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行漫记

梅梢半月

<p class="ql-block">  从贵州归来已有两日,我的思绪仍如一团迷雾,混沌而空茫。仿佛对刚刚结束的一周贵州之旅,已在不知不觉中渐渐释怀,那些鲜活的记忆也开始变得模糊。以往每次出行,我都觉得,若不留下只言片语,就仿佛辜负了这一趟旅程的意义。于是,我绞尽脑汁,试图拼凑出一些文字,来留住这段珍贵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贵阳——西南群山间的奇葩</p><p class="ql-block"> 此次出行,依旧是我们“活力五人组”。两位二十岁的小伙子走路带风,活力四射,自然是“活力担当”;而我们三姐妹虽已步入中年,但在旅行途中,欢声笑语不断,行动敏捷,拍照时相互指导,丝毫不逊色于同龄人。</p><p class="ql-block"> 7月29日中午十二点多,我们乘坐从信阳出发的高铁,怀揣着满心的憧憬,于晚上七点抵达贵阳。虽然与公司签约耽误了一些时间,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我们到市中心寻觅美食的兴致。品尝了当地特色火锅后,我们前往“白宫”——一个颠覆外地人想象的地方。或许真如那句话所说:“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一座私人住宅竟如白宫般庞大奢华,大家纷纷在此打卡留念,大概是想沾沾这里的贵气吧。</p><p class="ql-block"> 随后,我们来到了甲秀楼。“甲秀”二字,寓意着“科甲挺秀”。这座楼是明万历二十六年,由贵州巡抚江东之、巡按应朝卿倡建,旨在希望贵州“科甲挺秀”,为年轻学子提供读书之所,改变贵州人才稀少的局面。古人的这一想法,在现实中有着很强的意义。如今,在缺田少地的贵阳,大数据、旅游业、医药健康等产业成为了支柱产业,人才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荔波小七孔——绿色氧吧中的梦幻仙境</p><p class="ql-block"> 由于前一晚休息较晚,启程时,大家都显得有些萎靡。然而,当车驶上高速,连绵的群山和深邃的沟壑扑面而来,驰骋在这条被誉为“最美高速”的路上,我的心也随之飞扬起来,眼中的倦意渐渐被那无尽的葱茏绿意所驱散。</p><p class="ql-block"> 小七孔风景区隐匿于贵州省荔波县城南部的群峰之间,地处黔桂交界之处。这里气候温润宜人,是一个天然的绿色氧吧,享有“洗肺康养”胜地的美誉。它因小七孔古桥而得名,据史料记载,该桥始建于清道光十五年,古时是黔南通往广西的重要商旅要道,横跨在响水河上。桥下潭水清澈碧绿,两岸古木参天、枝繁叶茂,桥身有七个桥孔,因此俗称“小七孔古桥”。小七孔风景区宛如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集山、水、洞、林、瀑、湖、石等多种景观于一身,将雄浑、奇特、险峻、秀丽、柔美之美完美融合。景区内的主要景观数不胜数,小七孔桥古朴典雅,拉雅瀑布气势磅礴,天钟洞神秘幽深,断桥飞瀑灵动飘逸,铜鼓桥坚实厚重,卧龙潭平静如镜……</p><p class="ql-block"> 当日,景区内天空晴朗,空气清新,微风和煦,轻柔拂面。瀑布飞泻而下,溅起晶莹的水花;溪流潺潺流淌,水质清澈幽绿;细鱼在水中逆流而上,悠然自得;游人如织,穿梭于各个景点之间。可惜的是,由于行程安排有误,我们仅在小七孔桥、拉雅瀑布、六十八级瀑布等景点停留了片刻。</p><p class="ql-block"> 返程途中,我们特意拐到大七孔那碧波荡漾的湖面上,乘坐了两次竹排。置身于湖水之上,仿佛穿越时空,真切地感受到了“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壮阔意境。</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西江千户苗寨——苗疆大地上的璀璨明珠</p><p class="ql-block"> 西江千户苗寨,坐落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镇。它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连缀成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景观村落,也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素有“苗都”之美誉。</p><p class="ql-block"> 这里四面环山,重峦叠嶂,梯田顺着山势层层延展,仿佛与云天相接。