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 坚定理想信念 永葆政治本色 ——纪念建军98周年主题党日

yykk99

<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7日,工委离退休人员第一党支部组织纪念建军98周年主题党日活动,前往嵩明县嵩阳街道东村社区参观考察。</p> <p class="ql-block">乘车前往嵩明途中,支部书记赵建昆利用车载扩音设备简要介绍了本次活动的筹备情况,并对本支部开展八项规定学习教育活动作了简要总结。</p><p class="ql-block">赵建昆说,这次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参观嵩明红军长征纪念塔、听取驻村书记聂顺斌同志介绍东村社区弘扬长征精神,实施精准扶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的经验与成果、参观红军长征东村纪念馆,以及学习东村社区坚定信念,发扬顽强拼搏、不怕困难、团结协作、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红军长征精神,实施精准扶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的经验与成果,对党员进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坚定理想信念,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教育。他说,这次活动得到了嵩明县延安精神研究会,嵩阳街道东村社区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县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县人大常务委员会副主任)桂志芬同志,嵩阳街道东村社区党总支聂顺斌第一书记,为我们今天的学习考察活动作了精心安排和准备。</p><p class="ql-block">随后,他就一支部开展八项规定学习教育情况作了简要总结(详见微信推送的文字材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红军长征纪念塔耸立在嵩明县老一中(现为县委、县政协办公楼)黄龙山古柏公园附近。</p> <p class="ql-block">红军长征过嵩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九三四年十月至一九三六年十月,中国工农红军举行了震撼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途中,党中央于一九三五年一月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会后,毛主席指挥中央红军四渡赤水,佯攻贵阳,迫使蒋介石将滇军调云南,红军就乘虚挺进滇中。</p><p class="ql-block">四月二十九日,中央军委发布了《关于我军速渡金沙江在川西建立苏区的指示》,红军总部作出了威逼昆明的部署。是日,红一军团由寻甸进入嵩明县境,一举攻克了嵩明县城,捣毁了第一、第五、第六区伪区公所和杨林兵站,砸开了监狱,宣传发动群众,又派出了部队直抵大板桥,作出进攻昆明的态势。次日,军团主力进至阿子营一带,进一步形成威逼昆明之势。正当敌人惊惶失措,全力防守昆明之际,红军突然北进,从皎平渡渡过金沙江,从而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p><p class="ql-block">一九三六年四月,贺龙、任弼时等同志率领的红二方面军长征又经过我县,发动群众打土豪,分浮财,开仓济贫,进一步扩大了红军的影响。</p><p class="ql-block">红军长征两次经过嵩明,这是我县革命历史上极其光辉的一页。红军英勇善战,艰苦奋斗,官兵一致,严守纪律,热爱人民的革命精神和优秀品质,永远激励着全县人民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胜利前进!</p><p class="ql-block">英勇奋斗的红军万岁!</p> <p class="ql-block">8月6日下午7点左右,突降的暴雨,引发通往东村社区一段道路旁的山体滑坡坍塌,交通中断,村民、游客和外出务工人员进出通道被阻断。当天晚上,县领导和街道、社区组织紧急救援,抢修道路。当我们乘座的大巴到达塌方路段无法通行时,东村社区安排电瓶车和私家车前来接泊转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参观红军长征东村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p><p class="ql-block">长征期间,中央红军和红二、六军团先后两次途经云南7个州、市,31个县;两次途经嵩明,经过嵩明225个自然村,行程150多公里,在嵩明这片热土上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在嵩明各族人民群众中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p><p class="ql-block">“打土豪,分浮财,开仓济贫……”,长征沿途,中国工农红军宣传党的正确主张,唤醒民众起来革命,广泛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得到各族人民的广泛拥护,用实际行动表明了红军是革命的军队、人民的军队。“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中国工农红军转战云南、途经嵩明,在这片热土上留下了许多军民鱼水情深的故事,与各族人民结下了深厚情谊,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了中国共产党以及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嵩明人。</p> 面对党旗庄严宣誓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午,大家在东村幸福食堂就餐。这个食堂专为村民、游客提供餐食。80岁以上的村民享受免费三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参观东村新农村建设</p> 闲置农家小屋华丽转身为山村休闲民宿 山村民宿中还藏着一个"虹·美术馆" 小院主理人寄语<br><br>青瓦、土墙,古村、院落。虹风小院秉承初心,努力践行古村落连片保护示范,最大限度保留了传统古建筑元素。修建过程中坚持修旧如旧,与小院周围环境相互融洽;在设计空间转换和现代生活起居习惯方面,关注于人文思考,倾心打造一片适宜人居的田园生活院落。<br><br>千载寂寥,披图可鉴,极往知来,探颐索隐。<br><br>小院落成之际,正是“虹·美术馆”开馆之机,用艺术语言去衔接过往与未来,用传统与现代去关切和影响乡村,一个村庄一座美术馆。暖风青阳,万物生长;物种千集,松山万壑。