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日本京都的历史悠久,古迹众多。从公元794年桓武天皇迁都平安京到1868年东京奠都为止,京都一直是日本的首都,作为日本政治、文化中心长达千余年。世界遗产丰富:1994年,京都的17处古迹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如清水寺、二条城、金阁寺等,这些古迹涵盖了神社、寺庙、城堡等多种建筑类型,见证了京都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京都建筑有大量相似我国唐代建筑的风格,最初的城市规划模仿中国隋唐时代的长安和洛阳,建筑群呈长方形排列,以朱雀路为轴分为东西二京,街道呈棋盘形,布局整齐划一。</p><p class="ql-block"> 京都的传统建筑形式丰富,包括木造结构的寺院、神社,如东寺的五重塔,是日本最高的木制结构;还有传统的町屋,红壳格子窗、虫笼式建筑等特色元素,充满复古氛围,同时保留了大量的历史寺庙建筑,如平安时代的清水寺,其木质结构建筑和朱红色的大门,充满古朴气息;还有伏见稻荷大社的千本鸟居,绵延不绝的朱红色鸟居构成了独特的景观。 </p><p class="ql-block"> 京都传统町屋林立:二年坂三年坂一带的江户时代风格町屋,红壳格子窗、虫笼式建筑,搭配青石板路,复古氛围浓厚,街边遍布各种传统商店,仿佛时光倒流。 </p><p class="ql-block"> 看日本的历史文化,非京都莫属,而且和我国古代建筑、宗教信仰亦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一衣带水,影响深远。</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走在京都街头,不经意之间,就可以发现吸引人的庙宇。</p> <p class="ql-block"> 清水寺是京都最著名的寺庙之一。(网上截图)</p> <p class="ql-block"> 京都伏見区的稻荷大社,是祈愿人流最多的神社。</p> <p class="ql-block"> 高台寺周围的街巷,俨然是一个寺庙群。</p> <p class="ql-block"> “瑠璃光院”是京都望族及政治人物田中源太郎兴建的别墅“喜鹤亭”,由明治时期太政大臣三条实美命名。大正末期到昭和初期进行了大规模整修,2005年正式转为寺院,命名为“无量寿山光明寺瑠璃光院”,属佛教净土真宗东本愿寺派。这里远离市区,是一个静修的地方,同时也是一个特别的旅游景点。</p> <p class="ql-block"> 瑠璃光院二楼黑色光亮的桌面能反射出窗外的景色,春季倒映新绿,秋季倒映红叶,形成虚实相生的梦幻景观,被称为“地板红叶”或“镜庭”。</p> <p class="ql-block"> 走在市区,即使在狭小的内街,也不乏见到这些细小的神台。</p> <p class="ql-block"> 图左上角有块木板写着:“地藏菩萨 家内安全 大日如来”。妥妥的中国式佛教氛围。</p> <p class="ql-block"> 走在较现代的建筑旁,也会遇上这种细小的神台,可見多神教的文化,深入市民生活的社区。</p> <p class="ql-block"> 外来的西方宗教,也可以有一席之地。</p> <p class="ql-block"> 在众多的寺庙当中,“三千院”是一个颇具历史价值的地方。其文化价值:寺内主尊为木造阿弥陀如来像,两侧侍像也是国家级重要文化财产。此外,作为天台宗三门迹寺院之一,三千院历史悠久,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日本传统建筑与自然景观的精髓,承载着丰富的宗教文化内涵。还有四季美景:春天有樱花,四月时樱花盛开,如雪花般飘落;五月有杜鹃花,漫山遍野色彩斑斓;七月是紫阳花的季节,后院自然林中约3000棵紫阳花盛开;秋季则有红叶,红枫与绿苔、古宅与古树相互映衬,美如画卷。</p><p class="ql-block"> (注:天台宗以“中道实相”为核心,强调教理与观法结合,提出“三谛圆融”“一念三千”等哲学命题。禅宗则以“心性论”为基础,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注重通过禅定体悟心性。)