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双林古镇,一桥一巷皆藏着江南的温婉与繁华,江南灵秀,尽在此间——在双林古镇的很有点游兴未尽,且蔡宅还没有参观呢,但我们晚上并不想住在古镇——双林古镇未尽之处就算是一点留白吧! 匆忙的世界里,留白是写给自己的一首诗。</p><p class="ql-block">离开双林古镇,已是薄暮时分,“去织里吧”,火燕说——“织里古镇”的宣传路牌我们早就看到了。那天晚上吃住在织里镇,第二天遍寻织里的古街古巷古镇,却未得,没寻到便是没有缘分吧,但到了织里总得看点什么吧,于是我们寻到了义皋古镇!</p><p class="ql-block">义皋古村真是一个宝藏古镇,我们是寻到宝了!义皋古村是湖州溇港文化典型代表,古街古桥古巷,不仅流淌着江南水乡的诗意,更封存着千年水利智慧,与名门望族的传奇故事……</p> <p class="ql-block">——织里镇,走过路过</p><p class="ql-block">位于湖州市吴兴区的织里镇,镇域面积9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约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5万,其中外来人口常年保持在35万左右,相比之下,国内部分小县城无论从区域面积还是人口数量都比不上织里。最重要的织里镇规模是全国知名的童装产业重镇,在童装生产销售领域具有重要地位,享有“中国童装之都”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义皋,宝藏古村</p><p class="ql-block">织里义皋古镇位于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北部,北靠太湖。走进义皋村,就有一种莫名的喜欢。梅雨时节,江南的雨如影随形,在细密的雨幕中我们走进了义皋村。街上没有行人,但村里的清洁工却在认真地清理着卫生,后来我们行走于干净整洁的古村,愈发感觉到村人的自律,这是义皋古村文化传承与独特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义皋古镇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东汉时期,东汉议郎皋伯通于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在太湖畔筑塘治水,当时已形成村落雏形,唐代至宋代逐渐发展为集镇,明代起成为太湖南岸重要商贸集散地,清代达到鼎盛,民国17年(1928年)前称“义皋里”,此后曾为“义皋镇”,新中国成立后,义皋镇为太湖公社所在地,后并入织里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义皋溇港文化展示馆——</span></p><p class="ql-block">义皋村有溇港文化展示馆,是由1950年代茧站改造而成,里面有水利系统模型与蚕桑文化展品,诉说着义皋古村与水共生的历史。但是我们到访义皋古村时,展示馆关门,没能很好地了解古村的文化,实在是非常遗憾!</p> <p class="ql-block">但是,我们了解到溇港圩田文化,义皋古村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溇港圩田的代表作。</span>4000多年前先人用竹子和木头做成挡墙,在太湖滩涂上开挖溇港,形成溇港圩田,架构了桑基圩田和桑基鱼塘,具有独特的经济、文化、美学价值。</p> <p class="ql-block">太湖娄港圩田系统历经两千多年发展,逐步形成了由太湖大堤、运河頔塘、70多条太湖淡港、数条横塘及万顷圩田组成的成熟水利系统。其规模宏大、设计科学,被已故水利界泰斗郑肇经教授誉为“是古代太湖劳动人民变涂泥为沃土的一项独特创造,它在我国水利史上的地位可与四川都江堰、关中郑国渠媲美”。</p><p class="ql-block">义皋溇,被誉为“溇港之首”。</p> <p class="ql-block">义皋溇——</p><p class="ql-block">这条流经义皋古镇的河就是义皋溇。义皋溇是湖州范围内70多条溇港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古溇港之一。此外,还有北运粮河和南运粮河等河道也流经义皋古镇,它们与义皋溇共同构成了当地独特的水网格局。</p> <p class="ql-block">这便是义皋溇畔的义皋亭。“亭者,停也”——想来建亭之初,便是为了让行路人在此暂歇脚的吧。看流水从溇中缓缓淌过,亭柱映在水里轻轻摇晃,让匆忙的脚步在此刻慢下来,听一听风声,看一看水色。</p> <p class="ql-block">尚义桥——</p><p class="ql-block">沿着义皋溇向北前行奔环太湖大道,就到了尚义桥。这座桥是太湖溇港上保存较好的清代单孔石拱桥之一,也是义皋村村民的必经之路。</p> <p class="ql-block">尚义桥,桥长13.1米,宽3.2米,拱高5米,桥型古朴典雅,现桥为乾隆年间重修。但尚义桥仅为湖州市级文保,实是有些遗憾。