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号:86872163</p><p class="ql-block">图 / 文:王天鹏</p><p class="ql-block">音 乐:网 络</p><p class="ql-block"> 2025年仲春,我们来到贵阳的黔灵山公园。</p><p class="ql-block"> “山是一公园,公园在山中”,说的就是黔灵山公园。</p><p class="ql-block"> 黔灵山公园位于贵州省的贵阳市,以山林幽密、湖水清澈而闻名,集山、水、林、泉、动物、文化于一体。登上黔灵山,可以将贵阳城内的景色尽收眼底。</p><p class="ql-block"> 黔灵山公园建于1957年,距贵阳市中心1.5千米,面积426万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黔灵山公园是集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和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黔灵山有"黔南第一山"之称。</p><p class="ql-block"> 公园内有弘福寺、黔灵湖、麒麟洞、人民英雄纪念碑、七星潭等旅游景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弘福寺</p><p class="ql-block"> 弘福寺为全国重点开放寺庙之一。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由赤松和尚创建。“弘福”二字乃“弘佛大愿,救人求世,福我众生,善始善终”之意。 沿九曲径,经二十四拐,可抵达弘福寺。弘福寺主要建筑有法化塔、九龙壁、大山门、钟鼓楼、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玉佛殿、藏经楼、说法堂、客堂、双桂楼及方丈苑;有碑廊、素香斋、五观堂和五百罗汉堂等大小建筑72座。寺后象王岭望城台上,建有“瞰筑亭”(1986年春刘海粟大师亲书)。</p> <p class="ql-block"> 2、猕猴园</p><p class="ql-block"> 猕猴园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1991年,公园在该景区建成城市公园野生猕猴观赏园。公园在此进行野生猕猴散养的科研,经过十余载的努力,猕猴从当初的20余只发展到五大群,300余只。到2010年,这一数量增加到了500只以上。</p> <p class="ql-block"> 3、麒麟洞</p><p class="ql-block"> 麒麟洞原名唐山洞,因洞内有钟乳石,酷似麒麟,故又称麒麟洞。洞穴宽敞,可容百人。洞口石壁,藤葛缭绕,有似织帘,阶前有两棵桂花树,小院精雅,幽静有趣。</p><p class="ql-block"> 1941年5月至1942年10月和1949年2月至8月,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曾先后被蒋介石关押于此。1985年这里设立了张、杨二将军文物陈列室。</p><p class="ql-block"> 1997年4月,麒麟洞被列为贵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p> <p class="ql-block"> 4、七星潭</p><p class="ql-block"> 一进公园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七星潭中的天枢潭。</p><p class="ql-block"> 在麒麟洞的东侧,有建于清代以前的檀泉,在井前面有一个水池,边上有泉水流向水池,七星潭则源于檀泉,泉水从麒麟洞流出一路去往公园的正大门,在途中形成七个水潭,水潭名取自于北斗七星,依次为:摇光潭、开阳潭、玉衡潭、天权潭、天玑潭、天璇潭、天枢潭。曾有诗赞:“那是檀山幽涧水,和烟和月到前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5、黔灵湖</p><p class="ql-block"> 黔灵湖于1954年拦大罗溪水筑坝而成,湖面积28万平方米。 黔灵湖畔还可游览“解放贵州革命烈士纪念碑”以及明代就被列入贵阳八景之一的“圣泉流云”。</p><p class="ql-block"> 黔灵湖,湖水清澈见底,湖面如镜,与周围的青山相映,倒影婆娑。</p> <p class="ql-block"> 6、革命烈士纪念碑</p><p class="ql-block"> “解放贵州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黔灵湖畔,群山环抱,松柏环绕,庄严肃穆。碑上书写着“解放贵州革命先烈永垂不朽”12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标志着贵州及全国人民对解放贵州而英勇献身的烈士们的崇高敬意!</p><p class="ql-block"> “纪念碑”,始建于1954年秋,历时两年,于1956年建成,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7、九曲径</p><p class="ql-block"> 九曲径是黔灵山公园大门通往弘福寺的主要山道,因山势陡峭、路径曲折而得名“九曲径”。</p><p class="ql-block"> 山道依悬崖峭壁而建,全长383级石阶,经过九道“之”字形拐弯方能到达山顶的弘福寺。</p><p class="ql-block"> 九曲径是清代赤松和尚于1672年开发修建。</p><p class="ql-block"> 九曲径沿途融合自然与人文景观:</p><p class="ql-block"> 摩崖石刻:如清代黄宗源题写的“第一山”、赵德昌(或幕僚孙竹雅代笔)的草书“虎”字石刻,以及“黔灵胜景”等题刻。</p><p class="ql-block"> 自然奇观:古佛洞、吹螺壁、洗钵池、翠竹龙潭等。</p><p class="ql-block"> 九曲径不仅是登山路径,更是集历史、宗教、自然于一体的综合性景观,展现了贵阳独特的山地文化与生态魅力。</p> <p class="ql-block"> 8、所获荣誉</p><p class="ql-block"> 1998年,黔灵山公园入选为中国名园。 </p><p class="ql-block"> 2001年1月1日,黔灵山公园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p><p class="ql-block"> 2009年,黔灵山公园被国家林业局、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授予"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