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盛京故宫》</p><p class="ql-block"> 宫阙巍峨立盛京,红墙黄瓦载明清。</p><p class="ql-block"> 殿阁错落呈佳景,岁月悠悠证史情</p> <p class="ql-block"> “红墙黄瓦诉辉煌,两朝三世沈阳故宫" </p><p class="ql-block"> “一宫一宇一沈阳,百载风华数百年”</p><p class="ql-block"> 来到沈阳旅游岂能不看故宫,游览沈阳故宫博物院是我们沈阳旅游的最主要的一档行程。</p> <p class="ql-block"> 游览完“大帅府”出来经过“东三省总督府”步行没几分钟,即看到路标直指故宫博物院了。</p> <p class="ql-block"> 沈阳故宫,又称盛京皇宫,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为清朝初期的皇宫。沈阳故宫始建于清太祖天命十年(1625年),建成于清崇德元年(1636年)。总占地面积63272平方米,建筑面积18968平方米。它不仅是中国仅存的两大皇家宫殿建筑群之一,也是中国关外唯一的一座皇家建筑群。</p><p class="ql-block">清朝迁都北京后,故宫被称作“陪都宫殿”“留都宫殿”。后来就称之为沈阳故宫。共经历努尔哈赤、皇太极、乾隆三个建造时期,历时158年。建筑100余座、500余间。入关以后,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相继十次“东巡”时作为驻跸所在。</p> <p class="ql-block"> 1961年3月4日,沈阳故宫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7月1日,在中国苏州召开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批准沈阳故宫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沈阳故宫,一座承载着无数故事的皇家宫殿,霸气不减当年。这是一座承载着无数传奇的皇家宫殿。</p> <p class="ql-block"> 我们早些年在北京游览过北京故宫,今日来沈阳游览沈阳故宫,难免会有比较。</p><p class="ql-block"> 沈阳故宫与北京故宫的核心区别体现在历史地位、建筑规模、布局风格及文化特征四个方面:前者是清朝入关前政治中心与满族文化载体,后者是明清大一统王朝的集权象征与汉族建筑典范。</p><p class="ql-block">其建造背景:1625年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后始建,主要作为后金至清初(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的皇宫,乾隆时期增建西路建筑。</p><p class="ql-block">历史功能:清朝入关前政治决策中心,入关后成为陪都行宫及皇帝东巡驻跸地。</p> <p class="ql-block"> 两个故宫规模有差异:</p><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占地面积6.3万平方米,建筑100余座,呈现紧凑布局。</p><p class="ql-block">北京故宫: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房屋九千余间,构成庞大宫殿群。</p> <p class="ql-block"> 二故宫布局也有差异:</p><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分东、中、西三路,融合满族特色。东路:大政殿与十王亭呈“八”字形排列,模拟八旗议政帐篷阵型。中路:“宫高殿低”,寝宫建于4米高台,体现满族防御传统。</p><p class="ql-block">北京故宫:严格中轴对称,前朝后寝。</p><p class="ql-block">外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彰显皇权至高。</p> <p class="ql-block"> 红墙黄瓦, 沈阳故宫的独特风景, 彰显皇家尊贵。在故宫静默伫立, 每一砖一瓦都诉说着往昔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沈阳故宫: 满族味儿超浓!</p><p class="ql-block"> 口袋房,万字炕,烟囱立在地面上! 皇帝住的清宁宫,进门就是大灶台(煮祭肉用!),屋里是“万字炕”(满族特色火炕,像“卍”字形),冬天暖到不想起!烟囱还单独杵在房子后头,跟小塔似的,独一份。</p><p class="ql-block"> 外墙建筑用料是黄琉璃瓦镶绿边! 不像北京故宫清一色耀眼金黄,沈阳故宫主要用黄琉璃加绿色剪边,色彩更跳脱,据说融合了满族对山林草原的审美。</p> <p class="ql-block"> 沈阳故宫大政殿前的蟠龙柱,龙爪是握拳向上的,象征力量凝聚;北京太和殿的龙爪是张开向下的,象征掌控天下!</p> <p class="ql-block"> 沈阳故宫: 是一部开国创业史!</p><p class="ql-block"> 这里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的创业大本营!