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日常生活里,“艾梅乙”或许听起来有些陌生,但它们其实是艾滋病、梅毒、乙肝的简称,这三种传染病不仅会严重威胁个人健康,还存在母婴传播的风险。对于“艾梅乙”,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p> <p class="ql-block">什么是单阳家庭?</p><p class="ql-block"> 单阳家庭,也就是指夫妻双方中有一方感染,而另一方尚未感染。单阳家庭中的阴性配偶处于“未感染但暴露”的状态,在不知情、不做防护的情况下极有可能被感染,成为新发感染者。比如不了解性伴侣的感染情况、未做相关预防措施等。因此,我们建议:夫妻双方中一方感染时,另一方主动进行相关筛查。</p><p class="ql-block"> 艾梅乙单阳家庭防护指导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统称“艾梅乙”)属于传染性疾病,这三类传染病不仅对个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也均可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感染他人或胎、婴儿。因此,我们要提高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传播的意识,主动接受艾梅乙检测,了解自己感染状况,早发现、早治疗,为自己和他人健康负责。</p> <p class="ql-block">单阳家庭怎样防护?</p><p class="ql-block">1.主动告知:发现自己感染艾滋病、梅毒或乙肝后,感染方要主动告知配偶/性伴侣,共同了解艾梅乙相关知识并咨询专业医生,能够正确认识这些疾病,做好心理支持与沟通,增强防护意识与应对能力。同时,告知配偶尽早进行艾梅乙筛查,明确感染状况。</p><p class="ql-block">2.规范治疗:感染者要到专业治疗机构积极规范治疗,定期监测,评估疗效,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计划妊娠。</p><p class="ql-block">3.安全性行为:在性生活中,全程、正确使用质量可靠的安全套,是预防性传播的关键措施。</p><p class="ql-block">4.避免共用生活用品:不共用可能接触血液、体液的个人用品,如牙刷、剃须刀、指甲刀、注射器等,减少病毒通过微小伤口传播的风险。保持个人卫生和家庭环境的清洁。</p><p class="ql-block">5.及时接种乙肝疫苗: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感染最有效的措施。乙肝患者的家庭成员要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尚未感染者或无保护性抗体者要及时到预防接种机构接种乙肝疫苗。</p><p class="ql-block">6.定期检测:未感染方应定期进行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以便及时发现可能的感染情况,尽早了解自身健康状况,采取相应措施。</p><p class="ql-block">7.预防母婴传播:女性感染者在孕期、分娩和哺乳过程中,可能将病原体传染给胎儿、婴儿,造成婴儿患病。</p><p class="ql-block"> 因此,感染的育龄妇女要有计划妊娠,避免意外妊娠。已感染的孕妇要积极配合专业医生指导,规范进行母婴阻断治疗,单阳家庭也是可以生育健康宝宝的。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是我国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一,为所有孕产妇提供免费咨询、检测、治疗、随访等一系列服务。</p> <p class="ql-block">分类防护指导:</p><p class="ql-block">艾滋病单阳家庭防护知识</p><p class="ql-block">1.夫妻双方任何一方发现感染了艾滋病,需要及时对配偶进行检查。</p><p class="ql-block"> 孕妇如发现感染艾滋病,要在医生指导下及早采取抗病毒治疗措施,预防母婴传播的发生。配偶须同时接受检测,避免交叉感染。</p><p class="ql-block">2.规范抗病毒治疗。</p><p class="ql-block"> 感染艾滋病单阳家庭中的阳性一方坚持抗病毒治疗,把体内的病毒数量降到很低,可以有效降低伴侣间的性传播。</p><p class="ql-block">3.正确使用安全套避免性行为传播。</p><p class="ql-block"> 艾滋病患者阴道分泌物、精液中存在HIV病毒,所以夫妻同房时正确使用安全套,是保护阴性配偶不被感染的必要措施。</p><p class="ql-block">4.切勿共用清洁用品。</p><p class="ql-block"> 艾滋病患者的血液和体液中存在艾滋病病毒,所以家人间不能共用指甲钳、牙刷和剃须刀等清洁用品或其他针刺器械。</p><p class="ql-block">5.单阳家庭阴性一方需定期检测。</p><p class="ql-block"> 艾滋病感染家庭需按要求定期进行艾滋病检测,并积极学习艾滋病基本知识,做好家庭防护,避免交叉感染。</p><p class="ql-block">6.婴幼儿采用人工喂养。</p><p class="ql-block"> 艾滋病毒可存在于患者的乳汁中,同时母乳喂养过程中乳头皲裂、破损会增加宝宝感染的风险,因此艾滋病感染妈妈所生婴儿要人工喂养,避免母乳喂养,杜绝混合喂养。</p><p class="ql-block">7.保障性伴知情权。</p><p class="ql-block"> 夫妻及性伴双方有义务告知对方艾滋病感染情况,阴性伴侣及家庭成员要关心和照顾感染者的生活,提醒和督促感染者按时服药、定期检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梅毒单阳家庭防护知识</p><p class="ql-block">1.梅毒感染后可以治愈。确诊梅毒患者要坚持药物治疗,配偶或性伴要同时接受检查,避免发生交叉感染。</p><p class="ql-block">2.孕期发现孕妇感染梅毒,要在助产机构专业医生指导下及早采取规范治疗措施,预防母婴传播的发生。</p><p class="ql-block">3.正确使用安全套避免性行为传播。夫妻同房时要坚持使用安全套,同房后检查避孕套是否有破损。</p><p class="ql-block">4.家庭成员间不共用剃须刀、内衣裤、毛巾等。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不要擅自输血和使用血制品,避免直接与梅毒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和唾液接触,切断其传播途径。</p><p class="ql-block">5.若有可疑梅毒暴露史,应及时就医做梅毒血清试验,以便及时发现、及时治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乙肝单阳家庭防护知识</p><p class="ql-block">1.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感染的重要举措和最有效的办法。乙肝患者的家庭成员要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尚未感染者要及时接种乙型肝炎疫苗。</p><p class="ql-block">2.家庭成员间禁止共用牙刷、剃须刀等个人用品。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母婴、性生活三条途径传播,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人患有口腔溃疡或者嘴唇破裂,则最好实行分餐制,杜绝传染的可能性。</p><p class="ql-block">3.乙肝性传播的机会跟是否接种过乙肝疫苗、机体健康状况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如果夫妻双方有一方是乙肝病毒感染者,另一方在注射乙肝疫苗产生保护性抗体或使用安全套后,进行性生活是安全的;在性伴侣的健康状况不明时,应使用安全套,以预防HBV和其他血源性或性传播疾病。</p><p class="ql-block">4.孕妇在孕早期接受乙肝“两对半”检测,如发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进行肝功能和HBV DNA检测,遵从医生指导,必要时服药阻断。慢性乙肝患者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备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单阳家庭可以生育健康的宝宝吗?</p><p class="ql-block">答案是:可以。</p><p class="ql-block"> 艾梅乙感染者早检测、早诊断、早干预,在医学专家指导下进行母婴阻断,仍然有希望生育健康的宝宝。</p> <p class="ql-block"> 建议所有准备怀孕的育龄妇女,积极参与婚前保健及检查、孕前优生检查,发现怀孕后尽早进行艾梅乙免费检测及咨询,一旦发现有艾滋病、梅毒或乙肝病毒感染,应尽快到医院的专科门诊接受咨询、进行规范化阻断药物治疗,并定期复查。通过艾梅乙早检测、早诊断、早干预,预防母婴传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