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姐姐玉莲心理分享(5)

花椒姐姐

<p class="ql-block">花椒姐姐玉莲心理分享(5)</p><p class="ql-block">晨光里的心灵共鸣:一场不期而遇的温暖对话</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心与心的靠近,有时像清晨穿透云层的光——不喧嚣,却在不经意间照亮彼此。当心理学的专业温度遇上日常的细腻瞬间,那些关于成长、觉察与联结的絮语,便成了最动人的注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窗边的主动靠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食堂的早餐时光接近尾声,一位美丽的女生在我身旁同事离开后,端着餐盘轻声走来:“李老师,我挨着你坐,我们聊聊天。”她坦言,是我朋友圈里分享的公司一对一线下心理咨询服务,让她感受到公司的温度,也觉得这项工作意义非凡;同时,她看到我分享的那些参加心理学学习的心得,便想借着这个机会一起聊一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二、关于“心理能量”的共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她打开了话匣子,谈及心理能量对人的重要性:同一件事,有人视若泰山,有人淡然处之,差异源于认知、成长背景、过往经历,以及心理弹性与承受力——“心理建设,太关键了”。</p><p class="ql-block">我回应着这份认同,也细细分享了公司推进心理工作的历程:从最初的背景思路,到领导的高度重视——亲自带队外出调研、深入开展内部访谈,再到按年度系统规划方案;作为这项工作的主要推动者,我始终想把这份暖人心的事做得更专业、更有温度。“能将自己的兴趣爱好、多年积累的专业所学,实实在在应用于本职工作中,既发挥了自身优势,又能为组织带来价值,这实在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话音刚落,我们相视而笑,眉梢眼角都透着兴奋,眼里仿佛有光在闪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三、同频者的双向分享</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原来她也是心理学的同路人:好几年前便主动学习,参加了中国科学院心理咨询师的培训相关学习和考试。她还提到,在学习过程中,结识了很多心理学圈子的朋友,彼此交流探讨,让这份对心理学的热爱有了更温暖的寄托。她坚信,内核稳定、觉察力强的人,能在家庭与团队中更从容地担当角色。我们聊着生活与工作中的亲身体验,那些关于心理韧性的故事,在晨光里慢慢铺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四、对“心灵工程”的共同期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们都感慨,企业的心理关怀是员工的福音——这是人文管理的具象,是对精神需求的回应,更是团队成长的基石。我说起自己从未停歇的学习:不是负担,而是沉浸其中的内驱力,只为给这项“心灵工程”添砖加瓦。</p><p class="ql-block">她眼里闪着光,我便顺势邀约:“以后多关注公司的心理工作,有活动我们一起策划,有需要时请你大力支持。”她会心一笑,点了点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五、分别时的余温与期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突然发现已经8:40了,抬眼才觉食堂里早已空旷,只剩下几个大姐在打扫卫生。恍惚间只觉得时间过得好快,明明我们说了那么多话,却像只是转瞬的功夫。我们端着餐盘起身。她帮我按了下行电梯,自己则走向上楼的那部。道别时,没有刻意的仪式,却像完成了一场心照不宣的约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场相遇,像一粒播在晨光里的种子。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关于心灵的对话在公司里生长——当专业的温度遇见真诚的联结,每个微小的共鸣,都在悄悄编织着更有韧性的团队与生活。而这,正是心理学工作最动人的意义所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花椒姐姐玉莲</p><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6日晚随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