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山石上的山麦冬

汉瓦当文

<p class="ql-block"><b>假山石上的山麦冬</b></p><p class="ql-block"><b>王汉文</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年前置办收藏陈列馆的时候,一位朋友送了我一块20公分大小的假山石。</p><p class="ql-block">何为假山石?假山石就是一种生长在山涧、溪流中的似石非石、似土非土的石头。假山石虽谓为石,但它没有石头的坚硬度,且非常松软,人的手指甲可以轻松的把它划伤、双手稍稍用力可以把它掰碎——假山石就是山流水过程中泥砂钙化形成的一种碳酸钙结晶体。也有的地方叫它吸水石。</p><p class="ql-block">记得少年时期,我常与兄长以及邻居、同学们一起去月亮山与飞云山的溪流中挖假山石回家做盆景。每每挖到大块的带管状的假山石时最是高兴,不管扛不扛得动都要拼命地扛回家来。因为管状假山石很少,它是因泥沙包住芦苇或竹子钙化结晶,然后芦苇与竹子腐烂后成为空管状假山石,那时的管状假山石都是可以背到地摊市场叫卖的。而更多更大的假山石,则是被企业单位组织专人采挖之后,做成了供人观赏的带喷泉假山石景观。</p><p class="ql-block">2000年的10月,刚刚卸任不久的市人大主任冯炳廷爬上了报社的7楼,说是他们成立了一个黄石市奇石协会,希望派记者去采访报道一下。报社总编叫我去采访,因为我是专刊部记者,是写大稿特稿的人。</p><p class="ql-block">我按约第2天去了冯主任家,冯主任已经约好了七八位玩石头的骨干人员在客厅等候。冯主任递给我一摞奇石协会的章程与名单,带头介绍了奇石协会的组建过程与必要性。然后叫在座的石友们各抒己见,讲述自己的奇石收藏故事。采访完毕,冯主任又带我参观了他家陈列的各种我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奇石藏品。</p><p class="ql-block">当天下午,我就以《精美的石头会唱歌》为标题写了一篇3500多字的特稿,并配以多幅精美照片交给了报社。第3天,一个整版的关于奇石收藏的特刊报道发表出来了,黄石的奇石爱好者奔走相告,纷纷请我去他们的奇石馆或家里边做客,给我讲更多的关于奇石收藏的故事。随后我又写了好几个整版的奇石收藏故事,以及黄石的各种奇石产出情况与特点专刊。</p><p class="ql-block">真是近墨者黑。因为我采访奇石的文章写多了,与奇石收藏者交道打多了,久而久之,我不仅迷上了奇石,甚至于2002年初辞去了报社记者的职务,一门心思地投入到奇石收藏的圈子里。</p><p class="ql-block">20年的收藏,奇石多得无法想象。妻子赖以生存的照相馆,被我的奇石逐渐吞噬、占领。厨房里、厕所里、楼梯间里、甚至是床铺底里都被我的石头塞满了,走路的过道最宽处不到一米,两个人相互走过还必须要侧身让道,就像是独木桥,一次只能过一个人……</p><p class="ql-block">2020年,因为疫情原因,我租给别人当教室的白马山住房半年没有营业,也没有钱交房租。我果断收回,并免去了租房者的全部房租费。然后我稍加装修、整理,建成了一个小型的个人收藏陈列馆。</p><p class="ql-block">朋友送的那块假山石不大,也没有管状物,就像一坨黄泥巴,但上面有好几个洞,有一个大洞里插了一把嫩黄的草,我没问他是什么草,心想应该是菖蒲吧。</p><p class="ql-block">我先用一个大菜盘子来养这块假山石,但菜盘子积水少,而且假山石吸水又快,一天要加两次水才行。为此,我专门去厨具店买了一个装菜用的厚塑料长方盆。</p><p class="ql-block">经过几年的水养,原本黄泥巴坨一样的假山石,全身铺满了绿盈盈的苔藓,而那一把原本嫩黄的小草现在长得油绿光亮,且已经快有两尺高了。</p><p class="ql-block">半月前的一天早晨我给假山盆里面加水,加完水回头的刹那间,我仿佛看到那把草的根部有一个小小的白球团。我先以为是哪位在我家赏玩的朋友随意将一个小纸团放在了草根部,于是我用手去捡,但捡不起来。我感觉很奇怪,便到大厅里拿来眼镜仔细看——原来这不是纸团,是一蓬正在生长中的花蕾。</p><p class="ql-block">我感到惊呀!养了整整5年的一把草,今年竟然长出了花蕾,而且在一星期之后便开出了一长串阶梯般的花朵。</p><p class="ql-block">我不知道这是什么草。一位来我家玩的朋友用手机百度拍照、识物,识物结果是春兰。既然是春兰,就应该在春天开花,而现在是8月,已近秋天了,春兰怎么会在秋天开花呢?</p><p class="ql-block">今天午睡之后,我用手机拍了几张清晰的照片,然后通过照片识物,得知这种草叫山麦冬。</p><p class="ql-block">山麦冬为天门冬科山麦冬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近末端处矩圆形、椭圆形或纺锤形的肉质小块根;叶基生,长线形,上面深绿色,背面粉绿色,边缘有锯齿;总状花序;果早起破裂,露出浆果状种子。山麦冬的花期为5-7月,果期8-10月。</p><p class="ql-block">山麦冬除中国东北及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各省区外,其他地区广泛分布。山麦冬喜阴湿,忌阳光直射,对土壤要求不严,以湿润肥沃为宜,山麦冬繁殖方式为播种或分株繁殖。</p><p class="ql-block">山麦冬是观花观叶地被植物,可布置岩石园,丛植于树穴,也可植于林下边坡。山麦冬味甘,味苦,性微寒,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新的功效。</p><p class="ql-block">所有的信息都对上了,我家假山石上的那株草就是山麦冬。虽然山麦冬只是一种很普通的植物,但它代表了朋友的一份情谊,也彰显了我对朋友情谊的精心呵护。</p><p class="ql-block">由此看来,任何事物只要精心打理与呵护,都会开出灿烂的花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8.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