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意悠未尽 忽觉秋已来

罗 欣

<p class="ql-block">  今日(8月7日,星期四)立秋。立秋日对农民朋友显得尤为重要,有农谚说:“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p> <p class="ql-block">  节气由来</p><p class="ql-block">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亦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故有“落叶知秋”的成语。从字形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p><p class="ql-block"> 立秋,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p> <p class="ql-block">  立秋三候</p><p class="ql-block"> 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p> 立秋寓意: 秋季的开始。 <p class="ql-block">  立秋习俗</p><p class="ql-block"> 立秋作为重要节气,承载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这一传统可追溯至周代“迎秋”仪式,天子率群臣西郊祭祀少嗥与蓐收神灵,汉唐延续此礼并融入射猎献庙等活动。宋代民间兴起戴楸叶、食赤豆等习俗,清代则有“悬秤称人”之俗,通过体重变化检验夏季身体状况。</p> <p class="ql-block">  现代传承的立秋习俗中,“贴秋膘”最为流行。因夏季炎热导致体重下降,立秋后便以炖肉、烤肉等荤食补充营养,形成“以肉贴膘”的饮食传统。</p> <p class="ql-block">  山区特有的“晒秋”景观,利用屋顶窗台晾晒作物,展现农耕智慧。而“秋忙会”作为秋收前的贸易盛会,设有农具、粮食、牲口等交易区域,兼具生产物资交流与文化娱乐功能。</p> <p class="ql-block">  这些习俗既包含对自然时序的感知,如悬秤称重、尝新祭祖;也体现着农耕文明的生活智慧,从晒秋的空间利用到秋忙会的物资筹备,共同构成了立秋时节独特的文化图景,寄托着人们对丰收的期盼与对健康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  秋季养生</p><p class="ql-block"> 秋季养生,关键在于顺应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的变化,以“收养”为原则,调和身心。</p> <p class="ql-block">  1.精神调养:收敛神气,心态平和。 </p><p class="ql-block"> 夏季阳气旺盛,立秋之后,阳气逐渐内敛,阴气开始滋生。此时,在精神调养上,应注意远离悲伤忧愁等不良情绪的困扰,努力做到平心静气、保持心情舒畅。同时,要注重收敛神气,使精神内守,避免情绪大起大落,以适应秋季容平之气。</p> <p class="ql-block">  2.运动保健:适度舒缓,固护阴气。</p><p class="ql-block"> 秋季运动应遵循“收养”的原则,核心在于保养体内的阴气。因此,运动强度不宜过大,以免因出汗过多而耗损阳气,导致体内阴阳失衡。建议选择散步、太极拳等平缓轻松的运动项目,通过适度锻炼,增强体质,同时又不扰动内伏的阳气。</p> <p class="ql-block">  3.起居调摄:早睡早起,顺应时宜。</p><p class="ql-block"> 立秋后,起居应调整为“早睡早起”。早睡以顺应阳气的收敛,早起则有助于肺气的舒展。尤其早起,现代研究表明有助于减少血栓形成,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益。若存在早睡困难的情况,可尝试在睡前饮用莲子汤、龙眼肉汤等帮助入眠,或坚持晚上用热水泡脚,也能起到较好的助眠效果。</p> <p class="ql-block">  4.艾灸养生:平稳收养,温和调理。</p><p class="ql-block"> 立秋是由热转凉的重要节气,此时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既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阴阳代谢由阳盛逐渐向阴盛过渡的时期。因此,立秋时节的艾灸养生,应以平稳收养为原则,艾灸的方法和强度不宜过分宣散,以免耗伤正气,应注重温和调理,以助阳气内敛。</p> <p class="ql-block">  5.饮食调理:滋阴润燥,顾护脾胃。</p><p class="ql-block"> 秋季气候干燥,易伤津液,饮食上应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重点在于润燥、养阴、润肺。可适当多食用莲藕、百合、银耳等食物,它们具有养阴润燥、润肺止咳的功效。同时,要注意少吃西瓜、香瓜、菜瓜等性质寒凉的瓜果,切勿贪食过多,以免损伤脾胃阳气。此外,秋季可多饮用由绿豆、红豆、黑豆组成的“三豆汤”,能起到清热解毒、健脾利湿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总之,秋季养生需综合调理,从精神、运动、起居、艾灸、饮食等多方面入手,顺应时节变化,才能达到强身健体、安然度秋的目的。</p><p class="ql-block"> 2025-08-0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