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中央武装力量博物馆

明华书香

<p class="ql-block">  俄罗斯中央武装力量博物馆成立于1919年,是一战以来苏联武装力量发展历史与军事文化的国防教育基地。</p><p class="ql-block"> 展馆藏有80多万件文物,包括武器、军旗、奖牌、勋章、战利品等等。</p><p class="ql-block"> 展馆分室内、室外两个部分。室内有20多个展厅,分别介绍不同历史时期的武器、装备、历史资料等等。室外则是大型武器陈列展,从火炮、坦克、飞机到导弹,是军迷们的所好。</p><p class="ql-block"> 目前展览馆只接待团队参观(大部分是中国旅游团队)。每个团队有一名馆内导游带领游览。</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6月27日下午,我们走过红场后,来到俄罗斯中央武装力量博物馆参观。</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左前方苏联士兵像。看背景是一个水兵。</p> <p class="ql-block">大门左边的二战时期榴弹炮。</p> <p class="ql-block">大门右边的T—34坦克。</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博物馆左边进去,先参观室外展区。</p> <p class="ql-block">这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功勋火箭炮—喀秋莎。</p> <p class="ql-block">1941年投入苏联卫国战争。主要起压制敌方火力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另一类型的火箭炮。</p> <p class="ql-block">高射炮。</p> <p class="ql-block">履带式重型加农炮。</p> <p class="ql-block">苏制坦克。</p> <p class="ql-block">卫国战争功勋坦克:T—34。</p><p class="ql-block">特点:小巧玲珑,机动性好。作战时常用峰群战术,取得战场上数量及局部火力的优势。</p> <p class="ql-block">苏制重型坦克。投入战斗后没有T—34坦克效果好(太笨重,机动性差)。</p> <p class="ql-block">尤其是这一辆重型坦克,还没有投入实战,就被淘汰了。</p> <p class="ql-block">装甲车。</p> <p class="ql-block">早期的米格飞机。</p><p class="ql-block">我们边参观时边讲,要是上述武器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苏联能够多援助志愿军一些这样的武器,能够减少多么大的伤亡啊?</p> <p class="ql-block">  冷战时期,美苏两个大国都在搞军备竞赛。苏联武器装备有了长足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图为后期的米格飞机。</p> <p class="ql-block">地对空火箭。</p> <p class="ql-block">地面防空导弹系统。</p> <p class="ql-block">中程导弹。</p> <p class="ql-block">苏27飞机。</p> <p class="ql-block">武装直升机。</p> <p class="ql-block">远程导弹。</p> <p class="ql-block">洲际导弹。</p> <p class="ql-block">  进入室内参观。走廊两边挂着苏联卫国战争著名的十大元帅照片。</p><p class="ql-block"> 这是朱可夫元帅。</p> <p class="ql-block">  其余的元帅对不上号。</p><p class="ql-block"> 在苏联存续期间共授予117位元帅。其中包括一位大元帅(斯大林),40位苏联元帅,3位海军元帅,13位兵种元帅, 60位军兵种元帅。</p><p class="ql-block"> 40位苏联元帅大都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前授予。其余元帅大都在其后授予。</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组反映一战时期军人和武器面貌的展品。</p> <p class="ql-block">那时武器装备简陋。陆军以骑兵为精锐。</p> <p class="ql-block">列宁在1918。</p> <p class="ql-block">十月革命时期苏联红军与武器装备。</p> <p class="ql-block">海军着装。</p> <p class="ql-block">马拉火炮。</p> <p class="ql-block">坦克就像装甲车。</p> <p class="ql-block">卫国战争时期着装。</p> <p class="ql-block">元帅着装。</p> <p class="ql-block">将官着装。</p> <p class="ql-block">士官着装。</p> <p class="ql-block">功勋救生犬。</p> <p class="ql-block">1941年11月7日苏联红场阅兵。参加阅兵的将士从这里直接走上战场。被称为世界上最悲壮的阅兵。</p> <p class="ql-block">红场游行,烧毁德军旗帜。</p> <p class="ql-block">斯大林格勒保卫战。</p> <p class="ql-block">红军作战掩体。</p> <p class="ql-block">烈烈军旗。</p> <p class="ql-block">展馆墙壁上挂满了军旗,</p> <p class="ql-block">  橱窗里展示了一枚苏联最高等级的军功勋章—胜利勋章。</p><p class="ql-block"> 该勋章根据最高苏维埃1943年11月8日命令设立。授予“顺利完成一个或数个方面军战役并使战争全局发生有利于苏联红军的根本改变”的苏联高级将领。</p><p class="ql-block"> 设立后,共发给17任20枚胜利勋章,收回一枚。是世界上获得人数最少的勋章之一。十分珍贵。也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将帅佩戴的军功章。</p> <p class="ql-block">  苏军缴获的德军士兵佩戴的铁十字标志(几万枚)。</p> <p class="ql-block">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在美军密苏根号战列舰上代表天皇签署的投降书原件。</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内还有文艺演出。主要是串联了从1917年到2020年苏联与俄罗斯的歌曲,边唱边舞。由于不许录像,只能拍几张演出照片。</p> <p class="ql-block">演出结束后,演员列队向观众谢幕,并和观众合影。</p> <p class="ql-block">  走出中央武装力量博物馆,我们乘车来到莫斯科二战胜利广场参观。</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片空旷的广场。1945年5月2日,苏联红军在这片广场上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为了纪念这一伟大的时刻,1995年为纪念二战胜利50周年,在原址上修建了二战胜利广场。</p><p class="ql-block"> 每年5月9日,这里都要举行阅兵和纪念活动。</p> <p class="ql-block">二战胜利广场入口。有红军战士塑像和冲锋场面群雕。</p> <p class="ql-block">红军战士塑像。</p> <p class="ql-block">红军战士冲锋雕塑。</p> <p class="ql-block">  广场地坪由2660万块方砖铺成,代表苏联卫国战争中死难的2660万同胞。</p> <p class="ql-block">广场北面有一长排喷泉。</p> <p class="ql-block">  南面是长胜圣格奥尔基大教堂。金色的圆顶,白色的墙面,蓝色的玻璃窗,格外美丽。</p> <p class="ql-block">广场核心景观是胜利纪念碑。高141.8米,象征卫国战争持续了1418天。</p> <p class="ql-block">  纪念碑顶有胜利女神像,可惜没有时间走到跟前去看个清楚。</p><p class="ql-block"> 纪念碑后的一排弧形的白色建筑是卫国战争中央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在胜利广场的东面有一座凯旋门(这是新门)。旧门(原址原门已拆除)是1834年9月建成的,为庆祝1812年抵抗拿破仑侵略的胜利。</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凯旋门为1966年重建。门高28米。基座有6组12根圆柱,每根圆柱用生铁铸造,高12米,重16吨。顶部有六匹背翅马拉凯旋车,车上坐着胜利女神。</p><p class="ql-block"> 这座凯旋门比巴黎凯旋门略小,但也是俄罗斯人民抗法战争胜利的纪念。</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二战胜利广场是俄罗斯战斗民族精神的象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