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网络图片</h5> <h5> 琅勃拉邦,一个千年的佛国,一个有着最真诚的的微笑,一个有着最虔诚的信仰之地。这里没有高楼大厦、没有商业中心、没有肯德鸡......。</h5><h5> 琅勃拉邦是老挝著名的古都,它曾是老挝数个朝代的都城所在地,已有千余年的历史,1995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里寺庙众多,民风淳朴,尤其湄公河一带的风光极其优美,是老挝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h5> <h5> 车子在山区公路弯弯曲曲高低起伏坎坷不平行驶,多是环绕的山路,翻越一座又一座山峦,驶过一个建在山脊梁上的小乡村。</h5> <h5> 老挝沙耶武里省香虹县参与山区公路工程的日子,计划3月4日就离开工地返回万象,因进口工程柴油到岸勐恩,只能推迟回家的行程。</h5><h5> 晓虎建议趁拜佛休息日,前往老古都琅勃拉邦旅游。行程路线:沙耶武里香虹县—勐恩市(53公里)—红萨市(40公里)—琅勃拉邦(近170公里),全程263公里,行程时间约5个多小时。</h5> <h5> 2015-03-04星期三,晴间多云,气温13—36摄氏度。早上6:50出发,此时有点兴奋,早在万象参加货运铁路工程时,早有耳闻古都琅勃拉邦的神秘与魅力,今天终于如愿以偿成行。老挝山路烂,山路陡峭弯道多,环山绕着行驶,一会儿从谷底向上驶去,一会儿从山顶驶向谷底,越过一道道山峦,让你一路感到转的眩晕。<br></h5><h5> 从香虹县到勐恩市53公里需要1:30小时,有两段土路比较颠簸,勐恩到红萨市约40多公里,路面比较宽阔平坦,路况也比较好。再前往琅勃拉邦的一段170公里路程,多为起起伏伏的环绕山路,特意观察数一数,263公里全程,翻越和绕过17座连绵不断的山峦。</h5> <h5> 车子途中在红萨市做短暂停留,一家食品餐饮有售卖包子、油条、火腿肠、炒饭等,趁晓虎买杯咖啡之时,与几位中国工程师攀谈聊了几句。</h5> <h5><p></p><p></p><p></p><p></p><p></p></h5><h3><b>途经红萨市</b></h3><h5> 红萨市规模大,比较热闹繁华些,这是相对于老挝来说,实际上还不如中国一个普通乡镇繁华。一座现代化的发电厂就耸立在这里,是泰国与老挝政府合资建设的大型火力发电项目,投资20多亿元美金已经建设了3年,目前正在收尾调试运行之中。<br> 老挝工业少人口少生活用电少,电力明显富裕,多是卖给相临的其他东南亚国家。该发电设备是由中国提供,参加建设工作的中国工程师技术工人众多,也吸引着许多当地和中国生意人来这里落户,菜市场/面包店/餐饮店/娱乐场所/日用品五金商店/机械修理店等各种商店多了起来,店铺较多商品也比较丰富一应俱全,让这个小城开始逐渐繁华起来。</h5> <h5> 行驶的路上,不断看到大象在公路上悠闲的行走,给晓虎讲想拍照照,车子停了下来。晓虎用老语与驯象师打个招呼说明情况,老挝人很友善地答应停下来,大象温顺配合地让拍了几张照片。拍完后,很感激的用英语道一声谢谢。</h5> <h5> <br></h5><h5> 车子在山区公路弯弯曲曲高低起伏坎坷不平行驶,多是环绕的山路,翻越一座又一座山峦,驶过一个建在山脊上的小乡村。中午12:30终于到达老古都琅勃拉邦城区,大路旁一处餐厅匆匆简单吃了一顿午饭。