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见闻

澎澎

<p class="ql-block">从海拔1910米的天山天池下来,我们下一目的地便是平均海拔约34米的吐鲁番(吐鲁番艾丁湖海拔-154米,为中国陆地最低处)。从凉爽的天池一下子来到“中国热极”,反差巨大,这就是新疆气候的“魔幻”,随时要有“冰火两重天”的准备。</p> <p class="ql-block">说起吐鲁番,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这里盛产葡萄。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和悠久的种植历史,使其成为享誉中外的葡萄之乡。</p><p class="ql-block">果然,傍晚时分车停吐鲁番市高昌路,下车第一眼看见的就是一座葡萄庄园。</p> <p class="ql-block">葡萄庄园旁就是“高昌三千年宴会厅”,我们晚餐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对面是一幅反映高昌古国民俗生活的浮雕墙,不妨称之为高昌的“清明上河图”吧。</p> <p class="ql-block">高昌三千年宴会厅是集景观、文化、美食、歌舞表演于一体的综合场所,我最感兴趣的是里面有大面积的葡萄园景观。</p> <p class="ql-block">成片的葡萄藤架如绿色穹顶连绵铺展,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翠叶,在翡翠色的果串上洒落碎金般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饱满的果粒密集排列,碧绿璀璨,宛若藤架下垂挂的珠宝。</p> <p class="ql-block">游客穿行其间,仿佛置身于天然画廊,快门声与欢笑声在藤架间缓缓流淌。</p> <p class="ql-block">甚至在葡萄架下开设民族服饰售卖点,配上“想你的风还是吹到了吐鲁番”暖心话语,吸引游客体验民族风情。这“赚钱的情商”,实在是高!</p> <p class="ql-block">“高昌三千年”是吐鲁番市高昌区一处以西域文化和民俗表演为特色的豪华宴会场所,外观富丽堂皇。</p> <p class="ql-block">该宴会厅以高昌故城(西域丝路重镇)为历史背景,融合唐代玄奘西行途经高昌的典故‌,通过建筑装饰、表演和餐饮展现木卡姆、麦西来普等维吾尔族传统艺术‌,<span style="font-size:18px;">复现了这一文化传统。</span></p> <p class="ql-block">门厅的大型装饰壁画,展现了古丝绸之路的繁华景象。 ‌</p> <p class="ql-block">内部装潢极尽奢华,被誉为吐鲁番的“文旅地标‌”。</p> <p class="ql-block">走进宴会厅,很惊讶地发现,欢迎我们来新疆的标语“追”到吐鲁番来了,屏幕上赫然打印着“欢迎小胡粉丝畅游大美新疆15日游的贵宾们”。新疆朋友的豪爽与好客,实在令人“受宠若惊”。</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二楼用餐,特别安排有民俗歌舞表演,游客亦可参与,互动性较强。</p> <p class="ql-block">一楼大厅正在举行婚宴,让我们领略了浓郁维族风情的婚礼习俗。</p> <p class="ql-block">来到吐鲁番,第二个必去的景点便是著名的“火洲”——火焰山。吐鲁番火焰山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以其极端高温、独特红色砂岩地貌和《西游记》文化背景而闻名遐迩。</p> <p class="ql-block">火焰山位于吐鲁番市高昌区312国道,横亘在无垠的戈壁与绿洲之间,呈东西走向,全长约100千米,最宽处达10千米。<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座山并非真的喷吐火焰,但其名却恰如其分地描绘了它那如火如荼、烈焰升腾的壮观景象。</span></p> <p class="ql-block">提及火焰山,就会想到《西游记》中那段脍炙人口的故事。相传,唐僧师徒四人西行取经,途经火焰山,被熊熊烈火阻挡去路,无法前行。孙悟空三借芭蕉扇,历经千辛万苦,终于熄灭山火,助师父顺利通过火焰山,继续取经西行。</p> <p class="ql-block">传奇的故事不仅丰富了火焰山的文化内涵,也让这座充满神秘色彩的山脉更加引人入胜。</p> <p class="ql-block">走进景区,第一眼见到的就是孙悟空扛着芭蕉扇眺望火焰山的雕塑,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接着参观的是西游文化长廊和高昌历史名人厅。</p> <p class="ql-block">西游文化长廊棚顶模仿天空设计,别具一格。两侧墙面上展出了24幅西游记故事的浮雕,<span style="font-size:18px;">生动地展示了吐鲁番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地理文化。</span></p> <p class="ql-block">而高昌历史名人厅则是对那些为高昌历史做出过贡献的14位人物雕塑的致敬,包括高昌国国王麴伯雅、<span style="font-size:18px;">玄奘、</span>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等。</p> <p class="ql-block">唐代高僧玄奘完成西行取经壮举,曾得高昌国末代王麴文泰以最高礼节接待,并与之结为兄弟。这一行为促成了《大唐西域记》的诞生,为佛教文化传播留下了珍贵史料。</p> <p class="ql-block">火焰山属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夏季极端高温达47.8℃,地表温度峰值89℃,年降水量仅16毫米,被称为“中国热极”与“干极”。</p> <p class="ql-block">这里,<span style="font-size:18px;">山峦起伏,层层叠叠,红色的岩石在阳光下闪耀着耀眼的光芒,宛如一片片燃烧的火焰。</span></p> <p class="ql-block">山间沟壑纵横,形态各异,有的如刀削斧劈,陡峭险峻;有的则平缓开阔,宛如天然的红色地毯铺展在大地上。</p> <p class="ql-block">这里,也是《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西行取经途径的传奇之地,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更为火焰山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漫步其间,您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领略到地质地貌的奇妙变化;也可以聆听古老传说的回响,感受文化的深厚底蕴;更可以在炎炎烈日下,体验那份独特的炙热与激情。