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新疆第十一天

范凡

<p class="ql-block">清晨,我们早早用过早餐,便踏上了前往白沙湖的旅程。经过六个小时的跋涉,终于抵达这片神奇的土地。银白色的沙丘如绸缎般覆盖山体,风吹过时,沙粒轻响,仿佛低语。远处的公格尔雪山倒影入湖,形成了“雪山-沙山-湖泊”三位一体的绝美景观,民间更将其附会为《西游记》中沙僧发迹之地。大家纷纷好奇,这些白沙究竟从何而来?其实,白沙湖的水源来自雪山融水,夏日里雪水汇聚,形成季节性湖泊。而到了冬季风大,湖水干涸,湖底白沙被风卷起,堆积成山,伴随鸣响,便成就了如今的白沙山奇观。</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天气格外晴朗,风和日丽,正是拍照的好时机。许多当地老乡牵着牦牛,热情地招呼游客:“30元骑一圈,还能在湖边拍照!”我也心动不已,想体验一把,但一想到导游提醒过牦牛性格暴躁,稍有不慎便会发脾气,甚至撂挑子,便打消了念头。索性在湖边随意走走,静静欣赏这高原湖泊的静谧与壮美。</p> <p class="ql-block">其实,白沙湖还有一个隐藏的观景台,无需门票,却能将雪山尽收眼底。站在高处远眺,雪峰巍峨,湖水如镜,倒映着蓝天与白云,景色甚至比景区内更为开阔动人。这里人迹稀少,少了喧嚣与打扰,多了几分宁静与纯粹,是欣赏白沙湖全景的绝佳之地。</p> <p class="ql-block">我们乘车继续向塔县方向前行,白沙湖仿佛也随着我们的视线缓缓移动。转过一个弯,湖水的颜色由深蓝变为浅绿,清澈透亮,与远处的雪山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天然画卷。这里没有牵牦牛的老乡打扰,只有自驾游客静静拍摄,无需门票,却收获了最原始的自然之美。</p> <p class="ql-block">雪山一座连着一座,近在咫尺,仿佛伸手便可触及。一条干涸的河床横亘其间,雪线高悬,积雪厚达数十米。偶尔有雪崩发生,雪块滚落山谷,悄无声息地融化成涓涓细流,汇聚成河,滋养着这片高原大地。能见度极高,视野开阔,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不到四十分钟的车程,我们便抵达了慕士塔格峰脚下的喀拉库勒湖。“喀拉库勒”意为“黑湖”,每当云层低垂,湖面便如铅色般深沉;而阳光角度变化时,湖水又会由湛蓝转为碧绿,再变为橘红与黛粉,变幻莫测,神秘莫测。虽然我们停留时间不长,未能见证她全部的色彩,但雪山倒映湖中的美景,已足够令人沉醉。慕士塔格峰属昆仑山脉,海拔7546米,被誉为“冰川之父”,其冰川地貌与壮丽雪峰令人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多么雄伟壮丽的雪山风景,仿佛是大自然最恢宏的画卷,将天地之间的壮美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高寒草原在这片雪域中静静延展,养育着一方生灵,也承载着游牧民族的希望与生活。</p> <p class="ql-block">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抵达了塔县——这座“鸡鸣四国”的边境小城。放下行李后,我们迫不及待地奔向盘龙古道,期待那条蜿蜒山间的传奇之路。</p> <p class="ql-block">“今天走完所有的弯路,从此人生尽是坦途”——这句广告词吸引了无数人踏上这条“高价弯道”。盘龙古道蜿蜒曲折,车费人均200元,但它的壮美与寓意,却让人心甘情愿地前行。</p> <p class="ql-block">风景无处不在,每个人眼中的风景也各不相同。尽管我们走着相同的路线,却各自收获着属于自己的感动。途中,我们经过海拔4200米的高山草甸,几只土拨鼠在草丛中奔跑跳跃,为这片寂静增添了几分生机。</p> <p class="ql-block">站在人工修建的观景台上俯瞰,盘龙古道如巨龙般蜿蜒游弋于群山之间,气势磅礴,令人赞叹。</p> <p class="ql-block">读完背后的介绍,才知这竟是一条扶贫之路。既然来了,何不为这片土地贡献一份力量?走过盘龙古道,心中豁然开朗,仿佛人生的许多弯路,也都有了意义。</p> <p class="ql-block">大家脸上的笑容,如这高原的蓝天白云般纯净而灿烂,仿佛这一路的艰辛与跋涉,都化作了最美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返回县城途中,我们经过一处被形容为“凝望大地最深邃的瞳孔,从此人间都是最通透的星穹”的地方。那一刻,天地辽阔,心灵澄澈,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通透而美好。</p> <p class="ql-block">我们还体验了一回塔吉克族人的生活,看到“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标语,才知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曾在此取景。这片土地不仅有壮丽的自然风光,更有深厚的人文底蕴。</p> <p class="ql-block">在塔县的一家餐厅,我们一边享用地道的牦牛火锅,一边欣赏塔吉克族的歌舞表演,为这一天的旅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美食与文化交织,旅途的疲惫也在欢声笑语中悄然消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