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里计划系统地去一次大湾区,看一看港珠澳大桥,重新审视一下我们的南中国,计划酝酿好即刻联系众信旅行社,请他们安排。一两天的时间,方案成型,由于本人自耳有疾后,再遥远的路程也只能乘火车,跑的慢的不要,不是软卧的不行,费了旅行社小沈和后台的伙伴们不少劲儿,终于买到了最快、最舒服的铺位,也是最贵的,一张票过了千。<div>出门时正值天气预报北京大风过境,早晨出门蓝天白云,一路畅通直达西站,没有看到风之留痕。我们乘坐的列车以及多次列车却因在河北境内受到大风影响晚点,在车站的贵宾室枯坐,延迟三十分钟开车,这趟车人出奇地少,我们这节车厢仅有五六位旅客。<br><div>果然,一路舒坦到了广州。</div></div> 下榻在同裕国际酒店。 不想在广州耗费太多的体力,又想吃点什么,先到了北京路。 如同所有城市一样,广州的步行街叫北京路,号称美食一条街。 小吃很多,但是我们不太识货,也不想在这里大吃。 吃个没有吃过的虾仔捞面,端上来才知虾仔就是虾米皮,这身单力薄虾仔啊!没吃几口,仔仔留着成长吧。<div>美食街价格很美,捞面是一个中盘,小小的碗里能放开4颗鱼蛋,蛋蛋也小小。</div> 广州大佛寺就在北京路步行街旁,是广州闹市里一座“金光闪闪”的千年古刹,2023年12月复建落成,崭新得金光闪闪。 说它是千年古刹, 是因为它始建于五代十国南汉时期(917-971年),原名“新藏寺”。 清康熙二年(1663年)平南王尚可喜仿北京官庙格局重建,并铸三尊大铜佛,遂改名“大佛寺”。大雄宝殿为七开间重檐歇山顶,殿内三尊通高6-10米的贴金铜佛,华南少见。 1839年林则徐在此设“收缴烟土烟枪总局”;1926年周恩来在大殿后廊办过高级政治训练班。 据说每晚18:30-22:00亮灯,金瓦红墙倒映在玻璃幕墙上,很多人把它称作广州版“洪崖洞”。 藏经阁、毗卢殿、观音殿可逐层登高,俯瞰北京路霓虹。 古代与现代紧密相结, 寺边毗连的老旧楼房。 北京路所在的越秀区老城,是广州2200多年来从未偏移的城市中轴线,也是历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层层叠压了十多个朝代的遗址,被誉为“中国第一条千年古道”。 在玻璃步道北端有一块 60 cm×40 cm 的青铜铭牌。 在玻璃步道南端也有一块 60 cm×40 cm 的青铜铭牌。 北段主要展示唐—宋时期的砖砌路面。 中偏南段才出现“表面光滑的黄砂岩石板”,这就是明代铺的路面。 永庆坊据说是“广州最潮的老街”,原名永庆大街,宋代已有人烟,晚清至民国为广州外贸、金融、娱乐中心,商贾云集,浓缩了千年西关风情。 2009 年后因年久失修、空心化严重,成为广州首个历史文化街区“微改造”试点。 为古老的大树砌起几层围阶,既保护了古树,又为行人提供了休憩的座位,很贴心的市政设施。 荔枝湾的游船,白天生意比较清淡。 荔枝湾游船的单程水程约 1.5 公里,正常航速下用时 20–25 分钟,如果买往返票,原线折返,全程约 40 分钟。 永庆坊的骑楼是广州极具岭南特色的建筑形式之一,骑楼的底层部分向街道后退,形成覆盖街道的内部廊道,骑楼下的廊道是居民和商家互动的空间,形成了独特的市井文化。 好精致的艺术气息。 看到了两个盛装的小姐姐,不知她们扮的是哪里人?波斯?阿拉伯?但是都没有遮脸。 接着到沙面走走转转,都说广州沙面是珠江上的“露天欧洲建筑博物馆”,爱逛博物馆的人自然不能落空儿。<br><div>雕塑为happy Hour(快乐时光)</div> 广州沙面是一个椭圆形小岛,历史悠久、充满欧陆风情,面积为0.3平方公里。因曾为租界岛上有150多座欧洲风格建筑,是广州最具异国情调的欧洲建筑群。 沙面区域里到处可见这些雕塑,看看标牌都是广州雕塑院的作品。这一组叫做《乐韵悠悠》,作者郭俊葵。 《卖麦芽糖》 作者黄建勋 137 棵挂牌古树,其中 300 年古樟 2 株,树荫与洋房同框是沙面招牌画面。 《吹螭蚷》 作者俞畅 《童年》,南北儿童弹球的动作一摸一样。 《对焦》 作者许飞鸿 《对焦》 作者许飞鸿 《同行》 作者俞畅 许飞鸿 中国娃娃与匹诺曹 基督教沙面会堂,是一座历史悠久、保存完整的基督教堂,始建于1864至1865年间,是沙面岛上最早建成的建筑之一,最初由英国圣公会设立,专供侨居广州的外籍人士礼拜。