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8月5日,旅游出行第二天。早晨五点半,行李装车,带早餐上车。行车6小时到过第一个打卡点“大地之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大地之子》的创作者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董书兵教授。他利用红砂岩等材料,运用三维扫描和3D雕刻技术,将这座雕塑一块一块地拼接而成。雕塑全长约15米,高约4.3米,宽约9米,巨大的体量使它成为戈壁滩上的一处独特景观。</p><p class="ql-block"> 她不仅仅是一座雕塑,更是艺术与生态保护的结合。它通过一种独特的方式,唤起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地球生态的思考与关注。这尊巨大的婴儿形象,让人们感受到了人类与自然的亲密联系,呼吁人们珍惜地球母亲,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p> <p class="ql-block">大地之子全景(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大地之子头象</p> <p class="ql-block">远观“大地之子”</p> <p class="ql-block"> 原计划第二个打卡点是莫高窟,但因旅行社未能定上票,只能改变行程,明早去游览西千佛洞。据说从保护文物角度出发,莫高窟限流,每天10000人(A类6000人B类4000人)能进景区。只能留下遗憾,今后再找机会来了。看来旅游,对于我们来说,还是要选择淡季为宜,要不到处人挤人,容易留下遗憾。</p> <p class="ql-block"> 下午经过短暂的休息,4点左右,我们用乘车来到了鸣沙山.月牙泉。在我的印象中,莫高窟和鸣沙山月牙泉是一个整体。实际上它是分为两处。</p><p class="ql-block"> 酒泉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简称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位于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城南5千米处,占地面积为76.82平方千米,核心景区面积界定为12.79平方千米。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沙漠奇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p><p class="ql-block">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属于典型的暖温带干旱性气候,鸣沙山东起莫高窟,西至党河口,东西绵延40千米,南北宽约20千米,主峰海拔1715米,山体由红、黄、绿、黑、白、五色细沙堆积而成。月牙泉地处鸣沙山的环抱之中,因形状似一弯新月而得名,泉内产有铁背鱼和中药材七星草。</p><p class="ql-block"> 主要景点有第一泉石碑、夫妻柳、月牙泉、鸣沙山、药王庙遗址等。</p><p class="ql-block"> 我们沿着步道游览。此处静影沉璧,生机暗涌。月牙泉泉水清澈见底,倒映着蓝天白云、沙山轮廓和古阁倩影,形成上下对称的绝美画面。水面平静时,如镜面般光滑;微风拂过,则泛起粼粼波光,搅碎了倒影,却更添灵动。泉中游鱼嬉戏,岸边草木葱茏(主要是耐旱植物和芦苇),在极端干旱的环境中,这抹生机显得尤为顽强和珍贵。</p> <p class="ql-block">鸣沙山月泉阁</p> <p class="ql-block"> 当我们来到鸣沙山月牙泉的时候,这时人们开始陆续进场。对面沙丘上。不少人沿着埋在沙下的木质钢索梯,向沙丘的上方攀登。准备参与晚上的万人演唱会。</p><p class="ql-block"> 在游览完月泉阁月牙泉并拍照留念后。我们也随人流向沙丘的高处攀登。说实话在沙丘上攀登,比一般登山更为艰难。登山是迈一步是一步,而在沙丘上是登一步滑退半步,更有甚者是登一步滑退三步。沿着钢索木阶梯还好,但人太多,且人们走走停停的。攀登的速度较慢。</p><p class="ql-block"> 好不容易来到沙丘的高处。从高处俯瞰月泉阁和月牙泉,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在沙丘的环抱中,它就象是沙漠之眼,翡翠新月。就在那漫天黄沙的怀抱之中,奇迹般地静卧着一泓清泉。它的形状酷似一弯新月,轮廓清晰优美。泉水碧绿清澈,宛如一块巨大的、温润的翡翠,镶嵌在无垠的金色绒毯之上。这抹绿色,在周遭单一的黄色调中,显得如此珍贵、灵动、生机盎然。</p> <p class="ql-block">从高处俯瞰鸣沙山月牙泉</p> <p class="ql-block"> 太阳西斜,夜色渐浓。此时整片沙丘上,自下而上坐满了观看演唱会的游客。无论大人小孩手里都拿着荧光棒。等待着演唱会的开启。身边时有一些孩童在沙丘上追逐玩耍。大人们都在喝着饮料吃着干粮耐心的等待着。</p> <p class="ql-block">观看演唱会的游客己坐滿沙丘。</p> <p class="ql-block"> 当夜幕降临,敦煌的苍穹褪去白日的炽烈,化作深邃的墨蓝,鸣沙山与月牙泉褪去游客的喧嚣,归于寂静。然而,一场旷世演唱会即将点燃大漠的夜空。</p><p class="ql-block"> 天地为幕,沙泉为景,舞台并非钢筋铁架搭建,而是巧妙地融入自然——月牙泉的碧波成为倒映光影的镜面,鸣沙山的轮廓化作天然的声场屏障。</p><p class="ql-block"> 当音乐响起,仿佛整个沙丘成了共鸣器,歌声在空中回荡。在歌手的召喚下,在场数万观众也加入了歌唱中,全场歌声响彻在鸣沙山月牙泉的夜空。黑暗中,游客手中的荧光棒和手机的灯光,化作点点星辰,落满整片沙丘,仿佛天上的星河落满坡。伴随着歌声,喊声,场面十分壮观。</p><p class="ql-block"> 因第二天要早起,我们没等音乐会结束,便提前退场返回驻地。</p><p class="ql-block"> 为解决数万游客安全离场,当地安排了免费大巴,将游客送到市区再分散到各自的驻地。只是当地的士较少,打的比较难,不能及时满足游客们的需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