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厦门五日游

老棠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024年7月31日早上8:15分由大媳妇邱红燕开车,去福建泉州,厦门旅游。同行者有邱如冈(邱红燕父親,)钟小林,钟小琴和我五人,邱如冈昨天从浙江衢州市过来,年届79岁。我们从河口镇出发,先走上武高速,车经武夷山镇附近,一路前行。沿途丘陵起伏,山峦叠翠,远山如黛,近处山岗郁郁葱葱,乌石村附近处,毛竹连片,偶尔也有成片茶园,半山以上喬灌木混杂,十分繁茂,青山绿水,真的是金山银山。 </p><p class="ql-block"> 穿过分水关隧道,即进入福建省界,从车内往外张望,福建那边,只见山丘,不见平地。车到洋庄服务区我们休息一下,后换乘京台高速前行,到泉州时已是4:30左右。然后联系旅社,第一次是一家民宿,家中无人,在电话中只告诉我们开门的密码,我们几人进入住宿房看了一下,弯弯绕绕的通道,小车进不了,附近又没有停车的地方,后来经钟典指点,我们联系“汉庭酒店”住了下来,这家酒店条件不错,服务态度也好,住一个晚上两人间只要205元,并有免费自助早餐供应。</p> <p class="ql-block">  8月1日上午参观泉州古城老街,老街两旁种植的筆管榕树,高大粗壮,浓荫密布,树下十分阴凉,看来这些树已有些年头。听当地老人说,这种树的果实可以治疗咽喉炎症。老街附近小吃店、杂货店很多,旁边弄堂中有一条“甲第巷”,巷中有一处欧阳詹故居,故居供奉着欧阳詹画像,故居类似于詹氏祠堂,有几个人在此守护着。欧阳詹与韩愈,柳宗元为同时代人,共同倡导古文运动。在欧阳詹之前,泉州地区无人参加考举,所以他被誉为“开八闽文教之先”的文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泉州老街</p> <p class="ql-block">甲第巷</p> <p class="ql-block">欧阳詹故居</p> <p class="ql-block">  然后我们到开元寺参观,一进开元寺,只见参观的人很多很多,有旅游团,有散客。寺中有东西两座石塔,东塔叫镇国塔,西塔叫仁寿塔,两塔相距两百米。东塔始建于唐咸通六年(865年),为木塔。宋宝庆三年(1227年)改建为砖塔,嘉熙二年至淳祐十年(1238一1250年)重建,改为石塔,高48.24米,塔基须弥座上有浮雕,讲述释迦牟尼出生的故事30多幅。塔身上每层门龛有浮雕佛像,雕刻精细,神态逼真。西塔始建于五代后梁贞明二年(916年),初为木塔,北宋时改为砖塔。南宋绍定元年至嘉熙元年(1228一1237年)改建为石塔,高44.06米。双塔均仿楼阁式木塔结构,八角五级,巍峨壮丽,为石塔建筑中的珍品。塔周有红布带串围,严禁入内参观。东西两塔是泉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为泉州市的珍贵文物。凡到泉州旅游者,此景点必到参观。</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入口处</p> <p class="ql-block">镇国塔旁留影</p> <p class="ql-block">镇国塔</p> <p class="ql-block">镇国塔四周用红布带串围,禁止入内参观</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内游廊</p> <p class="ql-block">介绍两塔历史</p> <p class="ql-block">寺中大榕树一,小林站在树下休息</p> <p class="ql-block">寺中大榕树二</p> <p class="ql-block">  随后,我们又到弘一法师纪念馆参观。纪念馆就在开元寺内,馆中介绍了弘一法师传奇的一生。有图片,有文字,还有音响视频解说。</p><p class="ql-block"> 弘一法师原名李叔同,1880年出生,原籍浙讧平湖,长大于天津。他家庭条件优渥,为当时天津首富。从小就展现出过人的天赋与才华。5岁时父親去世,这对他后来的人生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早年,李叔同在上海南洋‘公学读书,师从蔡元培。</p><p class="ql-block"> 1905年,李叔同远赴日本留学,专门学习美术和音乐,并在东京美术学习西洋画。1907年,他与友人共同创办了“春柳社”,主演了“茶花女”等剧目,是中国话剧运动的先躯之一。他在音乐上造诣颇深,“送别”这首歌就是他创作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歌词也是家喻户晓的,老少男女都能哼上几句。