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下的南通植物园

zmzg李存根

<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zmzg李存根</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9763849</p> <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4日下午,当蝉鸣把午后的阳光泡得发稠时,我正站在植物园东门的环湖大道上调试无人机。螺旋桨嗡鸣着撕开热浪,镜头下的南通植物园像被突然展开的翡翠折扇,在长江三角洲的冲积平原上舒展出层层叠叠的绿。</p> <p class="ql-block">当无人机高度升至五十米时,最先闯入视野的是中心湖区的曲线。这片人工开凿的水域被三座石桥切分成不规则的菱形,阳光斜斜扫过水面,碎成万千金箔。穿湖而过的木栈道像条褪色的绸带,几处亲水平台上,有人撑着遮阳伞垂竿,钓线在镜头里细如发丝。岸边的垂柳正处于一年中最丰茂的时节,枝条垂落的弧度在航拍视角下形成完美的正弦曲线,与远处水杉林的直线条构成奇妙的几何对话。</p> <p class="ql-block">向北侧飞行时,整片宿根花卉区突然在视野里炸开。黑心菊的明黄、松果菊的玫红、鼠尾草的靛蓝,被园艺师修剪成波浪状的色块,风过时,航拍画面里能看到这些色块如同被揉皱的绸缎在缓缓起伏。几个穿防晒衣的游客正蹲在花丛边拍照,在这巨大的色彩矩阵里,他们的身影为这片生动的美注入了活力。</p> <p class="ql-block">转过月季园的环形花廊,竹林区的墨绿陡然压暗了画面色调。这片丛生竹林占地近百亩,竹梢在风中此起彼伏,形成涌动的绿涛。无人机悬停在竹林上空时,我突然发现林下蜿蜒的小径构成了一个天然的“回”字,这或许是当年规划者的巧思,或许只是自然生长的意外。竹林边缘的几株古银杏还未到金黄时节,深绿的扇形叶片在阳光下透着半透明的质感,像被精心打磨过的翡翠。</p> <p class="ql-block">最令人惊喜的是水生植物区的航拍画面。芡实的圆叶在水面铺成绿色的棋盘,粉色的睡莲花苞零星点缀其间,像不小心掉落的胭脂。几只白鹭从蒲草丛中惊起,翅膀划破水面的瞬间,镜头捕捉到它们倒影的碎裂与重组。远处的鸢尾花丛沿着水岸线铺展,蓝紫色的花朵在航拍视角下如同无数只振翅欲飞的蝴蝶,与岸边的菖蒲形成蓝与绿的和谐碰撞。</p> <p class="ql-block">当我将无人机升至百米高空时,整个植物园的格局突然清晰起来。东西走向的主路像条银色的丝带,串联起十几个植物专类园,而蜿蜒的水系则像毛细血管,滋养着这片绿色秘境。更远处,长江的支流如一条淡金色的带子绕园而过,与园内的水域遥相呼应。夏日午后的云层开始增厚,阳光穿过云隙在地面投下移动的光斑,为这片园林披上了流动的光影外衣。</p> <p class="ql-block">返航时,无人机掠过温室群的玻璃穹顶,反射的阳光让镜头短暂过曝。这座由三个半球形温室组成的建筑群,此刻像三颗巨大的水晶球,里面培育着来自热带的棕榈与兰科植物。温室旁的儿童游乐区传来阵阵欢笑声,几个孩子正在水雾喷泉中追逐,他们的身影在高温空气里微微扭曲,构成一幅鲜活的夏日图景。</p> <p class="ql-block">当螺旋桨的嗡鸣再次落回地面,掌心已沁出薄汗。存储卡里存下的不仅是航拍画面,更是这个夏日午后独有的气息——有荷叶的清香,有柏油路被晒化的微苦,还有风穿过花丛时携带的甜腻。南通植物园在航拍视角下褪去了日常游览的琐碎,显露出一种宏大而精致的美,如同一位细心的园丁,在长江之畔精心编织着一块不断生长的绿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