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37, 35, 8);">在那荷花盛开的地方</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作者简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胡文莉,中国工商银行湖北荆州分行本部退休人员。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六月下旬,我随湖北荆州分行机关沙市片区退休支部来到洪湖市革命根据地旧址,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瞿家湾,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这是我第二次来到这里。在跟随导游边走边讲中,我观察到一处房屋前有块展示牌上是红色经典歌剧《洪湖赤卫队》中插曲《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的歌词,听导游讲解,这座房子是拍摄《洪湖赤卫队》电影时,其中一场戏是在这里拍摄,就是赤卫队长韩英被叛徒出卖入狱后,受到残忍折磨,百般利诱,并抓来她的母亲劝说她投降,面对自己的娘亲唱起这首感人至深的曲目。我站在门口定定地望向屋里装有铁栏杆的戏中牢房,忽然感觉有束寒光从里面的窗户投到牢房铁栏门上……,恍惚中又听到导游的讲解声,原来我想起电影里这首歌中的画面,在脑海里竟久久的不能散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走在瞿家湾古老的石板路上,抬头望向这座兼具红色革命和明清古建筑特色的水乡小镇,想到一代又一代人曾经在这里来来往往。明清安定时期这里商贾如云,商铺林立,热闹非凡,高门大宅一座挨着一座建。随着朝代更替,历经几百年风雨,如今人去屋空,留存下来的是灰墙黛瓦的老屋和我党革命时期的机构门牌。这些旧屋老瓦无不诉说和见证过人们在这鱼米之乡度过的美好生活和为了与命运抗争进行过艰苦卓绝斗争的岁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走出古镇主街道,我们来到瞿家湾革命纪念碑前,烈日下我们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正值荷花盛开的季节,午间稍作休息后,我们驱车换船来到洪湖生态区参观万亩荷塘。进入湖区,映入眼帘的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壮丽景观。我们边走边欣赏两旁的荷花,拿出手机拍下这接天的荷塘景色,边等待在湖边即将开演的实景演出。当看见插着洪湖赤卫队队旗的小船驶到湖边简易舞台,那熟悉的《洪湖水,浪打浪》歌声响起,我不禁回忆起小学时期看过三遍的电影《洪湖赤卫队》,印象中有赤卫队长韩英坐着小船带领队员在开满荷花的湖里与敌人机智周旋;有被叛徒出卖后被敌人抓捕,戴着脚镣手铐在狱中与母亲对话等。因年代久远,其他情节不甚记得,但这两场戏却记忆犹新,没想到四十多年前年少时期记忆会这么深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看着演员们在烈日下表演,我不禁联想起当年赤卫队员们摇着小船穿梭在荷叶覆盖的湖里与敌人机智周旋,斗智斗勇的情景。在这么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广大人民能不顾生死加入赤卫队,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抗击国民党军队和地主武装的“清剿”,拼死保卫红色政权,为的是反抗剥削和压迫,让所有人都能过上有饭吃有衣穿的温饱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荷塘边的一幕剧看完后,我们穿过修建在荷塘上的蜿蜒栈道来到室内小剧场准备观看第二幕剧。当一声“娘的眼泪似水淌”响起,我记忆中的“娘啊!生我是娘,教我是党……”瞬间又将我拉回儿时坐在影院看到的此情此景。儿时看剧只觉女儿和娘亲说,儿死后将儿埋在洪湖旁,将儿的坟墓向东方……,小女孩的心不能理解这样残酷生死分离,但深刻记住了这个凄惨的片段并一直带到了四十多年后的今天。如今再观看时,亦能理解母亲在女儿面临死亡威胁时虽万般不舍却没有劝说女儿投降,想来是因为母亲长期受地主恶霸欺压,生活艰难困苦,吃不饱穿不暖,居无定所,女儿受党的教育后带领劳苦大众与恶势力做斗争,舍生忘死也要为人民寻得解放;看到女儿顽强的革命精神和坚信革命胜利的信心,宁死不屈的革命情操,母亲是理解和支持女儿的。我不由得敬佩这个贫苦的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回来后,除了那骄阳下绽放的满塘荷花留下美好映像,那时刻在脑海里的声声娘亲仍久久不肯离去。我到底是几岁看的电影呢?上网查。原来在我未出生时就有了歌剧《洪湖赤卫队》,并被拍成了黑白电影,后电影遇到特殊时期被禁,在我十岁的那一年才又重新放映。找出《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映像片段来看,竟听得我泪水涟涟。看介绍,电影拍摄时期适逢三年自然灾害,演员们忍受饥饿拍片,男主演面部瘦到脱像,为了影片效果只能嘴含棉花说台词导致口腔磨出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这部有着六十多年的红色经典影片深深影响了几代人,影片真实反映的是我们的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英勇顽强,抛小家为大家,舍生忘死为人民谋幸福,剧中女主角融合那个时期的几种女性形象,她们受过教育,走出家庭毅然投身革命事业,为民族独立富强而英勇奋斗。这部以洪湖革命根据地为背景的经典影片真实展现洪湖人民的斗争情景,同时也歌颂了无数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没有革命先烈的英勇奋斗,就没有我们如今的安稳生活。也可以说,随着电影的复映,历史也拉开新的篇章,我们在党的领导下迎来了改革开放。我们过上了革命前辈们期盼的幸福生活,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更没有南霸天活阎王欺负我们。我们受党的教育,健康成长,勤奋工作,如今退休了还时常得到组织的关怀。我们不仅爱党,感恩党,更要对党忠诚,坚定地跟党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一部历经六十多年的红色经典影片已在我们这代人心上刻下深深的烙印。影片也许不常看,但每当荷花盛开的季节我就会想起洪湖,想起瞿家湾,想起那万亩荷塘,那首唱给娘亲的歌会时常在荷塘边响起,并会代代传唱下去!</span></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5px;">编辑:闵 鸣</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5px;">制作:邹 俊</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5px;">监制:王 彦</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