是的,乡村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br><br>春山月明,飞鸟归集;小院经风,卧听松林。<br><br>静下心来,用不同的笔触去认知与想像,乡村有无限的可能……<br><br>2024年4月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红色记忆收藏馆(村史馆)</p><p class="ql-block">东村红色记忆收藏馆也叫乡愁馆,是东村社区在2021年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记忆收藏馆房屋建盖于20世纪70年代,共有3层、400平方米。一层为农耕文化展示区,展示新中国成立前后群众生产生活用具,有铭记人背马驮历史的马鞍、背架,有传递精耕细作信息的刀具、木具;二层为红色文化展示区,主要讲述东村在全县、全省乃至全国革命斗争中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脉络;三层为民族文化展示区,主要讲述东村各民族守望相助、团结友好共谋发展的故事,比如百年老称的故事、苗族嫁衣的故事、纺线织布机的故事、邮递员的故事。</p> 东村百家庭院经济健康发展,引来四川、重庆、贵州和嵩明周边地区的游客络绎不绝,周末更是热闹不已。 <p class="ql-block">人们习惯称东村为“天然氧吧”,但人们不知道的是,东村约占云南省国土面积万分之一、全村森林资源约占80%以上的数字背后,蕴藏着东村人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草白龙山上千亩傲然挺立的人工植树林,是东村人民老老小小“总动员”,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擘画的“山水长卷”,浸透着东村人民的辛勤汗水。</p><p class="ql-block">修建大石头、干河水库,东村人民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无条件支持水库项目建设,踏上移民搬迁之路,以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奉献精神,保证了嵩明县城及部分坝区的水源供给;脱贫攻坚易地扶贫搬迁,东村人民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踏上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守一方山水、续一脉精神,近年来,东村社区党总支团结带领东村人民,在艰苦奋斗的足迹中踏出 新步伐,先后被评选为“国家级森林乡村”、“省级美丽村庄”、“省级卫生村”、“昆明市科普示范村”,成功创建为“嵩明县平安社区”、“嵩明县文明村”。</p> <p class="ql-block">红军长征过东村,在东村播下革命的火种,东村人民深受影响、广受教育。革命的真理在这里播撒,一串串由信仰组合而成的数字,铭刻着这个村子的红色印记。抗日战争时期,8位东村人参军入伍,走向了抗日战场;解放战争时期,8位东村人跟随着人民解放军把蒋家王朝淹没在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朝鲜战争时期,2位东村人走出国门,跟随志愿军一起保家卫国;对越自卫还击战,11位东村人义无反顾奔赴前线。</p><p class="ql-block">善良勇敢的东村人,心心念念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一代又一代赓续红色血脉,建设美丽家园,社区先后被评选为昆明“五星级”示范党总支、昆明市规范化建设党支部、昆明市民主法治村、嵩明县先进基层党组织;被授予“昆明市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点”、“嵩明县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示范基地”、“嵩明县少先队校外实践基地”。</p> <p class="ql-block">曾经的东村,因交通滞后、人多地少以及地处嵩明县饮用水源保护区,发展受限,贫困发生率较高,成为嵩明县仅有的五个省级贫困村之一。如何破解发展与保护的“紧箍咒”?东村人民拿出信念如磐的毅力,从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中冲出重围、涅槃重生。</p><p class="ql-block">甩掉贫困的“帽子”不是终点,不断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才是目的。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东村人民把长征精神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不等不靠,仅用了两年不到的时间,就建成了嵩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军长征东村纪念馆、红色记忆收藏馆、胡如瑛故居、红军长征体验步道成为东村挖掘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得意之作”,红色文化不断发力,农耕文化、生态文化焕发生机,“红色+绿色”的乡村振兴定位,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探索,正在东村大地不断实践,东村社区变“跟跑”为“领跑”,先后被评选为昆明市“一村一品”示范村,先后被授予“昆明市出列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实训基地”、“云南大学乡村振兴研学实践基地”。</p> <p class="ql-block">小朋友青睐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大家从东村社区弘扬长征精神,实施精准扶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工作经验和实践中,深深感到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坚定理想信念,是东村党组织带领东村人决胜全面小康、决胜脱贫攻坚、让村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重要原因。</p><p class="ql-block">“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参加活动的老党员一致表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退休老同志要坚定理想信念,发挥余热作用,传承优良作风,保持终身学习,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和作用,为党和国家事业贡献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