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东朝西上甘棠,谢河沐河中间穿。昂山龟山太极眼,厚重历史书篇章》一一一江永县上甘棠遊记

文联社

<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2日下午,烈日当空,阳光如灼。我们按计划到达目的地:上甘棠景区。当 我们一行人 站在牌坊下时,红红的灯笼在头顶轻轻摇晃,在午后狠辣的阳光照耀下,斑驳的光影凶狠狠的猛砸在地面上,乘着热浪卷起了一股风,轻轻的灼烧着我们的肌肤。我们走在路上,看着这座承载着岁月痕迹的古建筑群,仿佛能听见历史的低语声。牌坊两侧的砖瓦屋舍整齐排列,摊位上摆放的绿色水果透着新鲜果香,还有那家家户户晾晒花生,发出清香浓郁的味道,让我们涎水直咽。这瓜果飘香景致也给这片古朴的村落添了几分生活气息。我们驻足片刻,随后继续向前,走向更深处的时光去邂逅这神秘而古老的小镇一一一上甘棠。身随步移,心随身往,让我们共同去揭开它层层的历史迷雾吧!</p><p class="ql-block"> 上甘棠!我们来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行人在上甘棠门口照相合影后,慢步在村落小道上,穿过街巷,很快一座石桥(做攻略时就知道是步瀛桥)展现在我们的前方,当步瀛桥映入眼帘,桥上行人来来往往,桥下的水面却出奇地平静。桥身后耸立的就是文昌阁,二者相映相拥的倒影浸入江心,那美丽的界面象是被大雨冲洗过后的天空,格外的湛蓝和清晰。我们站在桥中央,望着这古色古香还浸润着浓重文化气息的氛围,心中升起一种莫名的踏实感和历史的厚重感。远处的树木与建筑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和谐。大榕树下,一条浅沟平行着谢沭河低着头缓缓流淌,沟的两帝坐着数十个人正在乘凉,他们悠闲自得,见人不惊不闻不问,仿佛时间在这里从未流逝,他们象历史的记录者,正坦诚面对现实生活。沿着步瀛桥缓缓前行,桥的左侧是古色古香的建筑,远处的塔楼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庄严。水面倒映着桥与建筑的轮廓,仿佛一幅缓缓展开的水墨画。我们放慢了脚步,生怕打扰了这份宁静,只想将这一刻的古朴.宁静与美好,深藏心底,以固化成心中一直的美好与眷恋。环顾古桥时,桥上的行人悠然自得地走着,阳光洒在桥面上,绿叶点缀着前方的路,路上几条黄牛彳亍着,象历史的车轮,缓缓地拉长了上甘棠的历史脉络。清澈的河流缓缓流淌,背景中的是月陂亭摩崖石刻与绿树倒映河心,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我走在桥上,仿佛也成了这画卷中的一部分,与这片景致融为一体。有好影者或将我们纳入他们的相册中,这将是多么美好时刻啊!</p> <p class="ql-block">四尊古代人物雕像伫立在绿意盎然的角落,仿佛在守护着什么。走近一看,介绍牌上写着“忠孝廉节”四字,字里行间透着一股庄重与肃穆。我站在雕像前,心中不禁泛起敬意,仿佛也在这片宁静中,感受到了一种跨越千年的廉洁自律与高尚情操精神传承。这是一种教育,更是一种警示!</p><p class="ql-block"> 警钟长鸣!勿忘历史!一个人的腐败就像一个孵蛋,内啐外啄才能堕落。</p> <p class="ql-block">河水清澈见底,倒映着蓝天白云与桥的影子,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和成群的古建筑,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我站在河边,感受着微风拂面,心中一片宁静。这不仅是一次旅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涤。</p> <p class="ql-block">  谢水和沐水在上甘棠村北端交汇而形成了谢沐河。谢沐河象一条玉带,绕上甘棠村静静而过。上甘棠村有着高达1.05%的双胞胎出生率,远远高于人类双胞胎出生率0.01%的半均水平。上甘棠村人称谢河为雄水,而把沐河称为雌水,也称谢水为阳水,沐河为阴水,有人认为,上甘棠村神奇的生育文化与这一阴一阳,一雄一雌两条河水的交融有着极大的关系。这就是生生不息的伟大力量。</p><p class="ql-block"> 上甘棠村是一个典型的“耕读型”古村落,民风淳朴敦厚,人们和睦相处。周氏族人秉承“读可荣身,耕可致富”的理念,种田读书是他们主要的生活之路,“耕读为本”是他们的基本生活态度,而尊崇孔孟,倡导道德教化则构成了上甘棠村人的灵魂核心。耕读传家远远胜过官商传家,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上甘棠能传下来并非偶然。</p> <p class="ql-block">几位行人撑着伞,沿着石桥缓缓前行,古朴的建筑与远处的山丘构成了一幅淡雅的风景画。