他们在这里登基、议政、制定国策,完成了入主中原前的关键积累。顺治帝也是在这儿登基后才进北京的。 按现在流行词讲:是清朝“草根逆袭”的起点,更有创业激情和民族特色!</p><p class="ql-block"> 而北京故宫: 是在帝国鼎盛期!</p><p class="ql-block"> 明清两朝24位皇帝的正式皇宫!是帝国最高权力中心运转了将近500年的地方!康乾盛世、王朝更迭、末代皇帝... 几乎所有重大历史事件都在这片红墙内上演。</p> <p class="ql-block"> 故宫里名贵的书画作品</p> <p class="ql-block"> 故宫的后花园</p> <p class="ql-block"> 从沈阳盛京商城的四楼上去有个大平台,可以居然临下俯视故宫博物院全景。</p> <p class="ql-block">. 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家,沈阳故宫的红墙,锁住古今情缘。</p> <p class="ql-block"> 沈阳故宫是热血创业纪录片,充满关外民族的生猛与混搭智慧;北京故宫是帝国王朝正史大片,展现中原文化的极致规范与磅礴气象。一文一武,一始一盛,缺了谁,大清的故事都不完整。</p> <p class="ql-block"> 在故宫随处可见穿着清朝服饰的游客们在打卡拍照。</p> <p class="ql-block"> 盖到不少故宫印章</p><p class="ql-block"> 沈阳故宫博物院提供多种盖章体验,主要包括文创印章和历史文物印章两类。</p> <p class="ql-block"> 七绝-沈阳故宫(刘文才)</p><p class="ql-block"> 雄风霸业起关东,人非物是显苍容。</p><p class="ql-block"> 黄瓦红墙卧虎龙,猎猎八旗三百载</p><p class="ql-block"> 漫步于沈阳故宫, 每一步都踏着历史的回响。故宫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留下无数故事与记忆。站在红墙绿瓦间,仿佛穿越了时空,古老宫殿,照片留时光印记,珍惜美好,传递历史故事长远…</p> <p class="ql-block"> 游览过故宫,我们再去游览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每到一地旅游,我们必要留出时间去游览参观当地的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是地方的文化名片,能初步了解这个城市的历史沿革、经济发展、政治风貌和文化内涵。博物馆完整的呈现城市发展脉络,博物馆建筑本身就是文化符号,沈阳的辽宁省博物馆肯定是要来看的。</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正面影壁和两侧各六块墙体,以辽宁历史文化为主题,创作铜质浮雕,以展现辽河流域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明,并为新馆建筑增加浓厚的文化内涵。从主浮雕方向右前方顺时针排列,以主浮雕“文明曙光”为起点,依次为“北土方国”、“开疆拓土”、“华夏一统”、“开发辽东”、“儒风北渐”、“隋唐营州”、“契丹肇兴”、“金代东京”、“九边之首”、“满族崛起”、“东北易帜”、“国歌序曲”。13块浮雕以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系统生动地展现辽河文化的发展史,也是辽博新馆序厅的特别之处。</p> <p class="ql-block"> 在辽宁省博物馆遇见敦煌”敦煌文化特展”-山海有情,大漠鸣沙”</p> <p class="ql-block"> 展览分为“敦煌的历史与文化”“敦煌石窟艺术”“敦煌在辽宁”“保护与传承”四个部分</p> <p class="ql-block"> 辽博唐风穿越之旅:引路菩萨的时空低语。在这里,每一件文物都像是历史的低语者,静静地诉说着过往的故事。</p><p class="ql-block">仔细看画上的引路菩萨服装具有独特的韵味和华丽的色彩,那服装上的每一针每一线,都缝制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每一处装饰都闪耀着时代的光辉,让人不禁感叹于古人的匠心独运。</p> <p class="ql-block"> 展览展出了辽宁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恪法师第一抄》。从内容上看,此抄是针对窥基撰《法华经玄赞》第一卷论文要语所作的疏解,通篇以草书写就。《恪法师第一抄》的笔法提按随意,运笔自然流畅,结字率性不拘,章法有行无列,具有极高的书法价值。</p> <p class="ql-block"> 莫高窟第220窟壁画复制:作为莫高窟最重要的初唐洞窟之一,第220窟的壁画在1943年剥离表层宋代壁画后,发现了保存完好的初唐壁画,并在东壁和北壁发现两个贞观十六年(642年)的墨书题记,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p><p class="ql-block"> 莫高窟第328窟复刻:开凿于初唐时期的第328窟,其西壁敞口龛内绘塑结合,表现佛、弟子、菩萨等形象,龛顶绘弥勒说法图,均为唐代原作,在莫高窟现存的两千多身彩塑中极为罕见。</p> <p class="ql-block"> 左图:鸭型玻璃注,全世界仅此一件。