</p> <p class="ql-block">桥额有楷书题名,桥北侧楹联“大泽南来,万里康庄同利涉;春波北至,千秋浩淼永安澜”,桥南侧楹联“流分沙漾庆安澜,民有淳风称义里”。</p> <p class="ql-block">尚义桥两边便是百年老街,义皋古村以尚义桥为中心,桥东、桥西店肆林立,街石排列规整,街道宽2米、长百余米,老字型大小店铺门前都有石阶数级。</p> <p class="ql-block">——义皋古水闸</p><p class="ql-block">继续沿义皋溇向北,一座凌驾于水上的二层阁楼映入眼帘,原来这就是义皋溇上的古水闸。</p> <p class="ql-block">走近义皋溇古水闸。</p><p class="ql-block">义皋古水闸历史悠久,具体始建年代难以考证,但从南宋时期义皋村相关记载出现,以及太湖溇港水利系统的发展来看,其存在时间至少已有数百年。</p> <p class="ql-block">桥面上留有切口,可以观察下面的古水闸。古水闸多采用传统的石木结构,设有木板闸门,通过人力进行启闭,闸口通常为单孔,跨径数米,能够有效控制水流的进出。</p><p class="ql-block">水闸的主体结构采用当地的石材,如花岗岩条石等,坚固耐用,能抵御水流的冲刷。闸门则选用红松木,利用其遇水膨胀的特性,更好地起到止水、防洪防旱的作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古水闸是太湖溇港的重要组成,义皋溇古水闸通过闸门的闭合控制义皋溇中水位的高低,溇中有涝,则将闸门打开,将洪水泄入太湖,溇中干旱,则引太湖水入溇,以确保居民与农田免遭水患与干旱。</p><p class="ql-block">通过调节溇港横塘与太湖间的水位,使溇港始终保持较为稳定的水位,有利于水运交通和居民的日常生活。</p> <p class="ql-block">义皋溇的闸口设计看似比较简单,但是当初的设想以及在旱涝调节所发挥的作用,则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个闸口的设计与广西灵渠的陡门设计是异曲同工,都是古代通过对水的调节,达成军事的、民生等目标。</p><p class="ql-block">不过,现在的义皋溇的闸口已经失去了它的作用,义皋溇有一个更现代化的闸口,就是这不远处的高楼。</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这座楼的楼根处发现了关于义皋溇的三座文保碑:市级的、省级的、国家级的。义皋村古水闸是太湖溇港水利文化的重要遗存,见证了当地先民治水的智慧和水利工程的发展历程,被已故水利界泰斗郑肇经教授誉为“是古代太湖劳动人民变涂泥为沃土的一项独特创造,它在我国水利史上的地位可与四川都江堰、关中郑国渠媲美”。2016年,太湖溇港水利遗产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古水闸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这座楼的旁边就是环太湖公路,这座横跨义皋溇的桥称为“义皋桥”。</p> <p class="ql-block">横跨过环太湖公路,便是烟波浩淼的太湖!耳边适时响起《太湖美》的旋律!</p> <p class="ql-block">“山从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这是宋代戴表元所撰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湖州(其一)</span>》。</p><p class="ql-block">湖州因溇港圩田而变成江南清丽地,水草丰美、物阜粮丰的宜居乐园!</p> <p class="ql-block">朱家庙——</p><p class="ql-block">义皋古闸处,义皋溇两岸是一处带状公园,也是农耕体验园与溇港迂田,但平视角度看不出所以然,于是从义皋溇闸口又返回到尚义桥,因为尚义桥是古村的中心。</p><p class="ql-block">从尚义桥向东,我们看到也有一座桥几于尚义桥平行,我们走到近前一看,原来是朱家庙桥。</p> <p class="ql-block">朱家庙桥是一座单孔石梁桥,桥结构简洁,由桥基、桥柱和桥面组成,桥面通常由整块或数块长条石铺设而成,桥柱则起到支撑桥面的作用,这种结构形式适应了当地的地理环境和交通需求,能够有效地跨越河道,方便村民出行和物资运输。</p> <p class="ql-block">桥身的石料经过岁月的洗礼,表面变得光滑细腻,呈现出一种古朴的质感。</p> <p class="ql-block">东侧有朱家庙、古河埠、古朴树及朱姓家族众多古民居。</p> <p class="ql-block">朱家庙桥的建筑风格古朴自然,与周围的古民居、古河埠等建筑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美丽画卷。</p> <p class="ql-block">朱家庙桥附近的景致。</p> <p class="ql-block">白墙黛瓦、小桥流水,尽显江南古村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轻轻地走在雨中的石板路,脚步变得<span style="font-size:18px;">湿漉漉,因而也格外厚重。