回国后,李叔同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和南京等师范学校担任音乐和图画教师。</p><p class="ql-block"> 1918年,39岁的他在杭州虎跑寺出家为僧,法号弘一。出家后他致力于佛学研究和传播,他提出了“念佛不忘救国的主张”,展现了他深厚的爱园情怀,弘一法师的佛学理念影响了一代国人。他一生的最后14年在泉州度过,对泉州有着深厚的感情。到弘一法师纪念馆参观的人也很多,有头戴花环的簪花姑娘,有戴草编礼帽的,有撑着遮阳伞的,进进出出,人挤人,甚是热闹。</p> <p class="ql-block">弘一法师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弘一法师纪念馆重修记</p> <p class="ql-block">  参观弘一法师纪念馆后已近正午12点钟左右,由红燕开车去洛阳桥参观,到洛阳桥附近就见到许多孩子头戴草帽,汗汵汵往回走,可能是某学校组织参观的。远远望去长长的洛阳桥上人头攒动,往来行走。在离桥五、六百米的地方,红燕将车子停好,我们就往洛阳桥方向走去。路旁一片红树林绿油油,密匝匝地长在海滩上,因为参观时正值退潮,许多游船搁在海滩难上,所以也看不到湛蓝的大海。洛阳桥的桥头立有护桥将軍和石塔,桥中部附近有一自然小岛,岛上有一寺廟,门楣上方写有“海内第一桥”五个大字。廟旁竖有许多石碑,碑上镌刻着建桥历史及其事迹,碑旁有一块万吨镇桥巨石,石上有“万古安澜”四个大字。</p><p class="ql-block"> 洛阳桥通体由坚硬的花岗岩砌筑,现存桥长731米,主体桥段为47孔,有45座石墩。依托桥中部一自然小岛而建,桥两侧安装栏杆645挡,狻猊望柱104根,桥面以300多条长条石铺就,最长者11米,重达15吨。我被这些巨型长条花岗岩桥石惊呆了。这在北宋时期一无切割机,二无起重机,也没宽阔的马路,这样长条巨石怎么开采和搬运出来的?真的佩服古代匠人的智慧。</p><p class="ql-block"> 洛阳桥原称“万安桥”,建于1053年,经数年努力,至1059年由太守蔡襄建成。洛阳桥是泉州北上福州乃至内陆腹地的交通枢纽,它也是与世界各国进行贸易交流的桥梁,在泉州运输网络的发展中具有开拓性的意义。它是由官方主导,全民合力建造的大型交通设施的典范。体现了官方,乡绅,僧侣等各界对商贸活动的推动和贡献。是宋元时期泉州海详交通设施发达和海详贸易繁盛的历史见证。</p> <p class="ql-block">海滩红树林</p> <p class="ql-block">萬公祠</p> <p class="ql-block">萬公祠旁石碑</p> <p class="ql-block">洛阳桥上狻猊石雕像</p> <p class="ql-block">洛阳桥面</p> <p class="ql-block">护桥将军</p> <p class="ql-block">万古安澜巨石</p> <p class="ql-block">五人洛阳桥旁合影</p> <p class="ql-block">洛阳桥介绍</p> <p class="ql-block">  下午就到南少林寺参观,南少林寺坐落泉州清源山东麓,为中国南禅宗名刹和南派少林武术发祥地。历代高僧名师辈出,影响遍及海内外,是对外展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一张亮丽名。</p><p class="ql-block"> 南北少林寺同源同宗,北以嵩山少林寺为正宗,南以泉州少林寺为代表。泉州南少林寺有五祖拳、五节花拳、五枚花拳等拳宗,构成了独特而博大精深的拳术系统。泉州南少林文化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武术文化中的宝贵遗产。南北少林,相互辉映,齐誉满天下。</p><p class="ql-block"> 千年古刹尽历沧桑,从唐代到清代,历经时代变迁,兵马战乱和风雨侵蚀,三兴三废。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乾隆帝下令火烧少林寺,泉州少林寺第三次被毁。“从兹无复敢修者”,泉州少林寺消失了230个春秋之后,终于迎来了春天。1992年经省市政府批准,泉州市成立了少林寺复建委员会。10月13日在东岳山少林寺遗址举行了奠基典礼,1997年首期工程大雄宝殿建成竣工。</p><p class="ql-block"> 1998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由当时泉州市委书记何立峰陪同,视察了泉州少林寺。