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季的林莺们

Jining Han

<p class="ql-block">不知不觉2025年的春天来了又走了,令人叹息时间如白驹过隙,眼看秋季很快就要到来了。</p><p class="ql-block">对于观鸟爱好者,春天是特别令人期盼的季节。 大批的候鸟在这个季节从南方飞向北方。</p><p class="ql-block">从4月中旬开始,每天就早早起床到树林里寻找过路的候鸟。 </p> <p class="ql-block">除了水里的,陆地上打前阵的总是戴菊(kinglets)。美洲大陆有两种戴菊. </p> <p class="ql-block">红冠戴菊(Ruby-crowned Kinglet)</p> <p class="ql-block">金冠戴菊(Golden-crowned Kinglet)</p> <p class="ql-block">跟在戴菊后面的,是庞大的北美林莺(new world warblers)家族。林莺是雀形目的一科,由生活于新大陆的小型鸣禽构成,又称为新大陆林莺。它们与旧大陆林莺和澳洲莺并没有直接的亲缘关系。</p> <p class="ql-block">我们州记载过37种林莺。它们的共性是小巧精致,春季繁殖期羽毛色彩艳丽、啼声悦耳,故有歌莺之名。</p> <p class="ql-block">黄喉林莺(Yellow-throated Warbler)。它们的名字来自从前颈到前胸的鲜黄色羽毛。</p> <p class="ql-block">棕榈林莺(Palm Warbler)的羽毛色彩不算艳丽,很接近麻雀的棕色。 很多林莺的名字是基于它们身上的羽毛特点而来,但棕榈林莺则是因为最早人们在加勒比海沿岸的棕榈树发现它们。</p> <p class="ql-block">北美黄林莺(Yellow Warbler). </p> <p class="ql-block">北森林莺(北森莺,Northern Parula). “Parula”这个名字最初是因为北莺被错误地归类到山雀科(Parus),该科包括山雀和山雀。虽然现在它被归类为山雀科(Parulidae),但这个名字仍然沿用至今。不仅名字是个乌龙,这个字的英文发音在美国人中也不统一。 有些人将重音放在词首第一个音节,有些人放在第二个,还有些人干脆不认识😛</p> <p class="ql-block">黑喉林莺(Black-throated Green Warbler)。 不知什么原因,今年它们成了稀罕鸟了。往年它们不仅时间呆得久,数量也大多了。</p> <p class="ql-block">蓝翅林莺(Blue-winged Warbler). 这是我比较喜欢的林莺之一,也许是因为其特殊的“睫毛”,亦或许是因为它们的数量比较少。</p> <p class="ql-block">黑枕威林莺(Hooded Warbler). 它们的数量也不是很大,主要生长在东南美地区。 春季迁移也主要沿着东海岸,因此美国西部基本上看不到黑枕林莺。 </p> <p class="ql-block">食虫林莺(蚯蚓林莺,Worm-eating Warbler). 所有的林莺都喜欢抓虫吃,不同的是有些喜欢吃小虫子(蚜虫、蜘蛛、蠓子),有些喜欢大点的虫子(蚂蚱、蟋蟀、毛毛虫)。 食虫林莺这个名字是来源于19世纪时人们将毛毛虫和蚯蚓混为一谈,看见他们特喜欢毛毛虫就以此行为给其一个土土的名字。 </p> <p class="ql-block">黄腹地莺(肯德基林莺,Kentucky Warbler)。中文名显然是因为它们的腹部为黄色而且喜欢在地上寻找食物。 但是我发现它们大多数时间歇息在树的高处。 英文名字则是来自肯德基地名,因为著名自然学家亚历山大.威尔逊于1811年在肯德基第一次见到这种鸟类。 </p> <p class="ql-block">蓝林莺(Cerulean Warbler), 以其大部分羽毛呈蓝色而著名。 它们喜欢在茂密的大树上寻找食物和做窝,因此随着大树的砍伐数量急剧减少,接近濒临灭绝地步。</p> <p class="ql-block">草原绿林莺(Prairie Warbler). 这个名字的来由是因为19世纪亚历山大.威尔逊在美国肯德基一个人们称之为草原的地方第一次看见,而事实上那里并不是草原。后来人们发现这些鸟儿并不光顾草原,而是对丛林更感兴趣。</p> <p class="ql-block">橙顶灶莺(Ovenbird). 这个英文名是因其圆顶状的地面巢穴而来,这些巢穴形似老式烤箱或蜂巢。雌性烤炉鸟通常在地面上的一个小凹陷处筑巢,并用树叶、草和树枝制成的圆顶状盖子盖住巢穴,盖子侧面有一个入口。这种独特的巢穴结构正是这种鸟的俗名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蓝翅黄林莺(Prothonotary Warbler). 英文名是因天主教会官员(即书记官)所穿的亮黄色长袍而得名。这些官员曾是教皇的顾问,以其独特的黄色服装而闻名。这种鸟鲜艳的黄色羽毛会让人们想起这些长袍,因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黑白林莺(Black-and-white Warbler). </p> <p class="ql-block">灰冠虫森莺(田纳西林莺,Tennessee Warbler)不知道中文为啥叫灰冠虫林莺。