1989年收归广东省基督教两会管理,1992年恢复开放,1996年被国务院认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r> 教堂融合了哥特式与岭南建筑元素,鹅黄色的外墙,搭配白色窗框和线条,呈现出一种典雅、柔和的维多利亚风格,造型简洁稳重,具有典型的英国乡村教堂风格。 主堂可容纳约300人,内部有精美的彩绘玻璃窗,阳光照射下色彩斑斓,庄严肃穆。<br> 2018年改造后的副堂可容纳约200人。 到了这里,结束沙面小岛的参观。 对面就是白天鹅宾馆,是我国第一家由中国人自行设计、自行建设、自行管理的大型现代化中外合作五星级酒店。1992年来广州时,站在宾馆前留影的大有人在。 清澈而灵动,波光粼粼的珠江。站在珠江边,想到了什么、奇怪,我第一个想到的是作家陈残云的小说《香飘四季》,这是初中时看过的一部“粤味”十足的充满岭南乡土气息的作品,因为书中语言细腻清新,虽然也是以农业合作化运动为背景,表现解放后珠三角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建设农村的奋斗历程和精神风貌,但是小说没有刻意渲染激烈的阶级斗争,而是通过描绘日常生活和地方风情,展现新时代农村生活的积极变化。直到现在我依然记得书中的人物凤英、何津、火照、阿容、阿娇、黑炭、桂珍,叶浩,火照和阿容的儿子叫虾仔。 而另外一本书就是欧阳山的《三家巷》和《苦斗》,这也是岭南文学的重要代表,还被视为“十七年文学”中最具特色的革命长篇小说之一。<div>书看过后印象更深刻的是对它那狂风暴雨般的批判,1963年作品被扣上“资产阶级人情味”“歪曲工人阶级”“美化买办小姐”等帽子。而欧阳山在1964 年被迫写出近两万字的《我的检讨》,1965 年他停笔第三部《柳暗花明》,被下放到广州白云山干校劳动。直到1978 年才恢复写作,1985 年最终完成五卷全书。</div><div>一条珠江,也可谓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div> AI做的珠江边曾是书虫的我。 <div>广州塔由钢筋混凝土内核心筒及钢结构外框筒以及连接两者之间的组合楼层组成,核心筒高度454米,共112层,标准层高5.2米。楼层37层,其余为镂空层,地下2层。37层楼面沿整个塔体高度按功能层分为A至E五个功能段。<br></div>我们位于小蛮腰的108层,高度433米的“白云星空”观光大厅,是室内观光区域,正常票价150元,我享受到优惠价75元。 总建筑面积121788平方米。钢结构网格外框筒由24根钢管混凝土斜柱和46组环梁、钢管斜撑组成,最高处标高462.70米。由钢格结构和箱型截面组成的天线桅杆高146米,最高标高达600米。<br> 外框筒用钢量4万多吨,总用钢量约6万吨。作为广州市的标志性建筑屹立在中轴线的珠江南岸,是国内最高、也是世界已建成的最高的塔桅建筑。 不甚清晰,阴天不作美。 电视塔耗资29亿,白云星空观光票(433米):成人票150元,可游览107层和108层室内观光大厅,另外还有不同游览不同区域的票价228、298、328、398不等。儿童与老年人视情况有不同的优惠,75周岁后免费。天气好、旅游旺季,收入也可观。 江面上雾气沼沼。 因为天气不好,也就不讲究,随便拍了几张作罢。 晚餐在路过的一家子曰礼茶居解决,这是一家将国学文化与粤式茶楼相结合的餐饮品牌,店内充满国学元素。 因为时间稍早一点点,整个饭堂仅有三五家人在用餐。 回来后网上搜一搜,这家茶居是连锁经营,在广州算是比较正宗。 这餐饭只用了154元,相比起美食街,这里的价格合理。韭菜煎饺个头很大,外脆里嫩配上沾汁,一口下去满满的韭菜鲜香。 咔嚓虾饺,有声有色,有香味,多漂亮的餐食。可惜俩人只吃掉一个。 我们的战斗力也就如此了。 每个碗盘碟上都烧有这款花样,别出心裁。 广州塔篮球公园,配套12个半场和6个标准全场,夜晚打球时可欣赏到电视塔的夜景。 小蛮腰 打卡! 对面的花城广场。 同裕国际酒店,酒店大堂最特别的装饰灯具是大堂的龙灯,这是中国大陆仅有的一条龙灯,寓意吉祥如意。 旅行社给我们准备的车,车子宽大舒适,司机师傅热情,既驾车还兼导游,服务周到。<div> 2025.8.7</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