这里是古河埠,有小小的码头,</span>漤港圩田使得太湖南岸物阜民丰,运输繁忙。</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雕版印刷显示——</span></p><p class="ql-block">义皋溇的义皋村,在雨中静默着,我们看到了河对岸的雕版印刷国礼工作室。</p> <p class="ql-block">雕版印刷术是中国古人的重要发明,雕版印刷在印史上有“活化石”之称,漤港圩田使得太湖南岸物阜民丰,富甲江右。尤其是雕版印刷业取得了耀眼的光芒,以长兴臧撼循,织里闵齐伋、凌濛初为代表的雕版印刷家,对中国古籍的保存及祖国文化的传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这是可以作为国礼的雕版印刷。</p> <p class="ql-block">这里还有一个镜湖博物馆,我们当时并没有进入,雨中的淋漓让我们有点失去耐性。</p> <p class="ql-block">小河两岸的精致,白墙黛瓦错落,红灯笼点缀其间。水边木椅静候,似在等一场与闲云、流水、旧时光的相遇,把喧嚣都揉进这悠悠水色里……</p> <p class="ql-block">湖州市太湖溇港文化艺术研究院设在义皋,足以说明义皋在溇港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只是看着像一个摆设。</p> <p class="ql-block">范家大厅——</p><p class="ql-block">我们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尚义桥,范家大厅位于尚义桥东。是市级文物保护点,也是义皋村原生态古村落的明证之一,为清代民居,坐北朝南,有砖雕仪门天井、大厅和两进楼组成,木构结构雕刻精美。</p><p class="ql-block">不过,现在的范家大厅保留下来的只是中间的主体建筑,其两侧的旁院已散入寻常百姓家了。</p> <p class="ql-block">走进范家大厅,不见范家人,却见到<span style="font-size:18px;">皋伯通的塑像,原来这里介绍的是义皋的起源。</span></p><p class="ql-block">汉原始二年,东汉议郎皋伯通不忍家乡遭太湖水患侵袭,向朝廷请命赴太湖南岸治水,当时治水军队驻扎在此地,治水成功之后百姓为感念其功德大义,将村名改为“义皋",“义”是深明大义、崇尚仁义,“皋”取自他的姓。</p> <p class="ql-block">汉议郎筑塘之义皋村名的由来:</p><p class="ql-block">清同治《湖州府志》记载:“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吴人皋伯通筑塘以障太湖”。崇礼尚义而“民有淳风”,尚义之村民更敬重义士高人。为嘉皋伯通义举,义皋先民遂将溇和村均取名义皋,将村中的桥取名为尚义桥。从此,村因“溇”成,溇取“皋”名,皋以“义”扬。</p> <p class="ql-block">关于义皋的得名与起源,在这幅中堂对联上得到了很好的概括。义皋得名于皋伯通的太湖南岸治水与其深明大义,但关于范氏大厅,据相关资料显示,是北宋年间范仲淹后裔迁居至义皋村。</p> <p class="ql-block">那么,范仲淹是范蠡的后裔吗?查找资料:范仲淹是范蠡的后裔,他在诗文中多次自称范蠡后人,并追溯家族渊源至这位春秋时期的政治家、商圣。在范仲淹的自述《题翠峰院》一诗中,范仲淹明确提到“吾祖曾居水石间”,翠峰院为范蠡旧宅,表明其认范蠡为远祖。此外,他在奏折中曾引用范蠡改名陶朱公的典故,进一步佐证家族关联。</p><p class="ql-block">因而可以说,范仲淹的后人迁居于义皋,将“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精神也带到了义皋,范氏一族主持修建楼岗、兴办学堂,商人范永胜以丝绸起家,村中标志性的尚义桥便是他的义举!</p> <p class="ql-block">“崇尚仁义”成了义皋千年来的文化传承,尚义桥、尚义厅、尚义牌楼……</p> <p class="ql-block">举案齐眉的故事也表现一种“义”,但也表现了皋伯通识人:</p><p class="ql-block">东汉时期,吴人皋伯通,见到女仆孟光为收工回家的丈夫梁鸿端来饭菜,并高举食盘,相敬如宾。这恭敬有加的举止让皋伯通识破了梁鸿身份,将他们夫妻当宾客供养起来,梁鸿从此在皋伯通的庇护下闭门著书,直到病逝。梁鸿死后,皋伯通将他们葬在义士园,遂有了举案齐眉的故事。皋伯通因识人被称为义士高人而附记入《后汉书梁鸿传》。</p> <p class="ql-block">明代大臣凌义渠表示的是忠臣之义:</p><p class="ql-block">凌义渠(1591-1644),字骏甫,号茗柯,织里镇晟舍人。明代名宦,官至大理寺卿,赠刑部尚书。明代文学家、雕版印书家。</p><p class="ql-block">天启五年进士。崇祯三年授礼部给事中,后升任福建按察使,转任山东布政使。