至于英文名,那是因为亚历山大威尔逊于1811年第一次在田纳西州采集到样本,从此便称之为田纳西林莺。 </p> <p class="ql-block">纹胸林莺(玉兰林莺,Magnolia Warbler). 19世纪亚历山大第一次在一棵玉兰树上收集到该鸟的标本。 其实这些鸟并不喜欢玉兰树,但当人们意识到鼻祖认知中的错误时,已经习惯了这个名字,于是一直沿用至今。 </p> <p class="ql-block">黄喉虫森莺(纳什维尔林莺、Nashville Warbler)。英文命名照例又是按照亚历山大首次记录的地点而来。 </p> <p class="ql-block">黄眉灶莺(黃眉水鶇,Northern Waterthrush). 我不理解为什么简体中文名把它称为灶莺. 繁体的黄眉水鶇倒是与英文名更为接近。 顾名思义,它们喜欢在水洼处觅食歇息。 春季雨多,树林里一些低洼的地方积水时间较长,蜘蛛毛毛虫也多,是寻找黄眉水鶇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栗颊林莺(开普梅林莺,Cape May Warbler)。 英文里的Cape May 是指新泽西的一个小镇,亚历山大威尔逊在那里第一次获得该鸟的标本。 </p> <p class="ql-block">栗胁林莺(Chestnut-sided Warbler). </p> <p class="ql-block">金翅虫林莺(Golden-winged Warbler)数量呈现下降趋势,可能与栖息地丧失和与近缘物种蓝翅林莺的竞争及杂交有关,因此在观鸟人当中属于罕见鸟。</p> <p class="ql-block">橙尾鸲莺(American Redstart). 今天我们不是很明白为啥是这个名字。 早年,start 在英文里作名词时有尾巴的意思,而尾巴的橘黄色在树叶里略显红色。</p> <p class="ql-block">加拿大林莺(Canada Warbler) 名字的由来是因为法国鸟类学家Brisson 于18世纪在加拿大首次发现。加拿大林莺胸挂一大串黑项链,因为数量不多,是观鸟爱好者的宠爱之一。</p> <p class="ql-block">白颊林莺(Blackpoll Warbler). 英文名字直译叫“黑顶林莺”,因为雄性的白颊林莺的头顶羽毛是黑色的。</p> <p class="ql-block">橙胸林莺(布拉克本的林莺,Blackburnian Warbler)。 安娜布拉克本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博物家,因此全世界很多人将鸟标本送给她研究和收藏。 她是第一个收集到这种尚不知名十分艳丽的林莺标本,于是干脆就以自己的名字命名。 </p> <p class="ql-block">栗胸林莺(Bay-breasted Warbler). </p> <p class="ql-block">黄喉地莺(普通黄喉林莺,Common Yellowthroat). 黄喉林莺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为其鲜黄的喉咙和前胸,而“普通”则是因为这是遍布最广的林莺之一。它们除了夏威夷外,在美国的每个州和加拿大各省都有出现过。 </p> <p class="ql-block">黄腰林莺(Yellow-dumped Warbler)是来得最早、走得最晚、数量最多的林莺了。 </p> <p class="ql-block">与各种离种林莺同时迁移的还有一些赤橙红绿的漂亮鸟儿。</p> <p class="ql-block">猩红丽唐纳雀(Scarlet Tanager). </p> <p class="ql-block">靛蓝彩鹀(Indigo Bunting)</p> <p class="ql-block">白眼莺雀(White-eyed Vireo)</p> <p class="ql-block">蓝头莺雀(Blue-headed Vireo)</p> <p class="ql-block">橙腹拟鹂(Baltimore Oriole)</p> <p class="ql-block">灰蓝蚋莺(Blue-grey Gnatcatcher)</p> <p class="ql-block">棕林鸫(Wood Thrush)</p> <p class="ql-block">斑翅蓝彩鹀(Blue Grosbeak),雄性的与雄性靛蓝彩鹀非常相似。 <span style="font-size:18px;">斑翅蓝彩鹀个头要大一些,鸟嘴更为粗壮。 另外截然不同的它们的叫声。 斑翅蓝彩鹀的叫声平淡无奇,而靛蓝彩鹀的叫声高昂悠扬,非常悦耳。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导致野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急剧下降,另外</span>每次大迁移季节都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没有拍到一些大家都喜爱的林莺,因此每个季节除了兴奋也有遗憾,一旦季节过了,便会有一种巨大的落差感。 然而几个月后的秋季迁移的却给观鸟人新的期盼。</p><p class="ql-block">谢谢观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