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宁:梦里故乡(连载)大地记忆之战神白起留遗迹

渭水之光

<h3><strong> 2025第169期</strong><strong>总第2952期</strong><strong> </strong></h3></br><h3>文企融合  美美与共</h3></br><h3> <h3>战神白起留遗迹</h3></br><h3>战国末期有四大名将,他们分别是秦国的白起、王翦和赵国的廉颇、李牧,被时人誉为“战神”。其中战神白起还和临渭区有一段渊源。</h3></br><h3>白起(?-前257年),又名公孙起,战国时期秦国郿县(今陕西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楚国宗室(一说为秦武公之子公子白之后),秦国名将,中国古代军事家、统帅。白起为将30多年,拔城70余座,共歼过百万敌军,有“人屠”的绰号,魏国、赵国、韩国、楚国等国皆畏忌三分。白起一生有伊阙之战、华阳之战、长平之战等辉煌胜利,因功被封为武安君,与王翦、廉颇、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h3></br><h3>秦昭王十三年(前294年),白起任左庶长,攻打韩国的新城(今河南伊川县)。第二年,白起任左更,于伊阙(今河南洛阳龙门)击败韩魏联军,斩首24万,俘虏主将公孙熹,夺下5城,升为国尉。翌年为大良造,攻魏,夺取大小城池61座,之后第二年与客卿攻下垣城。秦昭王二十八年(前279年),白起攻楚,攻下鄢、邓(今湖北宜城东南)等5城,隔年又拔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楚被迫迁都于陈(今河南准阳),因功封为武安君。秦昭王三十四年,白起于华阳(今河南郑州南)击破魏军,斩首13万。而后与赵军对战,沉其两万士兵于河中。秦昭王四十三年(前264年),白起攻南阳太行道,灭之。</h3></br><h3>秦昭王四十七年(前260年),白起在长平之战秘密接替王龁任秦军统帅。战事中,赵军受秦军佯败所惑,过于冒进,被秦兵包围而又断了补给,僵持战维持了46日,赵军无粮而溃,甚至出现了吃人的现象。赵军主将赵括率军突围时也中箭而亡,40万赵军皆降服于秦。而白起担心赵军降卒日后生变,遂设下一计,以酒肉安抚降卒。又命令秦兵以白布裹头,吩附说:“凡首无白布者,即系赵人,当尽杀之。”赵国降卒不曾准备,又无武器,束手就戮。45万俘虏,一夜俱尽,仅有240名小兵被释放回国,散布消息以震慑赵国。史载当时“血流淙淙有声,杨谷之水皆变为丹,至今号为丹水”。白起收赵卒头颅,聚为头颅山,又在山上建台,谓之白起台。这就是人们说的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典型例证。</h3></br><h3>长平之战后,赵国军队主力尽灭,韩赵两国大为恐慌,重金派谴使者苏代,对秦相范雎进行劝说。范雎因担心白起功劳过大影响自己的地位,于是便在朝中主张了秦军于大战后应先休养生息的说法,劝说秦王接受赵国与韩国的割地议和。秦昭王采纳了范雎的意见,暂缓伐赵。而白起连战皆胜,正欲进攻邯郸,却被诏令调回。得知是范雎的计策,两人便有了嫌隙。</h3></br><h3>秦昭王四十八年九月(前259年),秦军再次攻赵,白起因病无法出战,五大夫王陵被派遣出战攻打邯郸。至翌年正月时,前线稍有所得,秦国加派了援军支持王陵,却折损了许多兵力。当白起病愈时,秦王又命白起接任。白起进言,邯郸不易攻打,攻城的良机已经错失。而秦国诸侯积怨,对方救援将至,长途征伐一旦被两面夹攻,必败无疑。而秦王不听劝,仍要求他出战,被其拒绝后又令范雎劝说,白起以病推脱。秦王便用王龁代替王陵为帅围攻邯郸,然而5个月过后依然无法攻下。最后秦军被楚魏联军攻打,折损了许多兵力。白起便出言讽刺秦王不听劝告,传到秦王耳中,秦王大为震怒,再次命其出战,白起依然称病不出。