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阿拉尔市政府办公大楼</p> <p class="ql-block">阿拉尔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县级市,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实行师市合一管理体制,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管理。</p><p class="ql-block">阿拉尔市地处新疆阿克苏地区境内,地理位置介于东经80º30'至81º58',北纬40º22'至40º57'。北起天山南麓山地,南至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东临沙雅县,西抵柯坪县,傍依阿克苏河、塔里木河、台兰河、多浪河水系。东西相距281千米,南北相距180千米,总面积6923.4平方千米。属暖温带极端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p><p class="ql-block">阿拉尔市辖4个街道、一个乡、15个镇,辖区总人口52.1万人。</p> <p class="ql-block">王震将军塑像</p> <p class="ql-block">新疆建设兵团“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p><p class="ql-block">纪念馆于2009年9月竣工,是兵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家第三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也是一个免费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纪念馆的造型非常的独特,像是巍峨的天山耸立,又像亘古荒原上的种子破土而出,这寓意着三五九旅以顽强的生命力在孕育着新疆这片土地。</p> <p class="ql-block">阿拉尔—“三五九旅”传承地</p><p class="ql-block">“农一师”前身是井冈山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红六军团、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120师359旅、解放战争时期的一野一兵团二军步兵五师。1949年,在王震将军的带领下挺进西北、解放新疆、平判平乱、建党建政。1953年6月,遵照毛主席和中央军委指示就地集体转业,整编为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一师,简称“农一师”。这支曾经番号为“三五九”旅的英雄部队,在素有“死亡之海”恶名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战天斗地、开荒造田,在塔里木河两岸的不毛之地搭棚垒灶、挖渠修路、开垦荒漠,拉开了新中国屯垦戍边的伟大序幕。“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千里、屯垦在天山”是王震将军对这支部队最生动、最真实的写照。</p> <p class="ql-block">新疆建设兵团“三五九”旅屯垦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三五九”旅毅然放弃进京,王震将军主动请缨:我们要最艰苦的地方去,到新疆去我们要解放新疆、建设新疆、保卫新疆。他们刚到新疆就接到了一项艰巨无比的任务,要徒步穿越素有“死亡之海”恶名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那里漫天黄沙、酷热缺水,环境恶劣到了极点,战士背着沉重的装备,一脚深一脚浅的踩在滚烫的沙地上艰难前行,每迈出一步,都想是踩在燃烧的炭火之上,脚底传来钻心的疼痛,白天热,晚上冷,可他们没有丝毫的退缩,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必胜的决心,在沙漠中整整行走了18天,成功穿越了这片“死亡之海”,挺进和田,迅速剿灭了土匪,平定了叛乱,让和田地区的局势稳定了下来。局势稳定后,他们就决定放下手中的武器,拿起开垦土地的铁锹锄头,决心要扎根新疆,开垦新疆。从此他们再也没有回到自己的家乡,再也没有见过自己的爹娘。面对艰苦的环境,王震将军带领全体指战员自己动手搭茅棚挖地窝,在荒野上安营扎寨,四处搜集废铜烂铁,架起炉灶打造出犁、锄、斧子等农具。为节省资金,战士们节衣缩食,帽无檐、衣无兜,军装无领、袖,节约一双袜子、一条绑带,三年时间节约军费二亿三千三百万元,采购物资,为开垦荒地做准备。在开垦荒地的过程中,面临土地贫瘠、水源奇缺得重重困难,战士们想出来一个好办法,他们引来了天山雪水浇灌干涸的土地,改良土壤,提升土地的肥力,种植适合当地生长的农作物,将戈壁沙漠变成了绿洲。建成了全国第一个长绒棉繁育基地,炼出了第一炉钢,纺出了第一根毛线,造出来第一张纸,组装了第一台拖拉机,修建了第一条铁路,为新疆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除了开垦荒漠,他们还积极投入到新疆的各项建设当中,开渠引水,修路架桥,植树造林,办农场,建作坊,办学校,解决了生产生活问题。但是新疆最大的问题是人口,没有足够的人口土地站不住,建设成果保不住,想要守住新疆,必须让战士们真正安家落户。然而安家落户太难了,部队有规定,为了尊重当地少数民族的风俗,汉族的军人是不能和少数民族女性结婚的。为此,王震将军在1950年向当时的湖南第一书记写了一封信,希望招收志愿戍边的女兵,很快就有8000多名的湖南女兵参与到进疆屯垦戍边的队伍中,这就是著名的八千湘女上天山的事迹。1952年又招收了16000名山东姑娘进疆,随后又在河南、河北等地招募了几万名女兵。1954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时,全兵团发展到了17.5万人,其中就有4万多名女兵,至此第一批进疆的解放军战士才基本上安家落户,战士们有了老婆,安下了家,有了孩子,扎下了根。“三五九”旅在新疆的岁月里,奉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他们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屯垦戍边之歌,成为了新疆建设的中流砥柱。</p> <p class="ql-block">进入阿拉尔市的地标建筑。</p> <p class="ql-block">塔里木大桥</p> <p class="ql-block">塔里木河起源地</p> <p class="ql-block">塔里木河在维吾尔语里为“无缰之马”的意思。她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北部。发源于天山山脉及喀喇昆仑山脉,沿塔克拉玛干沙漠北沿,穿越阿克苏、沙雅、库车、轮台、库尔勒等市县的南部,最后注入若羌县城北的台特马湖。</p> <p class="ql-block">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世界第五大内陆河(伏尔加河3692千米,流域面积138万平方千米 锡尔河3019千米,流域面积22万平方千米 阿姆河2540千米,流域面积46.5万平方千米 乌拉尔河2428千米,流域面积23.1平方千米)由和田河、叶尔羌河、喀什噶尔河和阿克苏河在阿瓦提县肖加克处四河汇流形成,叶尔羌河为塔里木河的正源。由于喀什噶尔河在五十年代后期断流,古现在称之为“三河汇流”。若以和田河为正源,塔里木河全长2376千米;若以水量最大的叶尔羌河为正源,塔里木河全长2327千米。塔里木河流域总面积102万平方千米(干流段1.8万平方千米)。</p> <p class="ql-block">当天入住阿拉尔市政府定点接待宾馆塔河观澜酒店。晚餐后,一行五人在酒店院内散步,交流摄影📸技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