清澈的白水河穿寨而过,将苗寨一分为二。当地建筑以木结构吊脚楼为主,建于半山之上。千余户吊脚楼随地形起伏错落有致,鳞次栉比,景象蔚为壮观。这里的主要景点有西江苗族博物馆、嘎歌古巷、观景台等。</p><p class="ql-block"> 我们抵达时,购买景交票耽误了不少时间,再加上办理入住、用餐,几个小时一晃而过。当我们从熙来攘往的人群中挤到观景台时,这里早已人满为患。我们只能透过人们额头、手臂的间隙,匆匆一瞥那璀璨的夜景。即便只是粗略一看,那景色也着实令人惊艳。</p><p class="ql-block"> 次日清晨,我早早起身,沿着附近的白水河桥漫步。清晨的阳光温柔地洒在层层梯田之上,晨风轻拂,带来丝丝沁凉。稻田一片浓绿,偶尔有一两只白鹭掠过田间,“漠漠水田飞白鹭”的画面跃然眼前。我特意换上那件铁锈红旗袍,觉得唯有这古典气息才与这里相得益彰。我在楼头驻足,在田间漫步,从自拍的镜头里,竟发现自己也美得出乎意料。</p><p class="ql-block"> 早餐过后,我们在街边寻得一家名为“记忆旅拍”的换装店,打算扮一回苗妹,为往后的岁月留下些值得回味的记忆。店里负责化妆的三位女孩手脚十分麻利,不一会儿,我们便摇身一变,成了苗族小姐姐。</p><p class="ql-block"> 在摄影师的引领下,我们先去拍摄“上房揭瓦”。虽说场地极为狭窄,但拍照效果却出奇地好。我们头戴银饰,分别身着深蓝、鲜红、纯白的服饰,在乌黑的瓦楞屋脊间,真切地寻到了苗家阿妹的感觉。余下的拍摄在桥上和田埂间完成。人到中年,表情难免有些僵硬,放不开、不自然。即便如此,我们对这次旅拍的美颜照依旧十分满意。</p><p class="ql-block"> 无论处于哪个年龄段,我们都有追求美的权利。我们有自知之明,不与年轻人攀比,只和自己较量,相信今年定会胜过未来的每一年!我们三人做任何决定都能一拍即合,这次旅拍便是如此,堪称名副其实的旅游搭子。</p><p class="ql-block"> 为节省时间,下午我们放弃了卡拉苗寨。抵达镇远古镇时,太阳依旧炽热,大大削减了我们探寻古镇之美的兴致。由于体力有限,我们仅沿着水边漫步了一段路,拍了几张照片,并未深入了解这里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掌故,所以不便多言。</p> <p class="ql-block">第四站:梵净山——天空之城的奇幻之旅</p><p class="ql-block"> 素有贵州“天空之城”美誉的梵净山,坐落于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县、江口县与松桃县的交界处,它是武陵山脉的主峰。这座山承载着14亿年的地质变迁,孕育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地质奇观。诸如红云金顶、老金顶、蘑菇石等景点,皆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p><p class="ql-block"> 此次梵净山之行,因未提前做好攻略,不知攀登红云金顶需提前预约,未能登顶红云金顶便成了最大的遗憾。不过,沿着铁索登上老金顶,也让这份遗憾得到了些许慰藉。</p><p class="ql-block"> 山上,密林幽深静谧,古木枝繁叶茂,野草肆意生长。崖壁间,不知名的黄花星星点点,格外醒目,宛如大自然精心绘制的画卷。大家抓着铁索,沿着石阶奋力攀登,近乎垂直的石阶让众人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偶尔,一阵凉风拂过,吹散了帽檐下的暑热,让人暂时忘却了头顶烈日的炙烤。</p><p class="ql-block"> 几番艰难努力,众人终于登上了海拔2494米的老金顶。山顶上,拍照留念的人摩肩接踵。“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极目远眺,雾蓝色的群山连绵起伏,宛如一条巨大的丝带,将梵净山群峰温柔环抱。</p><p class="ql-block"> 下山途中,不经意间,竟抓拍到形状如蝴蝶般的云朵,这份意外之喜令人激动不已。真可谓“无意寻芳逢胜景,蓦然抬首见清嘉”!</p> <p class="ql-block">第五站:黄果树瀑布——灵动秀美的人间仙境</p><p class="ql-block"> 黄果树瀑布又名“白果树瀑布”,位于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是以瀑布景观知名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区内有陡坡塘瀑布区、黄果树瀑布区、天星桥景区等五大区块,以黄果树大瀑布为主体,还有陡坡塘、银链坠潭等共18条瀑布,另外还有黄果树神龙洞、水帘洞、桥上桥上桥、水上石林等景观。