于是,秦昭王便剥夺了白起的爵位,将其贬为普通士卒,调至阴密,命其立即离开咸阳。堡垒终于从内部被彻底攻破了。</h3></br><h3>白起出西门十里至杜邮(今陕西咸阳东北)暂歇的时候,范雎进言说白起有不服之意,恐其成为国家祸患。昭王便派遣使者赐剑令其自杀,白起握剑感叹:自己何罪于天而至此,又回想起长平之战,赵国几十万俘虏因他而死,确是罪有应得,便自刭而死。一代战神就这样没有死在杀敌的战场上,而是亡命于自己人手中。</h3></br><h3>白起的事迹多见于司马迁《史记》中的《白起王翦列传》。司马迁的远祖司马靳亦参与这次战役,后来与白起同被赐死杜邮,因此记述详细,可信度高。《史记》记载:秦昭王五十年十一月,白起有功,死,而非其罪,秦人怜之,乡邑皆祭祀焉。台湾嘉义东石先天宫奉白起为白府千岁,颇享香火。《异迹略》中记载,陕西宝鸡一带,只要疫病一起,就会立“克长平四十万士卒秦太尉武安君白”“武安副将司马靳”旗号祭祀,希望白起与其副手司马靳能保佑当地居民免于瘟疫。可见战神白起在民间的广泛影响。</h3></br><h3>战国时先秦首先在甘肃设立了上邽县,后又在陕西渭北设立了下邽县,使之成为中国最早的县治之一。临滑区此时属秦国,所以应是秦国的核心部分和大本营。如此说来,秦大将白起在临渭区留下印记,便是情理中事。如今临渭区的一些村名便记录下这一段历史。白起作为战神,统领千军万马,就必然有庞大的军营。渭北的大李村相传为白起的扎营布寨处,后来李姓居住,得村名白寨李村。后来又有了北头李村和新庄李村,相比之下大李村大一些,因此得名大李村。附近还有个大田村,相传白起也在此安营扎寨。因田姓居住,得名白寨田村。到清代,附近又有了染田村,也为田姓居住,且该村大,故名为大田村。这一带还有个大寨子村,据说也是白起安营扎寨之处。起先名白起寨子,后来有了另一个寨子,先建的大一些,故名大寨子。</h3></br><h3>靠渭河边有个村子叫青龙镇,据说白起也在这里屯过兵,用以镇守潼关。白起还在这里建有自己的宅邸,可见这里的兵营较大,村庄因此得名衙街。西汉时刘秀逃难曾经过此地,时人曾见一青龙入村,再加上这里当时有集镇,后来就改名青龙镇。</h3></br><h3>渭北还有个村子名大夫张。据说白起的军队在这一带驻扎时,大夫张村驻有一名医官,也就是军队的大夫。后来张姓居住,村名就叫了大夫张村。大夫张北边还有个张姓居住的村子,民间以南为前,北为后,故称大后村,亦称小大夫张村。</h3></br><h3>在古代,南方人称医生为郎中,北方人称医生叫大夫。王学奇所著《元曲释词》认为:郎中本古代官名,始于战国,自汉至清,历代沿置。后在南方农村中,遂以郎中为医生的别称,北方则以大夫称医生。大夫也是古代高级官职名。如翰林院医官就有“和安大夫”“成全大夫”等十二级。因为医官中最崇高的职位是大夫,所以北方人便逐渐把大夫作为医生的尊称。大夫张村方圆十来里内,有这么多村子传说和秦大将白起屯兵有关,看来秦国战神白起曾在这一带屯兵,应该是事出有因了。</h3></br><h3>白起在临渭区的印记,除了地名以外,还留存在了人们的日常口语中。渭南人有句歇后语,叫“石灰窑撇一砖——白气冲天”之说。“白气”在渭南话中,有“莽撞、残忍、不知轻重”的意思。据说,它的来历也和战将白起有关。</h3></br><h3>白起从秦昭王十三年开始带兵,先后攻占了楚、韩、赵、魏等诸侯国近百座城池,因战功蒙恩被封武安君。秦昭王四十七年(前260年),秦赵两国战于长平(今山西高平)。白起把40余万赵军包围在长平一带,历时46天,赵军断粮断援,被迫投降。白起俘获的45万赵国降卒,除遣返其中年龄较小的240人外,其余全部被下令活埋。这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也是规模空前的一次屠杀。</h3></br><h3>降卒勿杀,兵家所戒。长平之战秦军虽大获全胜,却也付出了10多万秦军的惨痛代价。白起返回秦国后,关中父老对白起杀人如麻极为不满,从此把做事过分、残酷无情之徒称为“白起”,逐渐讹传演变成今日的“白气”。