</p> <p class="ql-block">如今,在火焰山景区内,还保留着许多与《西游记》相关的文化遗迹和雕塑。</p> <p class="ql-block">有唐僧师徒四人群雕,铁扇公主,牛魔王和炼丹炉等。</p> <p class="ql-block">它们静静地诉说着那段古老的传奇,让每一位到访的游客都能感受到那份跨越千年的文化魅力。</p> <p class="ql-block">如果说火焰山的红色砂岩是大自然赋予的奇迹,那么景区内宛如“金箍棒”的立体造型温度计则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这座高达12米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金箍棒”温度计,不仅创意十足,更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认证为世界之最</span>。</p><p class="ql-block">我们到的早,且是阴天,故温度计上显示的是35℃,这可是“极其友好”的温度哟!</p> <p class="ql-block">这根温度计不仅能测量摄氏100度以内的地表温度和空气温度,其四周墙上的浮雕还生动描绘了孙悟空蹬翻炼丹炉火形成火焰山的故事,为游客带来了一场视觉与文化的盛宴。</p> <p class="ql-block">吐鲁番不仅是“中国热极”,也是著名的瓜果之乡,有一句民间谚语说的好:“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顶呱呱”。水果的生长离不开丰富的水源和光照,吐鲁番的光照很强,但是吐鲁番极端干旱,水从哪里来的呢???</p> <p class="ql-block">带着这个疑问,王导带着我们一起来到交河驿·坎儿井景区,看看八百里火焰山之下,都暗藏着哪些奥秘?</p> <p class="ql-block">交河驿·坎儿井是位于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的一个融合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的景区,以展示古代丝绸之路驿站文化和古代吐鲁番人民的创造性发明——坎儿井。 ‌‌</p> <p class="ql-block">交河驿是大唐时期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设有驿馆议事厅、烽燧、马帮、葡萄长廊等,还原了大唐丝绸之路驿站场景。</p> <p class="ql-block">驿站承担使团接待、文书传递及商旅服务功能。通过长安城、京兆驿、凉州驿、玉门关、交河驿这五部分的场景再现,还原了丝路驿站的昔日辉煌。</p> <p class="ql-block">顺着通道,我们依次走过“京兆驿”、玉门关等建筑物,了解古代历史文化,感受古丝绸之路上的繁荣和沧桑变化。</p> <p class="ql-block">穿过一段葡萄长廊,即可来到“海丽丽·喀孜”坎儿井,也称克其克坎儿井(小坎儿井的意思),<span style="font-size:18px;">距今已有585年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坎儿井是“井穴”的意思,早在《史记》中便有记载,是一种利用地下暗渠引水的古老灌溉系统,被誉为“地下长城”。坎儿井,这一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地下水利工程,与长城、大运河齐名,被誉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p> <p class="ql-block">新疆有1784条坎儿井,总长5272千米,相当于黄河的长度,现有1540条还依然可用,坎儿井开凿技艺被列入了国家非遗名录。其中,在吐鲁番地区有1237条坎儿井,不久前更入选了2024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中国候选工程名单。</p> <p class="ql-block">据记载,吐鲁番的坎儿井发展与林则徐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p><p class="ql-block">清朝两广总督林则徐被道光帝以莫须有罪名革职并发往西北边陲“效力赎罪”,1845年林则徐赴南疆勘地形,在《乙已日记》中详细记录了吐鲁番的坎儿井(当时称“卡井”),惊叹其“引水横流”的巧妙设计,于是主持改进了“卡井”的传统设计,带着当地农民积极按照改良的方法挖渠修井。经过他的推动和带领,更多的吐鲁番荒漠变成了沃土,当地人也将坎儿井亲切地称为“林公井”。</p> <p class="ql-block">吐鲁番坎儿井于2024年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当地博物馆仍保留林则徐的记载,其“不畏艰苦、造福后代”们精神与坎儿井匠人的坚守一脉相承。</p> <p class="ql-block">吐鲁番坎儿井是重要的灌溉工程遗产。由竖井、暗渠、出水口、明渠和蓄水池(涝坝)等部分组成,它巧妙地利用地形坡度,不耗费任何动力和资源,将天山雪水引流灌溉农田。</p> <p class="ql-block">坎儿井的深度一般几十米到过百米不等,我们参观的克其克坎儿井是吐鲁番最深的坎儿井,<span style="font-size:18px;">也是最受欢迎的坎儿井景区。</span></p> <p class="ql-block">乘坐电梯下到60米的地下,顿时暑气全消,体感温度骤降20℃,堪称“天然空调房”。</p> <p class="ql-block">王导详细讲述了坎儿井的原理结构、分布情况、灌溉功能、文化内涵及演变历史,让我们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竖井有通风、采光、确定暗渠的走向等作用,为坎儿井匠和维修人员上下暗渠提供升降通道,暗渠则是将地下含水层的浅层水引出地面的主要工程。</p> <p class="ql-block">景区里开辟出一条参观通道,在真实的坎儿井里模拟了这些场景,让人印象深刻。</p> <p class="ql-block">最震撼的是那些正在修筑坎儿井的雕塑,真的是太不容易了!因为高度有限,所以只能半蹲;照明系统也不发达,只有煤油灯或者草料灯,在微弱的灯光下用最简陋的工具(锹、镐、篓等)修建了被称为中国“地下运河”的伟大工程。</p> <p class="ql-block">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遥远的神秘西域,吐鲁番人民用双手和智慧,延续了生命的传承,更为人类留下了一个伟大的奇迹。</p><p class="ql-block">如果有幸来一次新疆,那么吐鲁番一定值得您细细品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