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名医介绍

王南峥嵘青岛紫气东来易经文化传播

<p class="ql-block">心血管 呼吸 消化 内分泌 神经内科</p><p class="ql-block">王南岷瑞 2000世界千年名医</p><p class="ql-block"> 国家一级国医大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987年双一流211工程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军医本科毕业学士学位,1995年创立自然医学将人类寿命提升到125岁,获中华医学会证书,1996年治疗胃病·脑血栓等经验卫生部《实用乡村医生杂志》向全国推广;98年收入《世界名人录》,2003年连续在《健康报》发表文章抗非典.从医45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呼吸道、消化道等疾病,根治糖尿病、高血压、中风等疑难病,让慢性病人都能告别终生服药,健康活到125岁。</p> <p class="ql-block">都说“医者不能自医”,那么历史上的有名的神医又活了多少岁呢?</p><p class="ql-block">在古代医疗技术普遍不发达的情况下,人均寿命很短,相交之下,几位神医都可以说是高寿,都活到了60岁以上,有两位还是非正常死亡。</p><p class="ql-block">一、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年),享年97岁</p><p class="ql-block">扁鹊,姬姓,秦氏,名缓,字越人,又号卢医,“扁鹊”是当时人给他的名号。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渤海郡郑(今河北沧州市任丘市)人。他的医术高超到什么程度呢?当时人认为是神医,所以借用了上古神话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自己本名反而被忘记了。扁鹊是儿科医生的开山鼻祖,中医望闻问切的实践者,可怜一代神医遭人妒忌,被刺杀身亡。</p><p class="ql-block">当时秦武王与武士们举行举鼎比赛,伤了腰部、疼痛难忍,太医李醯(音西)治了不见好转反倒更加严重。后来扁鹊在他的腰间推拿了几下,又给武王服了一剂汤药,其病状就完全消失。武王大喜,想封扁鹊为太医令。李醯知道后,担心扁鹊日后超过他,便在武王面前极力阻挠,称扁鹊不过是“草莽游医”,武王半信半疑,但没有打消重用扁鹊的念头。</p><p class="ql-block">李醯决定除掉扁鹊这个心腹之患,派了两个刺客,想刺杀扁鹊,却被扁鹊的弟子发觉,暂时躲过一劫。扁鹊只得离开秦国,他们沿着骊山北面的小路走,李醯派杀手扮成猎户的样子,半路上劫杀了扁鹊。若非如此,医祖也可活到百岁高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华佗(约145—208年),享年63岁</p><p class="ql-block">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著名医学家。少时曾在外游学,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行医足迹遍及安徽、山东、河南、江苏等地。华佗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对外科尤为擅长,发明了世界医学上最早的麻醉剂,麻沸散。华佗也同扁鹊一样,死于非正常死亡,被曹操关押致死。</p><p class="ql-block">曹操患有头痛之症,留华佗在身边治病,华佗针灸之后就有好转。后来华佗向曹操告假,说离乡多年,要回家看看,曹操允诺。谁知道华佗回去之后就不回来了,借故妻子生病,曹操派人过去找,说果真如他所说,就给他一些钱,如果是假的,就把他抓来。那人过去一看,华佗和妻子都好端端的,便把华佗押了回去,被曹操关押致死。另一说华佗认为曹操的病因需要劈开头颅,加以麻沸散麻醉,动大手术,多疑的曹操认为华佗想趁机杀害他,便杀了华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张仲景(150—215年或154——219年),享年65岁</p><p class="ql-block">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p><p class="ql-block">《伤寒杂病论》不仅拯救了本国挣扎在瘟疫之中的百姓,还通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黑死病曾经夺走了欧洲三分之二的人口,如果不是这本医书的传入,欧洲基本就要“亡国灭种”了。欧洲学者李约瑟曾经赞叹说:他是一个拯救了欧洲命运的人。</p><p class="ql-block">张仲景医德高尚,怜悯百姓,整日深入民间拯救苍生。长期的身心疲劳后,积劳成疾,65岁就去世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李时珍(1518—1593年),享年75岁</p><p class="ql-block">李时珍,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后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医院判,去世后明朝廷敕封为“文林郎”。</p><p class="ql-block">李时珍用毕生心血写成医学巨著《本草纲目》,全书192万字,是他去世前三年才完成的,但是印发出版却困难重重。因为书中有对当时封建的长生之术的讽刺,对“水银”的正解得罪了当地很多达官显贵,所以出版社都不敢出版。已74岁高龄的李时珍为了书籍出版四处奔波,终于病倒了,加上早年采集药材落下的病根,最后病情加重去世。</p> <p class="ql-block">五、孙思邈(541年—682年),享年141岁</p><p class="ql-block">孙思邈,京兆华原人,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西魏大统七年(541年),孙思邈出生于一个贫穷农民的家庭。他从小就聪明过人,长大后开始爱好道家老庄学说,隋开皇元年(581年),见国事多端,孙思邈隐居陕西终南山中,并渐渐获得了很高的声名。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孙思邈年高有病,恳请返回故里。永淳元年(682年),与世长辞,享年141岁。</p><p class="ql-block">孙思邈的一生有许多个第一,第一个完整论述医德的人,第一个提出复方治病的人,第一个麻风病专家等。他还第一次提出不生瘤的“秘方”,认为“积郁成瘤,故淡泊心性可解也”,他所留下的《千金方》更是被誉为“人类至宝”,为后世的医学考研立下汗马功劳。孙思邈还是火药的先驱者。</p><p class="ql-block">十大古代名中医:</p><p class="ql-block">1.扁鹊(公元前407-前310):战国时代医者,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被尊为医祖。</p><p class="ql-block">2.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东汉医学家,著有《伤寒杂病论》,被尊为医圣。</p><p class="ql-block">3.李时珍(1518年-1593年):明朝医学家,著有《本草纲目》,是明朝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p><p class="ql-block">4.孙思邈(541或581–682):唐代著名道士和医药学家,著有《千金要方》,被誉为“药王”。</p><p class="ql-block">5.华佗(约145-208):东汉末医学家,被称为“神医”,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p><p class="ql-block">6.葛洪(284–364):东晋的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著有《抱朴子》、《肘后备急方》等。</p><p class="ql-block">7.皇甫谧(215–282):魏晋医学家,著有《针灸甲乙经》,是第一部针灸学的专著。</p><p class="ql-block">8.钱乙(1032–1113):北宋著名儿科学家,被尊称为“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p><p class="ql-block">9.朱震亨(1231–1351):力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被后世称为“滋阴派”的创始人。</p><p class="ql-block">10.叶天士(1666–1745):清代医学家,著有《温热论》,是学习温病学说的必读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