察看了重建后的大雄宝殿,与正在练武的武僧们进行交流,详细地了解正在重建的少林寺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情况,指出:“作为祖国燦烂文化的一块瑰宝,以南少林武术为载体的南少林文化,千百来薪火相传,融入了泉州民俗民风,丰富了泉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而且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延伸而远播海内外,成为海外乡亲与祖国联系的一条感情纽带,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泉州市委要继续弘扬南少林文化,推进侨乡的新一轮创业。此后,泉州少林寺遵循习总书记的指引的方向,在市委、市政府和海内外各界人士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复建工程渐趋规模。重建了山门、大雄宝殿法堂、达摩祖师堂、十三堂、罗汉堂、玄女堂、藏经阁、天王殿、观音堂、地藏殿及其他配套设施,占地面积达五百亩。</p><p class="ql-block">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参观了部分殿堂,只见各殿堂飞檐翘角,金碧辉煌,菩萨佛像庄严肃穆。寺院中遍种菩提树、榕树和一些其他绿荫树木。可惜我们错失时间,没有看到少林武僧的拳术表演。</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重建少林寺记</p> <p class="ql-block">观音阁</p> <p class="ql-block">菩提树上围满祈福条</p> <p class="ql-block">参观南少林寺后又到了千手岩。千手岩离少林寺不远处,开车10来分钟就到了。车停好后,我们沿着一个山坡的石阶向上攀登,沿途林木繁茂,郁郁苍苍一片,鸯然绿意。时间又近傍晚,可大家兴致不减,浑身是汗。女儿小琴一直陪伴在我身旁,不时搀扶着我,问我累不累?我说还好。千手岩没有其他景点,只有一个殿堂,内供观音菩萨一尊。横着走过去一点就到了“欧阳书院”。书院落在青源山景区, 前面是一个广场,后面被青山怀抱,环境幽雅。站在广场上可以见到泉州市容的一角。</p><p class="ql-block"> 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当时著名诗人欧阳詹与同窗好友林藻、林蕴在此苦读,这一地点后来就被称为欧阳书院。书院后经欧阳詹后代欧阳深和欧阳模在明嘉靖年间和万历年间重建和扩建才成现在的规模。</p> <p class="ql-block">个手岩殿堂</p> <p class="ql-block">殿中观音塑像</p> <p class="ql-block">欧阳书院</p> <p class="ql-block">泉州市容一角</p> <p class="ql-block">  随后我们又到老君岩看看。老君岩位于泉州请源山风景名胜的主景区内,老君岩有一座石雕像,该雕像凿于宋代。中国现存年代最早、最大的道教创始人老君的造像。像高5.63米,宽8.01米、厚6.85米。雕像巍然端坐,一派安祥自得的模样。我们在雕像前留了影。</p><p class="ql-block"> 老君即太上老君,名李耳,号聃,又称老子。比孔子早出生,据史书记载,公元前6世纪,孔子曾问道老子,极度赞叹老子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大受启发。后来他刻苦好学,终成儒家思想的创始人。</p><p class="ql-block"> 老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道教的创始人,其代表作“道德经”,倡导无为而治的思想,其影响深远及至现代。他提出“上善若水”,即善的最高境界就应像水一样,水懂得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争利。</p><p class="ql-block"> 老君岩,古称羽仙岩。相传,老子骑青牛西出函谷关,云游至此显圣成像而得名。据泉州府志记载:“其地有石天成,略见头目髯须之状”。</p><p class="ql-block"> 晚上参观了泉州小吃一条街,街旁除原有店铺以外,街道两旁林林总总排满各种小吃摊,人来人往,十分拥挤,我们五人随便找一家饮食店,用了晚餐,消费也不算贵。