</p><p class="ql-block"> 鸭形玻璃注长20.5厘米,腹径5.2厘米,是当时从罗马帝国输入的玻璃制品。此器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外交往的实物资料,也是中外历史上早期玻璃器中的珍品。 器表梢闪淡绿色,半透明,体横长。此器重心在前,只有腹部充水至半时,因后身加重,才放得稳,造型生动别致,在早期玻璃器中十分罕见。</p><p class="ql-block"> 右图:金步摇</p><p class="ql-block"> 包括花树状金步摇和北燕金步摇冠,均为三燕时期慕容鲜卑贵族的冠饰,展现了1700多年前的精湛工艺与独特审美。形制特征:通高17-27.3厘米,纯金打造,呈灌木状或花树状,枝干缀有心形或桃形金叶片,行走时摇曳发声。部分文物基座为仰钵形,焊接工艺精湛。</p> <p class="ql-block"> 辽宁博物馆的铜镜展厅按朝代顺序展示,包含战国、两汉、隋唐至元明清各时期的代表性铜镜,其中辽、金时期的铜镜展现了东北亚文化交融的特征。</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的满族民俗展主要展示满族的历史文化、生活习俗和传统艺术。</p> <p class="ql-block"> 在辽博的每一个角落,我都能感受到一种与时空对话的能力。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静静地躺在那里,却仿佛能讲述着千年的故事。而我,作为这个时代的旅人,有幸穿越时空的壁垒,与它们进行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p><p class="ql-block"> 这次辽博之行,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博物馆的魅力。它不仅仅是一个收藏文物的地方,更是一个让人心静下来,与历史对话的空间。在这里,我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呼吸,感受到文化的脉搏。</p> <p class="ql-block"> 辽宁省科技馆就在博物馆旁边,占地很大,面积691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2508平方米,是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直属公益性事业单位,是一座综合性现代化科普场馆。我们饶有兴致的进入参观,凭身份证可以免费进入。</p> <p class="ql-block"> 小建筑师体验:该展项是由门岗、塔吊、拱桥、轨道车、传声筒、蜈蚣筒、双层建筑框架和无数砖块组成的模拟建筑工地。小朋友们在穿戴好安全防护装备后就可以入场体验建筑师的工作了。“小建筑师”们可以先按不同工种进行分工,利用传声筒实现远程沟通;用塔吊、轨道车、蜈蚣筒、传送带实现物资流动。在这里小朋友们可以通过互相团结协作体验建造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 三棱镜折射展品介绍:该馆的三棱镜折射展项造型独特,体积很大,由操纵台和观察主体组成,其中观察主体分为四面,每一面都有一块平面镜,一块棱镜和一块观察屏。可以使人们全方位的观察三棱镜折射的效果。操作说明:平面镜和棱镜按形状对应操纵台台上两个操纵装置,扭动其中的任一操纵装置,就会改变相对应的平面镜或者棱镜的角度。实际操作中,人们通过调整平面镜将光源处的光反射到三棱镜中从而产生折射,来观看由此产生的现象。</p> <p class="ql-block"> 我们参观从一楼到四楼,给我印象深刻。这个科技馆与我们上海科技馆的区别在于,辽宁科技馆很亲民,非常适合孩子们。常设展览由儿童科学乐园、探索发现、创造实践、工业摇篮、科技生活五大展厅及趣味空间、公共空间展示区组成,展示内容涵盖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命科学、安全避险、航空航天技术、交通、军工、计算机电子技术、信息网络、环境科学、新型材料、辽宁工业产业等多项学科领域,共有展项764件,涵盖知识点900个,互动展项达95%。</p> <p class="ql-block"> 拍摄科技馆孩子们的体验场面片段合成</p><p class="ql-block"> 真是太好了!科技馆以展项、工作室和科普影视资源为依托,设置科技主题,研发科技教育活动资源包和科普剧目,通过亲身体验、舞台演出、流动表演车演示、馆外展演等模式,开展启发式、探究式教育教学实践和常态化科普教育活动,所以深受学生孩们的喜爱与接纳!</p> <p class="ql-block"> 沈阳之旅,可谓收获颇丰,旅游后我不仅感受到了沈阳的历史文化底蕴,还深深体会到了这座城市的繁荣与活力。通过这次旅行,我对沈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沈阳具有良好的生活环境,环境很干净,空气也很清新,同时,这里的人们也很友善,善良和热情,通过人际之间的沟通了解,我们在这里能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敞亮与真诚。</p><p class="ql-block">用一句当地语来说“沈阳这嘎达整挺好”!</p> <p class="ql-block"> 难忘沈阳之旅的美好时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