天空晴朗,云朵稀疏,阳光透过伞面洒在桥面上,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我跟在他们身后,仿佛也成了这幅画中的一笔。以注脚的形式诠释着此行心性。不须此行才是正确答案。</p> <p class="ql-block">三拱石桥上,行人络绎不绝,桥下的水面倒映着他们的身影。背景中是树木与建筑,天空晴朗,阳光洒在桥面上,温暖而明亮。我站在桥的一端,看着这一切,仿佛也回到了那个古老的年代。亦如陶渊明耕种南山一样,悠悠扬扬自修心,不问耕耘问初心。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p> <p class="ql-block">文昌阁矗立在河边,阁身斑驳却依旧挺拔,它在河边静数着流过的河水和时光。天空中有几朵白云悠然飘过。河岸边,一位钓鱼人静静垂钓,仿佛与这片天地融为一体。我站在一旁,看着他专注的神情,心中也跟着平静下来。这也许就是修行吧!</p> <p class="ql-block">河流清澈,岸边是整齐的石砌堤坝,堤坝上种着各种树木,远处是连绵不断的群山,河两岸都是古建筑群,岁月的尖刀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建筑身上,镌刻了无数的痕迹,狰狞的面孔背后不失优雅和慈悲,因为它的静谐,坦然与包容。我沿着河边缓步前行,感受着这份宁静与自然的和谐。天空中几朵白云缓缓飘过,仿佛也在欣赏这片美丽而古老的村落。</p> <p class="ql-block">月陂亭,是这片土地上最具人文气息的景观。石刻内容丰富,从劝谕到写景,从记事到功德碑,仿佛是一部刻在石壁上的村史。我细细阅读着这些文字,仿佛穿越了时光,走进了那个遥远的年代。每一笔刻痕,都诉说着一段故事,每一块石碑,都承载着一段记忆。我站在石壁前,细细阅读这些文字,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温度。这些石刻,不只是文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水边的建筑古朴典雅,屋顶飞檐翘角,绿意盎然的植被环绕四周,水面宁静如镜,天空晴朗,云朵稀疏。我站在建筑前,望着这片景致,心中升起一种莫名的安宁。这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种文化的延续。</p> <p class="ql-block">一个指示牌立在路边,指向月陂亭、寿萱亭、古民居与谢沐县衙遗址。我顺着指示望去,古建筑与桥梁静静伫立,水面上漂浮着绿色植物,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光影。我决定先去月陂亭,那里,或许藏着更多关于这片土地的故事。据了解,摩崖石刻是上甘棠极具价值的文化遗存。上甘棠村现存的摩崖石刻主要集中在村南谢沐河边的月陂亭。在数十米长的石壁上,镌刻有27方古代石刻,石刻绵延宋、元、明、清时期,直至民国。石刻内容丰富按内容主要分为叙事、唱和、劝谕和感怀四类。石刻生动、直接的揭示了上甘棠村的神秘面纱,从中我们可以清晰的触摸到千年古村的发展脉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石阶蜿蜒而上,两侧是古老的石壁与茂密的树木,几位游客正缓缓前行,享受着自然的宁静与美丽。我踩着石阶,感受着脚下的质感,耳边是树叶沙沙作响的声音,仿佛整个世界都慢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一张旅游路线图展现在眼前,详细标注了从石学堂到栖凤处的多个景点,包括北槽门、四单门坊、五单门坊、古驿道、上甘棠博物馆、心厚祠、仰廉书院、镇龟塔、阁楼、九母庙、文昌阁、念慈庵、前芳寺遗址等。我顺着路线图慢慢前行,每一步都仿佛在走进一段历史。</p> <p class="ql-block">我</p> <p class="ql-block">一张“上甘棠村山水形势图”展现在眼前,地图上用绿色与红色标注了不同的地形与区域,旁边的文字详细解释了村庄的布局与命名由来。我站在地图前,仿佛看到了这片土地的前世今生,心中升起一种深深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一张关于湖南省地理位置的地图展现在眼前,地图上标注了江永县的位置,周围有都庞岭与萌渚岭环绕,自然条件优越,是瑶、汉等民族的聚居地。我望着地图,心中升起一种对这片土地的向往。这里,不仅有美丽的风景,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一座古代小镇的模型展现在眼前,街道蜿蜒,房屋密集,小巷交错,标牌上写着不同的地名。我站在模型前,仿佛走进了那个遥远的年代,感受着这座小镇的宁静与繁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