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没有发芽的种子

琨玉秋霜

<p class="ql-block">  人人心中都有一座记忆宝库,宝库中珍藏着童年的快乐、青春的梦想、成长经历中的浪漫、苦涩和穿越时空的母爱芬芳。</p> <p class="ql-block">  听母亲说我小时候长得很讨人喜欢,当时有一种叫“欢喜牌”的香烟盒子上有一白白嫩嫩、活泼可爱的小女孩画像,外公说我很像那画中的小孩,所以大人们把“欢喜牌”三字,当作了我的乳名。</p><p class="ql-block"> 我是农历年底出生的,不到一月就算一岁,过了春节就算两岁。直到可上学的年龄依然娇小稚嫩,母亲不放心我去学校读书,她去借了当时的一年级课本,亲自教我认字、算术,到九虚岁时才报名正式上学。那时我已学完了一年级的全部课程,也已经会把“小人书”中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外婆听了。</p> <p class="ql-block">  母亲在送我去上学的第一天,向老师介绍了我的情况,老师让我做了一张“一升二”的试卷,并经校长的同意直接把我送到二年级一班的教室~中间排的第一个位子。</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一早,陈校长亲自带女儿陈小晶来与我同桌,并说: “看你文静内向,你们俩要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我没有出声只是点头。</p><p class="ql-block"> 陈小晶她人长得可爱、性情随和,学习用品也比我多,有精致的铅笔盒,还有当时稀罕的香橡皮等,但她的作业总是东一处西一块的污痕不少,老师批改作业时总是写上“作业不够清楚”六个字。而每每当她看到我的作业本上都是优,</p><p class="ql-block">脸色难免有些尴尬……但随着时间流逝,她作业本上的那“六个字”在无声中消失了,同桌之情的花骨朵也在不知不觉中展放着。</p><p class="ql-block"> 读完三年级,陈校长要调走了,陈小晶也得随之而去,我们俩难舍难分,临走时我们互相交换了铅笔盒作为留念。</p> <p class="ql-block">  学校离家不远,但凡遇到刮风下雨天,总是外公接送我上下学。那时与现在不一样,孩子们上下学没有家长接送,而我超前几十年享受了这个待遇。有一次下大雨,外公背着我,还得撑着伞,他故意问我“你为什么要上学?弄得我这么累”!我说:“为了识字”,他又说:“识字又为什么?”我说:“识字可写小人书,长大了我要写好多小人书,不用买您也有得看那!”他叹了口气说:“我是等不到看你的小人书啰”!没想到,过了一年外公真的离我们而去了……</p> <p class="ql-block">  四年级开始,和我同桌的是一名叫黄华鑫的男同学,他也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可当时那个年代特别是小学生,男女同桌很抗拒,也由于我们这个班,有几名调皮捣乱的留级生,只要一见到男女同学讲句话,就做“鬼脸,恶作剧”戏弄攻击人家,导致男女同学之间关系紧张,课桌中间都有一条分界线。只有我和黄华鑫之间,虽然也很少讲话,但互不敌视,课桌上也没有分界线,在学习中若发现对方有什么需要,还会伸手帮助,所以老师经常表扬我们。</p><p class="ql-block"> 回顾这一切,想想真可笑,小小的脑袋瓜子里竟然也装着封建思想的残余,到了中学大学人家还巴不得能男女同桌呢!</p> <p class="ql-block">  上五年级那年,当地政府有政策: 要扩大招生,尽量让贫下中农子弟读书学文化,有条件的小学可招“春季班”。当时我的母亲被推荐聘用“春季班”班主任,可我母亲却没有答应。我问母亲“您为什么不答应?我不是您教的”?她说:“你那时还没有汉语拼音课程,我读的是私熟,学的是四书五经、书法珠算等,哪懂你们洋学堂的汉语拼音?我这才恍然大悟,我们班四年级时才开始增加汉语拼音课程的。可我瞬间又欣喜地说:“这没问题,我来教您,您去教学生”。母亲说:“这样行吗”?我说:“头天晚上我教您几个字母,第二天您就去教学生们几个字母,第三天复习,第四天再教新的字母,这样肯定行”!母亲说“好!试试看吧”。于是我们母女俩干起了“现炒现卖的营生”。</p> <p class="ql-block">  开始一两天,我一下课就匆忙跑到“春季班”窗口去张望,当听到母亲正确的发音和黑板上写着标准的字母,我心里更踏实了,相信母亲一定能胜任。因为她原本很聪明,再说当时她还很年轻(她结婚早,当年才29岁)从此我们母女俩在同一所学校,一个任教一个上学,早上一起出门,放学一起回家,家里弟妹由外婆照料,碰上雨雪天,父亲为我们送伞送饭,一家人忙忙碌碌,也其乐融融。</p> <p class="ql-block">  这个“春季班”的特点是全班42名学生中38名是女生,年龄都比其他一年级学生大两三岁,原因是当时这些孩子的家里都比较困难,尤其是女孩很少有机会上学,所以她们学习特别用功,成绩都很好,学校的公益活动也完成得比较出色,获得学校的多项表彰。也证明着我母亲这个班主任当得不错!</p> <p class="ql-block">  我从小很爱看小人书,后来对小说、散文着了迷,有时借到一本好书就关上房门一口气读完,连饭也顾不上吃。我也很爱写作文,往往使不少同学为一星期两节作文课而头痛脑胀之时,却是我开心快乐之际。因为每当上作文课时,老师总会首先从厚厚的一叠作文薄中挑出一本,指名一位同学上去向大家朗读我的作文,当这位同学琅琅上口地读完全文,老师就启发式地让同学们讨论发言,文章好在哪里?有什么特点?接着老师再作总结点评,同时交代我明天早自修把作文抄一篇交给班长,然后她再布置今天的作文题目和写作要点。第二天我的作文就会出现在学校墙报的《学习园地》栏目中。</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我很自信,在我稚嫩的心灵中已经埋下了长大要当“作家”</p><p class="ql-block">的种子。可是,由于时代和命运的决定,这粒种子始终没有发芽,因为没有土壤和阳光。</p> <p class="ql-block">童年趣事之四</p><p class="ql-block">图片: 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文字: 琨玉秋霜</p><p class="ql-block"> 2025·8·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