</p> <p class="ql-block">清源山留影</p> <p class="ql-block">老君像的传说</p> <p class="ql-block">老君石雕像</p> <p class="ql-block">在老君雕像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  8月2日星期五,上午我们去蟳埔参观簪花一条街和顺济宫,顺济宫又叫妈祖宫,是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它起源于明万历年间(1573一1620年)兴建的是一座小妈祖庙,到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泉州水师都司刘志盛驻军村中,献地重建顺济宫,民国以来,经多次扩建致成现在规模。</p><p class="ql-block"> 妈祖原名林默,是北宋时湄州岛上的民女,据说她出生时,遍屋生香,瑞光四射。她终生行善,乐于助人,经常引导乡人避凶趋吉,一次在海上救护船只,因遇到风暴而遇难,百姓感念她的美德,尊她为海上女神,立庙祭祀。后被历代朝廷敕封为“天妃”、“天后”。当地渔民出海前都要到天后宫前祭拜。现在我国沿海各地渔民都把妈祖奉为海上保护神,到处立庙祭祀。</p><p class="ql-block"> 现在蟳埔已成为网红打卡之地,在这里可以租借当地“蟳埔女”的服装和道具进行拍照留念。我们到达蟳埔村中时已是9点左右,在这里有很多簪花造型店,有几家店前竖立着“今生簪花,来世漂亮”的牌子。在街上随处可以见到头戴簪花的少女,年老妇女的头也有不少人插着花朵,这是蟳埔的特色。身穿婚纱样簪花少女,宛似古妆戏中的宫女,甚是漂亮可人。在蟳埔还可以看用生蚝壳做墙的房子,真的增长了见识。</p><p class="ql-block"> 但到此地停车可不方便啊,连停在拆掉房子的空地上,街上的居民都要过来收钱,说是每小时5元。且问你要不要簪花,如要簪花则停车免费。但簪花一次费用得好几百元,谁愿花这冤枉钱。</p><p class="ql-block"> 今天不知是否天后祭祀日,妈祖宫前人山人海,很是热闹,特别是一些簪花少女,往来穿梭,或拍照、或拜佛,很引游人注目。</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妈祖庙(顺济宫)</p> <p class="ql-block">簪花一条街</p> <p class="ql-block">顺济宫拜佛</p> <p class="ql-block">顺济宫前热闹场景</p> <p class="ql-block">我们10点20分左右就到泉州市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参观,博物馆很大,也很有气派,周围环境也干净漂亮。从进馆到出馆大约化了2个多小对,还是走马观花般看了一下。馆内主要介绍宋元时期泉州与世界上各国交通往来和商贸交易的情况。这里居住着数以万计的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商人、传教士、使者、旅行家、贵族和平民。其中以波斯人和阿拉伯人、欧州人为最。阿拉伯等地的商人为了做生易,很多留在了泉州各地,在此繁衍生息,馆内有许多石棺石碑留有记载。我只拍了10来张照片,有历史意义的物件实在太多,说也说不完,拍也拍不完,只好不舍地离开。泉州作为宋元时期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实在了不起。洛阳桥也为与世界各国进行商贸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参观的人很多,一批又一批,有时我们也会跟随旅游团参观,听导游解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波斯孔雀蓝釉陶瓶</p> <p class="ql-block">洛阳桥</p> <p class="ql-block">宋元时期各国商贩贸易模拟情景</p> <p class="ql-block">各种航船模型</p> <p class="ql-block">宗教石刻陈列馆前言</p> <p class="ql-block">晚上由红燕开车,我们在泉州新城转了一下,途经泉州湾跨海大桥,桥上灯火辉煌,过大桥后我们在海堤上休息一下,回望远处的大桥,桥上往来的小车络绎不断,一辆接着一辆,宛如新春一字排开的龙灯,长达几公里,海堤下的海滩上,有好多人打着灯在捡拾海蛤、海蚝等一类的海货。</p> <p class="ql-block">泉州湾跨海大桥</p> <p class="ql-block">  8月3日星期六,早晨准备去厦门金沙滩看日出,由于昨天玩得比较累,所以起床没那么早,5:30分左右由红燕开车,沿着导航的方向前行,车子大约开了半个钟头到达了目的地。这时,太阳已升得老高,我们就见到很多游客陆陆续续往回走。但沙滩上仍然有不少游客戴着各色太阳帽,穿着各色服式在沙滩上欢呼雀跃,尽情踏浪、拍照、游玩。