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福建省人工智能赋能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在漳州市顺利举行

光影逐梦

<p class="ql-block">  为落实福建省“十四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要求,提升小学教师运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的能力,由闽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承办的“2025年人工智能赋能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在漳州海景商务酒店举行。来自全省各县市区的111名小学教师参训。</p> <p class="ql-block">  8月3日上午8:30,开班仪式上,培训班班主任闽南师范大学教授程日庆明确了本次培训的目标与安排,他鼓励学员们积极探索、学以致用,通过ai赋能教育教学,努力为基础教育改革贡献力量。简短而庄重的开幕式,拉开了本次培训学习之旅。</p> <p class="ql-block">  本次培训围绕“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创新教学教研模式”主题,内容丰富、实践性强。培训涵盖人工智能与教育变革、人工智能教学应用基础、生成式AI赋能教学方式变革、AI大模型在“备教学评”全流程中的应用等多个模块。</p> <p class="ql-block">  授课专家阵容强大,课程内容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性。霞浦县教师进修学校正高级教师、省名师郑文以《生成式AI赋能小学教育教学方式变革的实践》为题,结合小学语文、数学等学科案例,详细演示了如何利用生成式AI工具设计分层教学方案、优化课堂互动环节,为教师们提供了可直接借鉴的教学变革路径。</p> <p class="ql-block">  宁德师范学院二附小高级教师黄晶带来公开示范课《种植小天地》,现场展示了在科学课中融入AI种植监测工具的教学实践,并通过专题讲座《人工智能赋能科技教育项目化学习的实践探索》,分享了如何以项目式学习为载体,借助AI技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课后让老师们进行小组创作交流。</p> <p class="ql-block">  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夏小俊博士聚焦《数智时代教师的必备技能:大模型与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应用》,系统讲解了主流AI大模型的技术原理与教育场景适配性,手把手指导教师们使用AI工具进行教学素材生成、学情分析等实操训练,帮助教师快速掌握数智时代的核心教学技能。</p> <p class="ql-block"> 闽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郑艺峰博士从《新质生产力视角下AI大模型赋能“三效”教学》切入,结合具体教学数据,阐述了AI技术在提升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增强教学效益方面的应用策略,为教师们提供了基于数据驱动的教学改进思路。</p> <p class="ql-block">  温州科技高级中学特级教师谢作如在《DeepSeek推动教育技术新一轮迭代——中小学教师如何学习和应用AI》讲座中,梳理了教育技术发展的迭代历程,重点解析了DeepSeek等新型AI工具在备课、授课、评价等环节的创新应用,并通过对比传统教学模式与AI赋能模式的差异,引导教师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技术应用理念。</p> <p class="ql-block"> 闽南师范大学袁东斌副教授则聚焦《生成式人工智能及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在教学中的应用》,详细介绍了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资源体系与AI功能模块,指导教师如何整合平台资源与生成式AI工具,构建个性化的教学资源库。</p> <p class="ql-block">  泉州一中信息中心主任陈义顺以《人工智能赋能教师“备教学评”全流程设计与实施》为主题,从备课环节的AI教案生成、授课环节的智能互动、评价环节的AI作业批改等方面,构建了全流程的AI赋能教学框架,为教师提供了系统化的实践指南。</p> <p class="ql-block">  8月6日下午,学员们围绕“人工智能如何赋能学生学习与发展”主题开展分组讨论,各组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AI技术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培养创新思维等方面的探索与思考,进一步深化了对培训内容的理解与吸收。</p> <p class="ql-block">  结业仪式上,班主任程日庆老师对本次培训学员表现进行点评,他希望学员们能带着所学知识辐射影响更多的人。最后他还为学员们颁发结业证书和优秀学员证书。</p> <p class="ql-block">  五天满满的课程不仅是一次理念的更新,更是一场技术的赋能,助力提升小学教师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教育教学的能力,对推动我省基础教育阶段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具有积极意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视频回望</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