因时间有限,我们只去了天星桥景区和黄果树大瀑布景区。</p><p class="ql-block"> 在奔赴大瀑布的旅程中,我们搭乘景交车穿梭于山林之间,拾级而上跨越层层台阶,悠然穿过幽深的山洞,信步走过古朴的石桥,最后乘坐电梯直抵佳处。一路上,山中奇花摇曳生姿,异草散发着独特的芬芳,怪石嶙峋宛如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这一上午,我们迂回辗转,真可谓“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得以“一睹庐山真面目”。</p><p class="ql-block"> 以往,我通过《西游记》的片头画面以及其他地方的图片,对黄果树瀑布有了初步的印象。在我想象中,它应如那气势磅礴的黄河激流,咆哮着、奔腾着,尽显雄伟壮观之态。然而,当我真正伫立在瀑布对面时,却惊觉它竟是这般秀气。瀑流不再喧嚣,少了几分霸气外露,多了一丝灵动之气,恰似一条从天上垂下的白练,轻柔地挂在山间,随风轻轻荡漾,尽显飘逸而灵动。</p><p class="ql-block"> 瀑流清碧如玉,没有张牙舞爪、汹涌澎湃的浊浪,唯有如烟似雾的水气,热情地扑面而来,仿佛在与游人亲切相拥。或许是我们到访之时,上游水位降低,才使得这瀑流看起来文气十足。倘若没有徐霞客的发现与记载,它或许就会像一位深居闺阁的佳人,不为世人所知吧。</p> <p class="ql-block">第六站:青岩古镇——岁月深处的历史回音</p><p class="ql-block"> 青岩古镇,宛如一本史书隐匿于贵州大地,静静地等待世人地翻阅。尚未踏入古镇,那巍峨的城墙便已跃入眼帘。历经岁月的无情雕琢,它依旧坚如磐石,宛如一位沧桑的老者,默默诉说着往昔的峥嵘岁月。</p><p class="ql-block"> 我们自东门迈入古镇,脚下的石板路虽凹凸不平,却散发着一种独特的韵味。道路两旁,明清古建筑错落有致,飞檐翘角宛如灵动的羽翼。木雕、石雕工艺精湛绝伦,每一处细节都凝聚着古人的智慧与匠心。古镇的建筑风格别具一格,巧妙融合了徽派建筑的婉约细腻与山地建筑的粗犷豪迈。</p><p class="ql-block"> 街道上,售卖各类手工艺品和风味小吃的摊位琳琅满目,游人如织。大家尽情感受着这里古朴与现代交织的独特之美。</p><p class="ql-block"> 中午时分,饥肠辘辘的我们决定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青岩古镇的美食丰富多彩,其中最为出名的当属青岩卤猪脚,也被称作状元蹄。端上桌的卤猪脚色泽红润诱人,肥而不腻,入口即化,浓郁的卤香在口腔中肆意散开,令人回味无穷。还有糕粑稀饭,软糯的糕粑与香甜的稀饭完美搭配,再加上玫瑰冰粉的点缀,口感层次丰富,香甜可口,吃得令人心满意足。</p><p class="ql-block"> 下午,同伴们在南门休息,我独自前往背街。这条被誉为“青岩古镇第一美街”的小巷,着实令人眼前一亮。狭窄的街道仅容两人并肩而行,两侧是层层叠叠的青岩巨石堆砌而成的墙壁,岁月的痕迹在石头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记。阳光透过头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柱,与青黑色的石壁相互映衬,仿佛时光在此刻凝固。抚摸着那粗糙的石壁,仿佛能真切感受到历史的脉搏在跳动。</p><p class="ql-block"> 沿着背街前行,便来到了状元故居。这里是贵州历史上首位文状元赵以炯的诞生地。故居内陈列着赵以炯的生平事迹以及一些珍贵的文物资料。看着那些泛黄的书信、陈旧的书籍,仿佛能看到当年那个勤奋苦读的少年,在简陋的环境中刻苦钻研,最终金榜题名,为家乡带来了无上的荣耀。这不仅是赵以炯个人的骄傲,更是青岩古镇的骄傲,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岩学子奋发向上。</p><p class="ql-block"> 这次贵州之行,从贵阳的繁华喧嚣到荔波小七孔的自然美景,从西江千户苗寨的浓郁民族风情到梵净山的壮丽奇观,从黄果树瀑布的灵动秀气到青岩古镇的深厚历史韵味,每一站都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贵州,这片神奇的土地,宛如一本厚重的巨著,每一页都写满了精彩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值得人们细细品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