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玉龙雪山大峡谷徒步日记</p> <p class="ql-block"> 每一段旅程,都会有值得铭记的地方。在去之前听雍姐说玉龙雪山大峡谷徒步路线是一条有难度有风景且极震撼的路线,更吸引我们的还是那个海报4650米的数字。也许在每个中国人心里,登高山之巅总会浮现杜甫那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来表达自己勇于攀登,傲视群山的豪迈雄壮。这吊足胃口的登顶决心让我们一行人以昂扬的斗志开始登山之旅。</p> <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2日,天色微明,我们一路谈笑风生,以极其放松的姿态开始。近些年也爬过很多山,总以为爬山就那么回事。无非就是一些蜿蜒曲折的山路,一路看景,一路拍照,不知不觉到达终点的那种。殊不知,正是这样的惯性思维,让我们忽视了本该特别注意的问题。有些困难来得让人措手不及。</p> <p class="ql-block"> 起初是我们一致认为翻山越岭,灵巧如猴的小计,忽视了我们在30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且不断攀升的海拔让他在一段猛跑之后,出现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等症状。尽管随身带了氧气瓶,可收效甚微。热心的徐哥将运动手表戴在小计手上,以便实时监测心率,但终因气喘不止,随着海拔不断升高,于蚂蝗坝大石块处遗憾终止了此次徒步。理性的放弃也是敬畏自然,敬畏生命。几百米以后,小罗也因呼吸急促,提出跟小计一道返回。其余8人继续缓缓前行。</p> <p class="ql-block"> 沿途的风景依然很美,依然是山间寻常的树木、杂草、石头,不同的是,海拔攀升让我们只能放慢脚步。行走间看到一块巨石,平整的石面上镌刻“殉情谷”三个大字,一种悲凉之情油然而生,头脑闪现纳西族崇尚恋爱自由、婚姻自主,与相爱之人不受羁绊,坚持到底的形象让人增添几份敬意。我本想与此石拍个照,被同伴制止了,这终归是悲情的代表,不拍也罢。我们继续前进。路遇一群牛,其中一头黑牛怒目圆睁,似是对我们有了敌意,同伴们小心翼翼绕过他,这算是第一个小小的紧张情绪。</p> <p class="ql-block"> 路变得越来越陡了,海拔已升至4300米,映入眼帘的是从未见过的景象,仿佛一道白波从雪山泄下,一种来自边关的震撼之美涌上心头,雍姐告诉我们这就是流沙坡。流沙坡很陡,先是3个队员前赴后继攀登而上,我们一旁看的有些着急。因那沙石很硬很滑又很陡,其中一个队友在这进退两难后也算化险为夷了,这是我们经历的第二次紧张。</p> <p class="ql-block"> 爬完流沙坡,是一片很美很旷的绿雪海。宽广的高山草甸上,铺满了白白的石头,石头与地面间隙长出一片片、一丛丛不知名的漂亮小花点缀四野,在天地间,纵情开放,似是以热情的姿态欢迎我们今天的登山者,我们中的一个队友,见此景象,豪迈奔跑,冲向云端。</p> <p class="ql-block"> 整个登山途中,先是太阳和羞穿插云雾,继而乌云密布,山雾弥漫。海拔的陡增令空气愈加稀薄,我们三步一停,五步一歇,真是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心里也不停犯嘀咕,要是下雨了咋办?会不会很危险?抬头看到前面队员依然在前行,而手表上的轨迹距离终点越来越近了。高山的独特魅力伴随即将登顶的喜悦直击内心,我们心血澎湃,一鼓作气成功登顶4650米大峡谷。而这种自豪感在黑云催逼,雨点急来,雪米拍打下转瞬即逝。我们赶忙加衣保暖,披上雨衣。寒冷与惧怕,令心几乎迷失在清晰与模糊之间,出于对大自然的敬畏,我们相互拍了几张登顶照后,不敢过多逗留与庆祝,立即回撤,渐次下山,这是第3次紧张。很快就返回到绿雪海、流沙坡。我们的情绪也由紧张转为欢快。在下流沙坡过程中,又体验了一把在滑坡被碎石搓倒翻起的惊欢,一个多小时爬上的流沙坡十多分钟就下完了,下了流沙坡,小雨淅淅沥沥,我们撑起小伞,披上水衣,以“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姿态一路下山,这一段算是轻松惬意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 返回到蚂蝗坝,我们从左前方继续向牛奶河进军。雍姐说,再爬完一个大坡之后,难度就小了,还说,我们相对安全了,余下的路在可控范围内。以为可以轻松一下的时候,忽听的同伴说有“蚂蝗”,大家立刻警惕起来。脚下的路是一片低矮湿润的草地,当亲眼看到那软软绵绵的蚂蝗轻易的就钻进鞋子、袜子、裤腿、腰身的时候,我不仅失声尖叫起来,男同伴迅速帮忙抓下一只只蚂蝗。恐惧愈演愈烈。生怕那该死的蚂蝗钻到皮肤里面,万一被咬死了......,各种最坏的惧怕涌上心头,我们几个女的紧张的根本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特定环境下的恐惧转为哭泣。这一刻,让人崩溃的不是高反,不是三步一歇的艰难登顶,内心完败于大大小小的蚂蝗,这是今天第4次极度紧张。蚂蟥谷过后,惊恐渐消,我们沿着曲折的小路,一步步登向另一处山顶。这个长坡也是极富意境的,回头一望,侧岸惊现更为陡峭的流沙坡,这颇有“造化钟神秀”的韵味,我们在这稍作休整,适当补给,再次聚力,起身赶路,终于走完这段坡路。</p> <p class="ql-block"> 天色向晚,继续沿着轨迹前进,山间杂草丛生,无以辨路,寻路难,寻路难,倘若天黑之前走不出林子,那对我们而言将面临极大的考验。总时间已超出预计,大家手机电量不足,又没带头灯,这让我们每个人都捏了把汗。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气场! 还是雍姐看了两步路后,坚定的带领我们迅速走出林子,来到了牛奶河的河床区。放眼望去,满是白色的石灰岩组成,清澈冰凉的雪山水蜿蜒流淌,甚是迷人,蔚为壮观,我们以最为放松的心情合影留恋,记录美好。我们一行8人,或前或后,遵循轨迹,说说笑笑,继续赶路,直达到终点,与提前返回的2名队友胜利会师,终于完成本次挑战。</p> <p class="ql-block"> 这次经历,也颠覆了我对徒步的固有认知。徒步爬山并不是迈开腿,有体力就行,还需要有高原适应性、户外知识掌握,应急处理的能力,以及关键时刻的镇定自若。很多时候,比事情本身更可怕的不是困难,而是被自己的胆怯、害怕打倒了。无论是脚步丈量过的山巅,还是心灵触及的远方,都能带给我们前所未有的满足感,而沿途的风景、心中的向往永远会以源动力注向每一位攀登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