寻找到一间中国成都人经营的“幸福酒店”,住下来稍微休息,住宿费约20万老币/天,当地气温19-38摄氏度左右,十分炎热。</h5> <h5></h5><h3><b>“清晨布施”</b></h3><h5> 琅勃拉邦的布施是世界上规模最壮观庞大的,连东南亚其他国家的人们也会奔赴至此参加这个神圣的仪式。500多年来,一直沿袭着一个亘古不变的传统习俗,每天早晨当地时间的六七点,这样的景象都会出现,而且盛况空前。<br></h5><h5> 2015-03-05天刚蒙蒙亮,独自一人背着相机走到不远处的马路上,唯恐错过观看清晨布施的场面。“清晨布施”在琅勃拉邦非常独特壮观,也保存相对完好的宗教习俗,想亲自体验感受这个佛国的宁静以及民众对僧侣的崇敬之意。</h5> <h5>——网络图片</h5> <h5> 布施——赤脚的僧侣们排成一列,接受信徒们的布施,清晨街道上只剩下脚步声。我们可以参与其中,当一天的佛系老挝人,感受他们的恬静与自然......。</h5> <h5> 宁静朦胧的琅勃拉邦古镇,从它的母亲河温婉滋养的怀抱中惺忪醒来……。清晨6点刚过,布施的人们已早早跪在街边,队伍足足绵延百米。</h5><h5> 人人跟前都放着一个竹篮子,放满了供奉僧人的食物:糯米饭、糖果、蔬菜及其他小食品。布施的人虽多,却不闻一声喧哗,宁静且表情庄重,跪在街边,翘首盼望僧人的出现。</h5> <h5> 化缘的和尚排成长长的队列,橙黄色的袈裟在晨曦下映照出琅勃拉邦居民对宗教的虔诚,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僧人的旁边都跟着提着篮子的小孩子,等僧人的钵满了,就把食物放进小孩的篮子里。</h5><h5> 偶尔也有游客的参与,之前在寺庙听人们说布施的糯米饭不能在路边买,需要自己做,这是指当地人。其实很多游客都是去购买,也跟着在路旁体验布施风俗。</h5> <h5> 在老挝每个男人都要到寺庙去“净化”。七八岁被送进寺庙学习,少则一年半载,多则几年、十几年、甚至一辈子。所以队伍中小和尚特别多。</h5> <h5></h5><h3><b>普西山上俯瞰琅勃拉邦</b></h3><h5> 2015-03-05,来到琅勃拉邦,可以顶着浓烈的阳光,跨过一丛丛明媚的鸡蛋花,走向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br> 老挝华侨小伙子晓虎十分热情的做向导,陪伴我们游览古都琅勃拉邦美景。趁着早上凉爽时节登上普西山,这是琅勃拉邦老城的最高点,沿着木兰花盛开的小路,328级台阶的沁香过后,便可来到山顶一睹整个城区全貌。</h5> <h5> 来到山顶,一架残破锈迹斑斑的机关枪引起关注,站在旁边拍张照也不错。</h5> <h5> 山顶平台上,一只小狗看见晓虎到来,讨好的在地上不断打滚表演,想乞求赏一点食物吧。</h5><h5> 突然看见一位老挝人手拿十几个鸟笼,来回走动向游客兜售,老挝人信奉小乘佛教,有释放小动物的风俗,晓虎看见马上买了一个,然后虔诚的放生了......。<br> 山顶上俯瞰整个城区,虽然能见度不是太好,匆匆忙忙拍摄几张照片就开始下山了。</h5> <h5> That Chomsi佛塔就在山顶,微风拂过,阵阵玲声甚是悦耳。整个琅勃拉邦就在眼前,湄公河和南康河在青山间流过,安静得让人觉得那是幅画。湄公河对岸正在举行龙舟比赛,旁观者可以下注买谁输赢,有点像赌马形式。