</p> <p class="ql-block"> 根据资料介绍,三千院作为天台宗皇室寺院,由历代由皇族主持,统管声明音律之事,它也是作为日本佛教音乐的发源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 院内的“观音堂”。</p> <p class="ql-block"> 这里摆放着成千上万的“牌位”,和我国的佛教寺庙内的纪念堂相似,是以捐赠或买的形式用于纪念先人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京都 生活节奏悠闲 ,河流穿城而过,两岸是人们休闲散步、晒太阳、野餐的好去处。人们在这里放松身心,享受着自然带来的美好,感受着四季的变化,有着慢节奏的日常。在京都的街道上,人们的步伐相对缓慢,没有大城市的那种紧张和忙碌。街边的小店营业时间也比较灵活,人们可以慢慢逛街、购物、品茶,享受悠闲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 遇见一座建筑,东华菜馆,主推北京料理。百分之百的中文标志。</p> <p class="ql-block"> 京都的一个商城。</p><p class="ql-block"> 整洁干净,大街小巷基本如此,环境卫生不因城市古老而落后。</p> <p class="ql-block"> 商业街(用手机自带软件消除了路人)</p> <p class="ql-block"> 和服租售店</p> <p class="ql-block"> 新干线的京都铁路站。</p> <p class="ql-block"> 公共交通便利,和我国城市也相似,虽然地铁老旧,比不上广州,但站台的上落简单方便。</p> <p class="ql-block"> 京都的一个地铁小站,已经有一定的年代感。站台下的导轨旁,还设有一个逃生的黄色步级,设计真周到。</p> <p class="ql-block"> 入夜盼郎归,门前望心切。</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京料理指的是日本京都地区的地方菜,有其独特清淡的烹调方式,目前已经成为京都市的专门品牌名称。</p><p class="ql-block"> 京料理是日本人心目中地位最高、最正统的地方料理,其历史也非常久远。食材选择方面讲究时令,食材性质偏冷,以豆腐、竹笋及蔬菜为主。与喜欢吃生冷食物的普通日本料理不同,京料理多用热汤熬煮,端上桌时烫口的情况居多,以此平衡食材原本的冷性。一般来说,京料理的卖相比普通日本料理要精致许多倍,形式与全日本都有的怀石料理有很多相似之处,喜欢用一个个造型不同的小碗小盒盛菜,一餐普遍会有二十道以上的菜。</p> <p class="ql-block"> 排队等待就餐的旅行团。</p> <p class="ql-block"> 这间“菊川第四代”的网红的鳗鱼餐厅,就餐要预订。</p> <p class="ql-block"> 老式的烧烤鳗鱼。</p> <p class="ql-block"> 行走在京都的街头,吃一遍烤鳗鱼、和牛、寿司、乌冬面……林林总总,总是有一种未满足感,毕竟价钱还是有点小贵。不过,第一次到京都,潇洒吃一回也不为过。</p> <p class="ql-block"> 京都还有特色小吃丰富,可以品尝到京都拉面、寿喜烧、鳗鱼饭等特色美食,以及各种街头小吃,如抹茶冰淇淋、荞麦面等,满足不同的味蕾需求。</p> <p class="ql-block"> 为争取做中国游客的生意,许多商家不惜用中文招徕顾客。资料显示,2024年,中国赴日本的游客698万人次,虽然到京都游客没有具体的数据。</p><p class="ql-block"> 如果把中日饮食代表作类比的话,京都和我国“食在广州”相似,使人感受到那种食材的新鲜,造工的精致,品种的多样,以及食肆环境的氛围,因为广州是一个两千多年的古城,珠江三角洲也是鱼米之乡,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虽然这两个城市的饮食文化有所不同,但相容性强,耐人寻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由于是自助游,我在这城市自由散漫只是走了两天整,多多少少留下了遗憾,在梦想之中,希望再来一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