</h3></br><h3><b>图片来自网络</b></h3></br><h3><strong>作者照片</strong></h3></br> <h3><strong>作者简介</strong></h3></br><h3><strong>王安宁,网名乡野村夫。共和国同龄人,老三届初中生,青春被军营染绿,一生在乡镇工作,爱好旅游唱歌,亦喜读书写作。在中省市报刊发表作品300余万字,多次在中省市征文中获奖,作品被十多种国家级图书收录。著有散文杂文集《蝉儿声声》、《梦里故乡》,乡土文学《临渭地名故事》、《渭北民俗》和《话说寇准》。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渭南市政协特聘文史研究员、渭南日报签约作家。<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渭水之光》签约作家<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h3></br><strong></strong> <strong>告作者书</strong><br></br><strong>      由于编辑时间有限,无法保证逐字句推敲审核,为提高文稿质量,建议所有来稿请自行核对,对文中文字、标点符号严格把关,减少失误,如编发后发现错误,会在文后留言更正,同时,来稿尽量附作者简介和照片,方便对作者宣传推广。</strong><strong>       谢谢合作!</strong><strong>渭水之光  <br></br></strong><strong>文学交流的平台   文友聚会的乐园</strong><strong><strong>投稿邮箱:524522468@qq.com</strong></strong><strong>美文不断  精彩常现   </strong><strong>喜欢就关注我</strong><strong>读者赞赏作为稿酬</strong><br></br><strong>其中三成留作平台维护费用,七成发给原创作者!</strong><strong></strong><strong>赞赏稿费在文章刊发后次月上旬发放,未到账请添加主编微信领取</strong> 《渭水之光》文学平台关于更名每周《擂台赛》为《荣誉金榜》的通知广大文学爱好者朋友:自《渭水之光》文学平台每周《擂台赛》开设以来,截止2025年5月26日,已评选并发放奖励343期,得到了众多文友的支持与关注。因平台运营需要,现将《擂台赛》更名为《荣誉金榜》,取消奖励资金,详细评选规则作如下调整:一、最佳文稿金榜。每周一篇。评选由平台在一周发文中推荐产生。二、人气金榜。每周一篇。根据后台数据统计在一周发文中产生,阅读量不少于200人,且最高。三、最佳评论金榜。每周一位留言作者。根据平台已发文章的考核周期内读者留言内容,要求有新意、有内涵,独到,值得欣赏品读。四、留言金榜。每周一篇。根据平台数据统计,考核周期内发文后留言不少于30条,且最高。五、点赞金榜。每周一篇。根据平台数据统计,考核周期内文章阅读点赞不少于30次,且最高。六、转发金榜。每周一篇。根据平台数据统计,考核周期内文章转发不少于20条,且最高。七、在看金榜。每周一篇。根据平台数据统计,考核周期内点亮文章后在看不少于50次,且最高。调整后的一周平台所有发文,经编辑统计后,符合条件的文章及作者,以荣誉金榜的方式公开展示,不再发给现金奖励。本办法解释权归平台。2025年5月27日<br></br>名誉顾问:祁吉寿 主编:康国光   首席评论员:宗公平  祝红利 <h3><strong>欢迎关注我们</strong></h3></br><h3><strong>有您参与更精彩 </strong></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MPUgLMjlnYK4-nGihxBC1w"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