</h5> <h5> 如果你有时间,可以顶着浓烈的阳光,跨过一丛丛明媚的鸡蛋花,走向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一直走到湄公河上映出如血残霞。</h5><h5> 很有意思的是每到夜晚,That Chomsi佛塔灯光下,你可以看到塔基下坐满心花怒放的游客,慢一步都没有你的任何插足之地了……。</h5> <h5>——网络图片</h5> <h5> 夕阳下的琅勃拉小镇——网络图片</h5> <h5>——网络图片</h5> <h5></h5><h3><b>古都老街与寺庙</b></h3><h5> 从山上下来,正在古城老街里,就看到金碧辉煌的香通寺,寺庙建于16世纪叶赛塔提拉国王统治时期,并于1560年竣工。该寺堪称佛教建筑艺术的精彩典范,以其构筑别致、陈设堂皇、宏伟的大殿、玲珑的佛塔以及精美的雕刻和华丽的镶嵌而闻名于世。错综复杂的镏金表面,精湛的玻璃镶嵌工艺以及独特的三层屋顶,使之成为亚洲最美丽的一座寺庙。</h5> <h5> 琅勃拉邦西餐厅数量众多,从汉堡包到寿司,在这里都能找到存在的土壤。其中,尤以法国菜最为出色,几乎所有成规模的餐馆都能做出地道的法国菜。</h5><h5> 也有几家中餐厅各辟蹊径,经营着京菜、川菜和湘菜,全部是中国人在经营,味道大体正宗。自然,吸引的也大都是中国客人。</h5> <h5> 琅勃拉邦看不到高楼,房子多是两层,高度不能超过14.5米,因为他们的房子高度不能超过寺庙的高度。古城区法国街当是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市区的建筑标牌和路标,一般有老挝语和法语两种语言作为标识。市中心集中了几栋玲珑精致欧式建筑。旅馆一条街上则全部是按照西洋风格改造不超过两、三层的建筑。</h5><h5> 每一个旅馆就是一座小庭院,浓艳丰美的花草、沿街一排排木栅栏、简洁玲珑的房屋,让人感觉是置身于欧洲的乡村。自然,这样的设计一方面出自一份历史渊源,也是为了迎合这里源源不断涌来数量庞大的西方游客。</h5> <h5> 琅勃拉邦古城不大,用一天的时间就可以在这小城里随意到处晃悠。琅勃拉帮这个古都绿树成荫,古榕蔽日,佛塔耸立,各色鲜花点缀着古朴民居。<br></h5><h5> 小街被雨水清洗过,干净的可赤足慢慢行走。小街两侧商铺,售卖手制工艺品品质上乘;更多的是咖啡馆,彩色百叶窗棱/松软藤椅/原木小桌,翘着脚喝杯浓浓苦涩的老挝咖啡,望着小街发发呆,可有可无地说说话,一个下午的时光就这样从容地缓缓而过。<br> 一条窄小的小巷,两旁净是小食摊,窄小横巷里1万老币就可以吃到只能盛一次的丰富自助冷餐……。</h5> <h5> 走进寺庙,光线透过树叶斑驳穿透进来,直射到人们的身上。街头巷尾的外国旅客数量几乎超过了本地人,游客兴致勃勃流连于一座座寺庙之间,又或者一两个人在街上随心所欲漫步。一对情侣悠闲的点一杯咖啡,来一杯茶,坐在酒吧、茶座、餐馆里慢慢发呆。</h5><h5> 外国游客在这里显得不徐不疾、神情怡然。但当你在街边与他们相遇,他们又会眉飞色舞地打招呼。可以说,这条古老的法式风格商业街,绝对是青年情侣享受浪漫时光的最好地方。</h5> <h5></h5><h5> 用各种彩色玻璃镶嵌出的生命之树图案尤为壮观,也是香通寺最大的亮点。生命之树,寺庙里精美的建筑、雕塑和壁画,如佛亲至,谆谆教诲。<br> 香通寺后墙上用各色宝石和彩色玻璃镶嵌着著名的“生命之树”,记载着佛祖释迦的往生故事,微妙玄通,据说只有具有很高佛教造诣的人才能够参悟其中的含义。