</p><p class="ql-block">崇祯十六年(1643),入朝为大理寺卿。</p><p class="ql-block">次年三月,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攻北京城,朝廷有旨召对,凌义渠赴长安门,闭门守卫。不久传来城陷的消息,待凌义渠还朝,崇祯皇帝已驾崩,于是扶墙哀号,以头触柱,血流满面。门生劝其保重身体,他厉声阻止,独坐焚烧平生爱好之书。天明,穿紫衣拜阙,作遗书辞别父母,然后悬梁自尽。时年53岁。南明赠刑部尚书,谥忠清。清廷又赐谥忠介。</p> <p class="ql-block">姚勇忱的故事表现的英雄之义:</p><p class="ql-block">姚勇忱是辛亥英烈,蔡元培亲笔为他题写墓碑,柳亚子有哭姚勇忱诗:“绝代佳人姚弋仲,可怜生死殉田横”。</p> <p class="ql-block">展馆中还介绍了姐妹兄弟之義,有点精华与糟粕共存的意思。</p><p class="ql-block">展览中还有一块“安农桥碑”。</p> <p class="ql-block">范家大厅两进楼之间,木构与砖石结构雕刻精美。</p> <p class="ql-block">青瓦黛檐,雨落无声。红灯笼悬于梁柱,在范家大厅沧桑的梁柱间,我们依然可以捕捉到<span style="font-size:18px;">漫上砖墙的旧时光。</span></p> <p class="ql-block">兴善寺——</p><p class="ql-block">兴善寺在范家大厅的对过,兴义桥的旁边。宋嘉泰《吴兴志》记载“兴善院在县东北二十七里湖上义高村,钱氏建,号善庆院”。明代《弘治府志》《万历府志》等也有相关记载,从吴越国建院至今已有1000多年,该寺屡毁屡建——现在仍然是簇新的!</p> <p class="ql-block">一座桥——</p><p class="ql-block">离开范家大厅与兴善寺,从兴义桥边轻轻掠过,经过兴义亭,再通过村中的主干道,沿着义皋溇继续向南,据说村子里还应该有一座古桥,我们找找看!</p><p class="ql-block">您看,我们还真找到了一座桥!</p> <p class="ql-block">这座桥也是单孔石梁桥,造型简洁,结构稳固,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桥梁特色,与我们所见的兴义桥、朱家庙桥完全一样。这是座是古桥吗?我们没有看到相关的介绍,旁边有一处在大兴土木,问问河边的垂钓者,“是古桥,是古桥”,垂钓者毫不犹豫地说。问他这桥的名字,他说不上来了!</p><p class="ql-block">“难道是安农桥?”怡然想起了在范家大厅看到的安农桥碑。到底是不是,谁知道呢?</p> <p class="ql-block">与这座桥隔河相望的,是一座辉煌的寺庙,没有细看。</p> <p class="ql-block">钱王塔——</p><p class="ql-block">看完了那座桥,我们兜兜转转又回到了村东头,屹立在村东头的那座塔早就入我们眼帘了!</p><p class="ql-block">塔下有一座仿古建筑,飞檐翘角藏有古韵,只是没有名牌,应该是刚刚在落成,还没来得及命名,应该是跟身后的钱王塔有关联!</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我们又看到了吴越国王钱镠的相关足迹,不错,这里属于吴越王国的领域,于是,在临安了解的关于吴越王钱镠保境安民的故事又在脑海里浮现……</p><p class="ql-block">钱王塔占地面积100平方,高度30.47米,共7层,登高俯瞰义皋全景,远眺太湖美景。钱王塔前身为吴越国太湖沿岸军事瞭望塔,是把守太湖南岸边防线的重要军事设施,各个瞭望塔之间通过传递信号形成一个严密且实用的军事防御系统。</p> <p class="ql-block">公元923年至978年,吴越国钱王(钱缪)招募了七八千人组建撩浅军,在新淤积出的滨湖沉积带上大规模挑挖河港,方便大规模战舰水军进出,整齐划一的太湖溇港就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同时加速了太湖南岸纵横塘水利格局的定型。</p> <p class="ql-block">不过,这座钱王塔是现代复建的产物。可贵的是钱王塔可以免费登临,登顶可俯瞰义皋全景,感受古村的独特韵味。</p> <p class="ql-block">钱王塔是义皋古村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吴越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承载着当地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义皋古村,是湖州溇港文化典型代表,古街古桥古巷,不仅蕴藏着江南水乡的意蕴,更体现着溇港迂田的千年智慧,还有崇文尚义的文化传承……这里<span style="font-size:18px;">没有过度商业化,街巷清净,透着过日子的本分劲儿……</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