我们五人也脱掉鞋子,放好背包,争相下水,迎着海浪拍照留念。遥望大海,碧波万顷,对岸有几个小岛,岛民的民房在青山的屏障下请䀿可见,岸边还停着大大的轮船。海浪不时一波接着一波涌来,掀起雪白的浪花,我嘴里不时发出“哗、哗”的呼叫,我一边踏浪,一边观察海滩上有无好奇的贝壳,可捡几个回去,留作纪念。沙滩无边无际,白色清一色的细沙犹如筛过一般,干净清晰,我说用这沙来作建筑材料粉刷墙壁是很好的。小林说:那是不能用的,因为海沙中含有大量的盐份,粉在墙上墙壁要返潮的。真的可惜!</p> <p class="ql-block">亲家邱如冈在金沙滩拍照</p> <p class="ql-block">在金沙滩</p> <p class="ql-block">金沙滩上游人多</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小琴踏浪</p> <p class="ql-block">浪潮涌来</p> <p class="ql-block">远处的游轮</p> <p class="ql-block">红燕的父亲与小琴交谈</p> <p class="ql-block">  上岸后我们五人在附近找到地方吃早餐,自带的面包,八宝粥等随便吃一点。这时有个保安模样的人走过来,我问他前方看得见的小岛是小金门吗?他随便回答一句:是的。原来金门岛离厦门这么近,五八年那时大陆砲轰金门就发生在此地?</p><p class="ql-block"> 这次到厦门目的是想到鼓浪屿小岛上去游玩一下,因为此地太有名气了。吃罢早餐,小琴就在手机上予订一下去鼓浪屿的轮渡船票。因为这段时间正值暑假,天气虽热,外</p><p class="ql-block">出旅游的人很多,平价轮渡船票已经没有了,还剩下几张每人80元的来回船票,这时小琴马上下单,买了5张上午11点半的船票。这时离11:30分还有3个多小时,所以就准备到厦门大学和厦门南普陀寺去玩一下。</p><p class="ql-block"> 然而进厦大是要预约的,我们没有事先预约所以进不去,只好在大学门前拍了几张相片留念。到厦大参观的人很多,一拨接着一拨。厦大门前人流、车流非常拥挤,因为此地离南普陀寺很近,到南普陀寺去参观的人也很多,这条马路又可通到厦门火车站,所以往来车辆只能缓缓蛇行。红燕这时先去停车场将车停好,地下停车站很大,分上下两层,等到我们游玩了南普陀寺出来,在马路边一处“即停即开”地等她,等了好久也不见她出来,又打电话,又脚踮脚找她,总是不见踪影。看看时间接近11点,大家真的很急,只好返回原路在十字路口等。最后红燕父亲看到她开车来了,叫我们一起过去上车。因为停车场实在太大,红燕找自己的车找了好久,所以躭搁了。这时离渡轮开船时间只差10来分钟左右,我们仍不死心,想碰碰运气,能否坐上,红燕也不躭误,快速开车,一到轮渡码头,一问,船已开走了,其他轮船也不能坐。小琴就在网上查询一下,能否改签下一班,或退票,等第二天再去。得到的回复是:改签可以,可要另加80元的钱,退票是不可以的。而时间只有下午4:30的船,我们怕时间太迟了回不来,要是在鼓浪屿住宿,厦门这边的房间又不好退,行李又不在身边,真的急死人。这时,小琴又到票房讯问处去问一下怎么处理好,得到的回复是:不改签则400元钱就设了,改签则得重新再交400元,然后返还320元。并说回来的轮船在晚上12点前都有的,这样我们也就放心了,也只能这么办了。此时离下午4:30还有一段时间,我们只得先吃午饭,再回旅社休息一下再说。</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厦门住宿的旅社也是在网上预订的,两个房间四张床铺,每晚380元,楼层为31层,即顶层。交了钱,交了房以后房东什么都不管了,门卡自己设密码进出,所以毛巾、浴巾也无人更换,卫生纸,牙膏牙刷也没更换,住宿条件比起泉州汉庭酒店差多了。</p><p class="ql-block"> 为了避免再次发生赶不上轮渡的时间,除了吃饭,我们在房间只休息了一个多点钟头,于3:20左右就离开旅社出发,到达轮渡码头已是4:05分,然后排队过安检。安检十分严格,先出示船票,再把随身所带的大包小包旅行箱过安检车,这时红燕所带的一把水果也被没收了。出安检站时还要出示身份证,我和小林,小琴身份证都随身带了,最后一关也通过了。而红燕和她爸的身份证放在红燕的背包里,落在车上忘带了,又被拦在那里,我们三人等得干着急,万一过不来怎办?红燕父女俩无论怎解释也没用,好在手机带在身边,后来出示手机上五人同行买了船票数据才放行,这时我们才把心放了下来,大家一起登船。游客实在太多,人挤着人上船。轮船分上下两层,我们先走上上面的的一层,一看没有一个空位,只得下来,等找到坐位,这时轮船已经启动,船舱内人声嘈杂,说话也听不清楚。突然,舱内空出很多坐位,原来这时很多人抡着往船舷跑,好站在船舷上看两岸的风景。游客们忙提着照相机或手机拍照。