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上午我们从正定乘大巴车移师保定(容城),距离130公里,行程约2小时。</p><p class="ql-block">千年古城定州历史悠久,定州自古有“九州咽喉地,神京扼要区”之称,4300年前尧帝在定州唐城建都。战国中山、两汉中山、后燕定都于此,现隶属保定。然保定就是由保州+定州组合而来。</p><p class="ql-block">河北有四宝:沧州狮子定州塔,正定菩萨赵州桥。</p><p class="ql-block">其中定州塔指的就是始建于北宋的开元寺塔,是河北省内为数不多的宋代建筑遗存,被誉为中国宝塔之王。</p><p class="ql-block">定州塔,又称开元寺塔,是国内现存最高的一座砖质结构塔。据定县志载,此塔为宋代所建。宋真宗时,开元寺的和尚“会能”常到西竺(西域天竺)取经,得“舍利子”回来。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皇帝诏“会能”建塔,把“舍利子”埋在塔下石匣内(即金棺银椁)。建塔工期从咸平四年(1001年)开始,到宋仁宗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告成,前后共经历五十四年,工程浩大用材极多,有“砍尽嘉山(曲阳境内)木,修成定州塔”的传说。塔身里外两层,如同母子环抱,中间有阶梯,四面盘旋一直到顶。当时定州地处大宋北陲和辽国接壤。在军事上用于瞭望契丹军情,故又名“瞭敌塔”。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的地震,使塔身自上至下出现裂缝,宝瓶摇落。光绪八年(1882)又出现了一次地震。由于两次地震的影响,古塔的东北角在清光绪十年(1884)六月崩塌。建国后由国家文化部拨专款,对古塔进行了修缮加固。</p> <p class="ql-block">据考证,“开元寺”大多都始建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其不仅出现在定州地方历史上,在泉州、潮州、邢台、正定等地至今均有“开元寺”留存,西安开元寺仅存少量遗迹。据统计,全国保存至今的开元寺约有15座。这些寺庙均因玄宗敕令各州建寺而得名。可以说,唐玄宗的一句话,让中国很多地方都有了“开元寺”。</p><p class="ql-block">定州开元寺塔则因寺而得名,始建于宋真宗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落成于宋仁宗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塔高83.7米,是我国现存最高的砖塔,享有“中华第一塔”的美誉。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塔为八角形楼阁式建筑。塔身十一级,从下至上逐层收缩,外部每层用砖层层叠涩挑出短檐,檐下悬挂风铃。塔身一至九层四个正方向辟券门,券门上饰彩绘火焰纹,象征佛光普照、香火缭绕的佛门胜景。四个侧方向辟假窗。十层和十一层,八面辟券门。塔身内部每层均设置一至六个数量不等的佛龛,龛内彩绘壁画。塔身之上为绿琉璃剪边的屋顶,呈八坡八脊式,每脊边各站立一尊铸铁力士。其上为塔刹,由砖雕莲花瓣底座、束腰仰覆莲纹铁钵、两个铜制宝珠和一个铜制宝顶组成。</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原门票只有10元,登塔30元。今年门票涨价为30元,登塔100元(限量),确实涨价有的离谱。塔身共十一级,从下至上按比例逐层收缩。塔内结构为外塔体环抱内塔体,楼梯从内塔体穿心盘旋到达塔身,登塔观光者现只能到达七层。塔内砖雕平基与斗拱彩画:塔内一至七层保存有北宋时期砖雕平基78方,纹样达30余种,有龙纹、凤纹、植物纹等,其作用不仅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还巧妙遮盖了回廊顶部结构,著名古建专家梁思成、刘致平先生曾赞誉为“宋式天花之佳例”。</p><p class="ql-block">斗拱彩画分布于塔内一层西南面回廊斗拱阑额、华拱等处,所绘彩画精工富丽、寓意吉祥,共有20多种,被称为“宋代建筑彩画的重要遗存”。</p> <p class="ql-block">宝塔遗珍馆里收藏了许多原开元寺塔中维修后遗留下来的珍贵文物,值得一看。</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塔,你是料敌的眼睛,在辽宋争战的风云里守望。</p><p class="ql-block">每一块砖石都刻着历史的沧桑,每一层飞檐都诉说着过往的风霜。</p><p class="ql-block">开元寺塔啊,你是岁月的印章。</p><p class="ql-block">见证了战火与和平的交替,守望着大地的希望与悲伤。</p><p class="ql-block">如今,你依然屹立,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朽不亡。</p><p class="ql-block">让后人抚摸着你的沧桑,感受那古老而深沉的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