧”之名开启征程的壮阔场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也是在赐名天津的同年,朱棣下令在此设立卫所,即天津卫、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统称“天津三卫”,驻军约9000人,形成了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使天津一跃成为北方重要的军事重镇。同时,他命人负责天津筑城规划(注:刘伯温逝于1375年,早于朱棣赐名天津的1404年,故此处修正为“命人”),初建的天津城为土城,呈算盘状;后经多次重建,城池规模不断扩大,土城墙也换成了坚固的砖墙。</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从赐名定基到设卫筑城,朱棣的一系列举措为天津注入了最初的城市基因。这座因“天子渡口”而得名的城市,不仅承载着他问鼎天下的历史记忆,更在他的擘画下开启了作为军事重镇与交通要地的发展篇章。可以说,朱棣是天津城市史的重要开创者,他的决策如同为这片土地埋下的种子,历经六百年风雨,生长成如今兼具历史厚重与现代活力的津沽大地,而他与天津的这段渊源,也早已融入城市的血脉,成为天津独特的文化印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