轮船开动,船后泛起阵阵浪花分向两边,船也离码头越来越远,渡船不是直向鼓浪屿开去,而是绕行一段距离,为了使游客能观赏两岸景致。大约开行了15分钟左右就到了鼓浪屿码头。</p><p class="ql-block"> 上了码头后,游客们各自携老带幼,拖着行旅箱,挎着背包奔向各自的目标,或拍照、或行走,一路谈笑,嘻嘻哈哈游走在鼓浪屿的各个景点。我们五人则停下来,在鼓浪屿码头的大厅前拍了一些照片,然后沿鼓浪屿海边的公路绕岛前行。走了一段路后,我们在一处开阔的空地上休息一下,此时刚有一拨人离开这里不久。这时,小琴突然发现有一个手机留在这里的石凳上,刚拾起准备找人时,丢失的人的手机响了,小琴回答说:手机在这里,你快过来拿,我们也马上要走了。不一会丢失手机的年轻人跑过来说:谢谢。小琴就立刻将手机还给他,年轻人立马拿走手机去赶自己的同伴。</p><p class="ql-block"> 我们随后也边走边看沿途的景致,岛上植被很是丰富,绿荫掩映,有典型的热带植物品种椰树,棕树,榕树,菩提树和一些香樟,枫树等等。海滩上行人很多,或站,或坐,或海掏,拾海贝,海蚝等海产品。虽近傍晚,但太阳依然猛烈,行走了有一段距离后,我不再绕岛前行了,而是折向山间闾巷,爬起山来,上山的道路曲曲弯弯,通向各个景点。时而经过外国人住居过的古建房屋,下班关门,不得入内观看。时而经过学校,教堂,郑成功纪念馆和其他一些景点同样关门,不得入内。后来越爬越高,登上了鼓浪屿最高点日光岩,那儿是由七,八块几万吨的巨石叠成的,此非人工所能完成,而是大自然的杰作。登上顶端,的确吓人,巨石并不平正,歪斜有些滑溜,好在有铁栏杆围住。跑到上面的人也很多,站在顶上对面厦门的景致请晰可见。落日已近地平线,海中船影点点,十分美丽,大家忙着拍照留影。</p><p class="ql-block"> 时间已经不早了,我们急忙下山,途中遇到岛上居民,我们问这问那,他也一一作答,就是有好的地方玩,这时我们也去不了,经过一下午的折腾,我和79岁的亲家早已汗流浃背,也跑不动了,只好悻悻地离开。因为上岛的时间太晚,所以在鼓浪屿也没有见到好玩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我和亲家邱如冈厦门大学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普陀寺山门</p> <p class="ql-block">南普陀寺前人山人海</p> <p class="ql-block">进大雄宝殿殿参观</p> <p class="ql-block">我和小林,小琴在鼓浪屿码头大厅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红燕和父亲合影</p> <p class="ql-block">环岛行时看海滩上人在游玩</p> <p class="ql-block">环岛行时途经隧道</p> <p class="ql-block">环岛行时看好多人在海掏</p> <p class="ql-block">鼓浪屿天主教堂</p> <p class="ql-block">在鼓浪屿看厦门</p> <p class="ql-block">站在日光岩看厦门</p> <p class="ql-block">在日光岩顶看落日</p> <p class="ql-block">在日光岩大家抢着拍落日余辉</p> <p class="ql-block">在日光岩顶留影</p> <p class="ql-block">  8月4日星期日,经过几天的游玩,大海也看了,鼓浪屿也到了,每天汗流浃背。旅游嘛,就是看山,看水,看大海,看人头,既看景致,又锻炼身体,设有好身体是不行的。8月4日上午就准备回家,早上5点就早早起床,整理随身行李,6点半左右从厦门出发,红燕打开导航,车子开动,只得说和厦门再见了。昨晚车子停在马路边,侥倖没有收取停车费。在泉州旅游感到最困难的就是找旅社,因为很多旅社都要提前预订,不提前预订好,住宿费贵还不说,还没有停车的地方。停在旅社外面的停车场,出行很不方便,每小时停车费五,六元,一天一夜要六十元,车子开到外面玩又要找停车场,又要收费,而且十分难找,乱停车则要罚款,这次红燕就被罚了100元。</p><p class="ql-block"> 到家时,已是下午3点半左右。我在小琴家稍作休息,即在这边吃晚饭。女婿林志明做了一桌好菜,有玉米排骨汤,炒牛肉,炒田鸡,炒螺丝,炒青豆,清煑花生米,大白菜等。吃饭除了我们五人外,加林志明和钟典。小林过来接他娘过去吃晚饭,她因嘴巴有炎症没有过去。吃饭时红燕父亲一直说:你们太客气了,太客气了。我们这次外出旅游很舒心,的确要很好感谢林志明的大力支持。</p> <p class="ql-block"> 钟公棠于 2025.8.5根据当时日记撰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