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南湖公园领略凤凰山和九龙山的逼真

山野牧风

<p class="ql-block">  凤凰山又名南山,位于南湖公园后,这里是莆田科举文化摇篮和文化教育发源地。据《南湖郑氏通书》述:西晋郑氏四十世郑昭,荥阳人,永嘉之乱,避地入闽,居永泰,曾游莆田葬其祖。昭公入闽初居永泰,尝游莆,爱南湖山水之胜,灵气钟焉,遂卜地葬其渡随迁的先祖骨骸于莆田凤凰山麓,南湖之滨,称"郑十二坵"。郑昭在南山构筑祖茔后,郑氏后人露、庄、淑三兄弟从永泰迁居南山,在郑伯纯、伯雄、伯良三兄弟在祖墓侧开办南湖书堂为郑氏族人提供文化学习的基础上,创办湖山书院,广收学子,教读子弟,传授文化,开创莆田教育之先河,为后来莆田被誉为"文献名邦、海滨邹鲁"奠定了坚实基础。郑露、郑庄、郑淑三兄弟此举被称为"开莆来学"。历史上在莆田后埭街拱辰门内有开莆来学牌坊,广化寺山门前有"倡学闽南"牌坊。</p> <p class="ql-block">十二坵图</p> <p class="ql-block">凤凰山</p> <p class="ql-block">  郑昭所爱“南湖山水之胜,灵气钟焉"中的山应该就是指这里的凤凰山和九龙山。《弘治志-山川》载"凤凰山,在城西南三里,乃天马山之东麓也。峰峦清秀,既翕复张,如凤展翼,故名。旧名南湖,梁、陈间邑儒郑露家于此,后以其地让浮屠氏,今广化寺中郑氏祠堂在焉。唐御史黄滔尝读书于此。今普门庵、中藏庵皆有祠堂焉"。按方志的描述,站在南湖公园内,可见广化寺后的山形象只从西北拉着长长的尾羽,到广化寺后折身向东,在寺后收敛为似<span style="font-size:18px;">凤凰之身的</span>丰满山体,同时左右两侧复起一大一小的旗形山峦,刚好似一双展开翼翅,同方志中"即翕复张"没有丝毫偏差。远古时代寺前应该还会有个代表凤头的小山包或巨石。整个山形的组合带有凤凰鸟盘旋俯冲将要落地之姿势,柔和清秀,清晰呈现在世人面前。</p> <p class="ql-block">九龙山</p> <p class="ql-block">九龙山</p> <p class="ql-block"> 凤凰山右前一支山脉绵蜒起伏,奔腾向前,这就是九龙山,这座九龙山跟木兰溪畔的九龙山有质的区别,木兰溪畔九龙山为山似屏,山体内九条山垄翻腾而下。这里的九龙山也叫九跳山,山脉从凤凰鸟右翼翅上缘起脉,翻滚九个山仑而成,横空而来,慷慨激昂,形体力度感极佳,现场能体会到"生龙活虎"中"生龙"活生的感觉。九龙山的出现呼应了凤凰山的存在,使这里有了龙腾凤舞特有的形胜,龙和凤形单独存在的山形多,但同时出现在同一场景中的实为难得,是处罕见的自然奇观。在郑昭那个时代,南湖还是一处海湾之地,周围无拦,湖面开阔,龙凤同登,郑昭爱上这个地方是有道理的。湖山书堂的创办使自然与文化高度融合,清秀的山体成了这片区域的自然底色。</p> <p class="ql-block">  沧海桑田,得益于南湖公园建设,使南湖公园有了开敞无遮视觉廊道空间的条件去捕捉<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独特南湖形胜</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