</h5> <h5></h5><h3><b>这里就是老挝的老古都——琅勃拉邦</b></h3><h5> 有人把这里称做失落的天堂,因为她有天堂般的宁静和纯洁<br> 有人把这里称做梦想家最后的乐园,因为追寻多年的梦想可以在这里实现;<br> 有人把这里称做中南半岛上的千年佛都,因为这个小城里5万多的人口中,有200多名和尚。城内寺庙、佛塔林立,仅市区内就有30多座寺庙; <br> 有人说这里是东南亚保存得最完美的城市,因为琅勃拉邦全市有679座有保存价值的古老建筑物;<br> 也有人说走进琅勃拉邦,也就走进了老挝的历史。<br> 这里曾经是老挝很多朝代的都城所在地,自孟骚,历经澜沧舞女国以及琅勃拉邦澜沧王国,再到现在的老挝王国,国王的御座均设立在此。<br> 今天,这座面积不到10平方公里的小城无疑已成为老挝历史与文化的象征。<br><b>腾讯微博:背包走天涯 http://t.qq.com/nicholas389</b></h5> <h5> 老挝的寺庙一般都有好几个进出口,与民居连在一起,正所谓寺中有家,家中有佛。菜市场内人流熙熙攘攘,也有许多售卖野生动物的小摊贩。</h5><h5> 城内绿树掩映着佛塔;街头巷尾的商店、旅社和酒吧整洁而优雅,处处可见来自欧洲的游客,整个古都洋溢着休闲详和的气息。</h5> <h5> 市场上售卖江鱼、鸟类、麂子、野猪、松鼠、龟、大蜥蜴、 螺蛳、虾、螃蟹、青蛙、大蟋蟀、蚕蛹、大蝌蚪、甲鱼等食材。</h5> <h5> 走进老挝皇宫博物馆,可以看到澜沧王国的遗迹和许多国家级的文物。整个皇宫金碧辉煌,殿内装饰古雅华贵。</h5><h5> 这里是老挝最后一代国王西萨旺凡达纳的行宫,宫中可见昔日的大殿、议事厅、书房、收藏室、起居室等。</h5> <h5> 琅勃拉邦,一个精致的古色古香的小山城,老挝的佛教中心,比比皆是的古建筑被优美的自然环境所包围,因而在1995年整个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走进这里,也就走进了老挝的历史。</h5> <h5></h5><h3><b>古都琅勃拉邦历史</b></h3><h5> 老挝的琅勃拉邦,曾经是老挝王朝旧都,一度也是法国的殖民地。法国人修建的建筑,多为鳞片式屋顶瓦,看到一间房屋上明显刻着1930年的字样,说明已经有85年的年代历史了。这一条有着一定年代历史老街称之为法国街,为了更好长久保护这些建筑的原始风貌,政府规定任何人不得随意拆迁改动。穿行小巷,走在窄小的街上,酒店、咖啡厅、面包店、酒吧、餐厅、红木制品、银制品、旅游工艺品,两旁商铺的商品琳琅满目,路边还有许多等待载客的双排座突突三轮车,不经意间抬头,二层楼高的三角梅已经开过了高潮,就像这座城市的情调,败落中还不减妖娆。<br></h5><h5> 琅勃拉邦的耐人寻味其实源于它对时间的记录。它见证了历史的跌宕起伏,也曾延绵和主导了老挝的文明脉络。历史与文明的脚印层层叠叠,密布于湄公河与西康河间,弥漫在近七百座古老建筑内外,古都是西方游客追求的世外桃源。<br></h5><h5> 在老挝人口中,琅勃拉邦被称为“王都”,作为与首都万象的对照。这也预示了它的特殊地位。早在2000年前,这里便是一个部落的中心。公元八世纪,老挝首次被老族人统一为澜沧王国,开启了它作为王都的历史。自此之后,即使1560年塞塔提拉王将都城迁至万象,这里仍是这座国家不可取代的中心。1975年君主制废黜,琅勃拉邦作为王宫所在地的历史才告终结。