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主 题:体会夏日</p><p class="ql-block">拍摄时间:2025年8月5日</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南京总统府</p><p class="ql-block">音 乐:繁华尽梦(琵琶曲)</p> <p class="ql-block">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十月三日,农民起义军领袖陈友谅在朱元璋军队攻击下战死。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元旦,朱元璋被百官推举为吴王。同年三月,到武昌督兵攻城,陈友谅14岁的儿子,陈汉政权第二任皇帝陈理出城投降,被朱元璋封为归德侯(侯:古代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之一),并在应天(今南京)赠府邸为归德侯府。</p> <p class="ql-block">明成祖二年(1404年)朱棣将归德候府扩建为汉王府,赠给他的二儿子朱高煦。这就是现有占地面积约9万平方米,既有中国古代传统的江南园林特色,也有近代西方建筑遗存的南京总统府。</p> <p class="ql-block">汉王府的西花园又名煦园,煦则取自汉王朱高煦的名。这是典型的江南园林,楼台亭阁、湖山叠石。小中见大,大中有小。花间隐榭,水际置亭。东阁西楼,南舫北阁。进入西花园流连忘返,恋恋不舍。</p> <p class="ql-block">夕佳楼位于西花园太平湖西侧,与忘飞阁隔水相望,因夕阳西下时金色阳光洒满楼阁而得名,寓意黄昏赏景佳处。双层卷棚重檐建筑,三面临水,二楼四面设传统镂花窗,屋脊高翘,灵秀雅致。临水一侧设有吴王靠(美人靠),供倚坐观景。通过外部天桥登楼,设计独特,江南园林中罕见。</p> <p class="ql-block">忘飞阁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原名水榭,为三楹单层歇山式建筑,中间一楹延伸至太平湖中,形成独特的悬挑造型,设镂花窗与回廊,一览湖光山色。因传说曾有飞鸟停驻阁上,被水中倒影与园景吸引而忘返,故名,寓意景致之美令人流连。清代为两江总督署花园的观景建筑,太平天国时期作为天朝宫殿的休憩场所。民国时期作为政府官员休息处。</p> <p class="ql-block">西花园漪澜阁又名水民双鉴之轩,寓意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阁为青花雨脊歇山顶,六扇落地长窗上刻有瓶鼎图案,四面环水,东西两岸有曲拱小石桥相通。阁前平台,四周石栏杆围绕,栏杆上有十多只造型生动的小石狮。</p> <p class="ql-block">桐音馆是具有历史与人文价值的建筑。桐音取自梧桐之音,寓意风吹梧桐发出的清雅声响,象征高洁品格。馆前曾植有梧桐树,清代文人常在此赏景听音,故名。最初为清代两江总督署的附属建筑,后成为太平天国时期的重要活动场所。民国时期是国民政府总统府用于接待宾客或小型会议场所。</p> <p class="ql-block">不系舟石舫集楼台亭阁于一体,曾三任两江总督尹继善所建,名字是乾隆亲赐。除石质材料外,木质结构已更换多次。不系之舟原意是没有束缚和缆绳捆绑的船,形容人的生活状态如飘泊不定或是无拘无束。代表着一种逍遥自在的人生观,无拘无束地生活。</p> <p class="ql-block">印心石屋碑是承载清代名臣陶澍与道光帝君臣佳话的重要历史遗迹,兼具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道光年间的两江总督陶澍,以改革漕运、盐政等政绩闻名。1835年冬,入京觐见道光帝,讲述了自己年少时在湖南安化资江畔的印心石屋苦读的故事(江心有一形似印章的巨石,陶澍常在此读书,自题书屋为印心石屋)。道光帝深受感动,亲题两幅印心石屋匾额赐予陶澍,以表彰其勤勉与功绩。</p> <p class="ql-block">碑身四周雕刻游龙、寿纹等吉祥图案,中央为道光帝御笔印心石屋,前款刻道光乙未腊月,后书御书”,钤有道光之宝玺印及慎德堂御书宝印,彰显皇家气派。字体为清代盛行的馆阁体,方正端庄,体现道光帝对规范书法的推崇。</p> <p class="ql-block">西花园有一座由太湖石堆砌的大型假山,形似寿字,兼具瘦、透、漏、皱、丑的审美特点,是清代叠山匠人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鲤鱼跳龙门石景,太湖石形似跃起的鲤鱼,与弯曲的龙墙(龙门)相呼应,象征飞黄腾达,为园林增添吉祥寓意。</p> <p class="ql-block">西花园建筑为江南园林风格,全园面积仅1.4公顷,以水景为主,通过石舫、楼阁分割水面,形成小中见大的层次感。园林中心的水体呈花瓶状,周长约500米,周围环绕亭台楼阁。东岸有忘飞阁水榭,西岸为夕佳楼,形成东榭西楼的布局。</p> <p class="ql-block">从661年前归德侯陈理的侯府花园,到621年明成主朱棣奖赏“靖难之役”立有战功,<span style="font-size:18px;">被封为汉王的</span>二儿子朱高煦。从多任两江总督对西花园的改造新建,到太平天国的御花园。从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曾在此休息,到民国政府在此接待来宾或召开会议。西花园见证了600多年以来,明清及民国要人在此活动及重大事件的发生。</p> <p class="ql-block">西花园不同于皇家御花园,但是从康熙四年(1665)到宣统三年(1911)的247年间,两江总督(管辖江苏、安徽、上海及江西部分)共98任在此留下足迹,包括陶澍、林则徐、曾国藩、李鸿章、刘坤一、于成龙、沈葆桢、左宗棠、张之洞、端方、曾国荃等清代重臣。</p> <p class="ql-block">西花园被誉为四朝胜迹,浓缩了明清到民国的历史变迁,是研究中国近代史与园林艺术的重要实物载体。在这里,可以欣赏江南园林特色,可以追踪名人执政足迹,可以回望百年近代风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