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角楼一层有汉服展,工作人员正在布置调整。似乎有个小领导来视察,听有人说:“明城墙遗址吗,做汉服展示最是应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里展示的就是明朝汉服,明朝汉服应该是一个兼容并蓄的朝代,既有两宋的审美,又有元朝的民族特点。明太祖朱元璋曾下令“上承周汉,下取唐宋”,悉命复衣冠如唐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里展示的以便服为主,罩穿、内搭均有,大都百官便服、士庶服饰。后面还有朝廷后妃及三品以上命妇所穿常服等。展览专业名词太多,虽然体现了汉服文化的博大精深,但别说记住,就是能看明白也不容易。但确实也挺涨知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例如这里讲述了中国女性传统服装制式的上衣下裙(裳),东汉刘熙著述《释名•释衣服》。“凡服,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以依以芘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另外这些汉服的名字也很奇怪,有腰线袄子、贴里、褡护、曳撒等一看就不像汉族的语言。确实这些词都跟元朝蒙语有关,但在明朝时也在穿用,也算是民族融合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对这些漂亮的汉服,我的认知不足以准确表达它们的特点,大家有机会可以自己去看看。汉服确实好看,穿在身上应该也很舒服,就是行动有点不方便,不适应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但拍照还是很有感觉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