<br> 老挝是亚洲最为落后贫穷的国家之一,昔日王都的繁盛随着国家经济的滞后尘封于历史。物质生活的不宽裕是显而易见的,为数不多的商店被进口工业商品覆盖,意味着这里人的生存仍然依靠农业。低矮的房屋、简易的公共设施、稀少的商品品种和稍显粗疏的饮食,无不在历史的幕布下吐露今天经济的衰微迹象。<br> 也许是因为物质资料的贫瘠与生产方式的落后,在琅勃拉邦,人们的生活节奏陷于缓慢。1897年之后的60年间,老挝成为法国的殖民地。那段历史遗留下的法国风情即使早已衰微,亦能在一栋栋法式别墅、一个个法语标牌和人们的饮食习惯上觅得踪迹。<br> 琅勃拉邦古都,最值得去的文艺小城。在法式餐厅门廊下,邀上好友一二,要一杯老挝咖啡或是一瓶老挝啤酒;惬意的小酌一口,有清凉的风从身边掠过,阳光从河边的浓密树冠撒下斑驳的光与影,微微的醉意从心底的角落中荡漾开来,口中是香浓的咖啡;身上满满洋溢的是温暖;心中在此时此刻盛满着琅勃拉邦的味道,琅勃拉邦的记忆从此落在心里。<br> 早晨六点,每座寺院都会准时走出一队化缘的僧侣,年长的在前,年少的断后,赤足沿着固定的线路缓缓前行,布施者需要跪或者坐在路边,将一撮撮糯米团虔诚地放进和尚肩挎的竹篮铜钵中,然后双手合十,目送化缘队伍远去。和尚们则一手托钵,一手施礼,给予布施者以无声的祝福。在化缘结束时,他们会静立一旁为布施者念一段感恩的经文。<br> 早晨的街道安静,清新,天色从昏暗的深蓝层层过渡至浅蓝,晨霞的粉色一点点剥离,雾气微凉唤醒身体里的每个细胞,夜雨后绿叶上的露珠反射出局部里细微的景。三角梅在朦胧里玩着小心机,就看着她聚集的突出色彩不愿离去。</h5> <h5></h5><h3><b>热闹的西萨旺冯大街</b><b style="color: inherit;">夜市</b></h3><h5> 西萨旺冯(Hmong Night Market)大街上白天车马喧闹,入夜后则化身摩肩接踵的夜市。夜幕降临,夜晚的夜市灯火辉煌十分热闹,也是游客最喜欢逛的地方。老挝的纺织品、手工艺品、珠宝首饰、传统医药,古老的编织品、桑叶纸灯笼、T恤衫及旅游纪念品在夜市均有出售。</h5> <h5> 你可以悠闲地砍价,也可能为一盏纸灯的美而驻足不前。夜市从日落时分延续至晚上十点。走一天累了,不妨去逛一逛琅勃拉邦著名的夜市,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h5> <h5> 游客们成群结队地在夜市挑选小玩意儿、除了看一下地摊售卖当地工艺品、纪念品之外,最惬意的就是选择一家餐饮摊坐下来,花上1万老币就是8元人民币价钱,就可以吃到只能盛一次的Buffet丰富自助冷餐。</h5><h5> 看到最多的是那些外国游客,三三两两结伴来到夜市,买上几盘凉拌菜,再买上一瓶老挝虎牌啤酒,几支烧烤串、一块烤肉、一条烤鱼,凉爽湿润的晚风阵阵吹来,让你清静悠闲的在夜市泡上整个晚上……。</h5> <h5></h5><h5> 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一部叫《早安,琅勃拉邦》的电影。在琅勃拉邦,时间是不适宜被“安排”的。对于那些在密密麻麻的时间表中淹没的人来说,去到这个贫困却不闭塞、丰富而又纯净的地方,让时间随着这座城市的脚步流淌,收获的会是更多曼妙乐趣。</h5><h5><b>张益群 部分文字摘录网络 2025-08-06完稿 </b></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