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高原七千里之二十七——人间瑶池黄龙

浮光掠影——何任伟

6月12日早晨,在九寨沟吃罢早饭,开车驶向下一个目标——黄龙。 黄龙景区出口大门。 黄龙,黄龙风景名胜区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地处岷山山脉南段,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与九寨沟相距 100 千米,距松潘县城 56 千米。<div>  黄龙总面积达 700 平方千米,核心区域点缀着三千多个彩池。海拔高度在 1700 米至 5588 米之间,景区海拔在 3145 米至 3575 米。</div> 五彩池,黄龙五彩池位于黄龙风景区黄龙主沟内,海拔 3900 米,是黄龙沟内最大的彩池群,被誉为 “黄龙” 的眼睛。 景区内有大量富含碳酸氢钙的地下泉水,当泉水出露地表时,由于泉水的分压远远高于空气,泉水中的二氧化碳大量逸出,导致碳酸钙过饱和而发生钙沉积。在水温和流速不断变化,以及藻类等植物和携有泥沙的沟内融雪水混合的作用下,碳酸钙沉积速率各异,形成钙华。<br>  一方面,湖水对太阳光的散射、反射和吸收起主要作用,黄龙的湖水呈现艳丽的蓝绿色,是因为湖水中短波长的散射远大于长波长,即瑞利散射效应。另一方面,池水中含有大量的 CaCO₃晶体颗粒,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光线传播,使更多光线在水体表层就发生折射和散射,让彩池颜色更艳丽。此外,黄龙景区水体中的藻类有 88 种,色彩丰富,再加上景区覆盖率高达 88.9% 的茂密植被,其颜色映射到彩池中,也丰富了彩池的色彩。 <br>  五彩池池群由 693 个彩池组成,面积达 2.1 万平方米,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海拔最高的露天钙华彩池群。<br>  黄龙五彩池形状各异,池堤低矮,错落有致,693 个彩池每个形状都不同,层层叠叠地挨在一起,像一个个烧熔在一起的金色陶罐,有像葫芦的,有像月牙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等。<br>  池水清澈透明,随着湖底的灰白色钙华、黄绿色藻类对透射光的选择性吸收和反射,以及光线照射的种种变化,形成了池水同源而色彩斑斓的 “五彩景象”,如碧如翡翠,蓝若深海,黄似琥珀。 五彩池下面的黄龙后寺。 石塔镇海:五彩池池水中露出淹没的几座明代石塔顶部,形成石塔镇海景观,相传是唐代开国功臣程咬金之孙程世昌夫妇的陵寝。 黄龙五彩池池群面积21000平方米,有彩池693个,在环山围绕中,天然钙华形成的一个个池子高低起伏、错落有致,从上空俯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出铺展在大地上的巨大的调色盘。 五彩池,距出口4520米,位于黄龙沟东侧,海拔3552~3576米,共有彩池693个,池群面积为18240平方米,北中部少数彩池含沙,西南部少数彩池多褐藻,是黄龙景区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彩池群,边石坝高0.4~1.2米,彩池造型优美,百态千姿,有弧形、双扇形和裙边形,错落有致;池水有乳白色、乳黄色、黄色、翠绿色、浅蓝色等,斑斓夺目。<br> 黄龙寺,位于阿坝州松潘县黄龙乡,是黄龙旅游八绝之一。建成之初有前中后三寺,各距五里,正好将黄龙沟等分,前寺仅存遗址,如今能游览的是中寺和后寺,这里就是后寺。<br>  中寺属藏传佛教苯波教寺庙,建筑古朴雄伟,殿内塑像做工精细。后寺属道教观宇,以黄龙助大禹治水的传说为主题,寺内正殿塑身披玄色道袍、神态安详的黄龙真人座像,体现了藏汉民族宗教相互融合的文化特点。<br>  据《松潘县志》载,“黄龙寺,明兵备副史马朝觐所建,亦名雪山寺”。<br>  后寺背靠五彩池,前面是巍峨耸立的雪山,开门见雪山,推窗观彩池,驻足庭院即可一览青天白云雪山彩池的绝美风景。<br> 《遥望仙家》<div>  远望玉湖碧堤斜,</div><div> 层层叠叠上仙家;</div><div> 绿树鸣禽啼不住,</div><div> 杜鹃枝头满山花。</div><div> 这首诗描绘的景致生动鲜活,充满了自然野趣与缥缈仙气:</div> 远望玉色的湖泊边,碧绿的长堤蜿蜒倾斜,层层叠叠的景观仿佛一直延伸到仙人居住的地方。绿树间,鸟儿的鸣叫此起彼伏、不曾停歇,而杜鹃花开满枝头,将整座山都点缀得绚烂夺目。<br> 字里行间既有对黄龙景区山水风光的细腻描摹 —— 玉湖、碧堤、绿树、鸣禽、杜鹃花,构成了一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又融入了 “仙家” 的想象,让这份自然之美更添了几分空灵缥缈的意境,读来仿佛身临其境,能感受到那份山间的生机与清幽。 睡美人山:<div>  传说黄龙真人修道成功,即登天宫之时,西王母欲将五彩池搬到天宫。为了留下这美丽的“人间瑶池”,雪宝鼎山神夏旭东日的女儿达美,悄悄取下父亲神杖柄上的五颗珍珠,变作“五彩池”让西王母带回了天宫。五彩池保住了,达美姑娘也累了,化身睡美人山,继续守护黄龙。</div><div> 睡美人山和雪宝顶分别在黄龙沟两端,二者遥遥相对,构成黄龙景区有始有终的整体。</div> 岷山主峰——雪宝顶。<div>  雪宝顶,地处南北延伸的岷山南段,坐落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与绵阳市平武县交界处,是岷山的最高峰,也是藏区苯波教七大神山之一,海拔5588 米,雪线高度约 4700 米,雪线以上常年被冰雪覆盖,雪宝顶冰川是中国东部往西的第一座冰川。</div> “雪宝顶” 在藏语中称为 “夏尔冬日”,意为东方海螺山;被称为蜀山之母,古人称 “雪栏山”,世居于雪宝顶南麓的平武县虎牙藏族乡群众则称其为 “独日”,意为众山之首、群山之王。 争艳池,海拔 3454 米,面积 20000 平方米,上距黄龙中寺 1011 米,下距娑萝映彩池 311 米。<br>  争艳池是黄龙沟第二大彩池群,由 658 个彩池组成,也是黄龙景区彩池群中池堤形态最丰富、最优美的彩池群。池水深浅各异,堤岸植被各不相同,在阳光照射下,各池色彩丰富多样,池群中金黄,翠绿,酒红,鲜橙……相互争艳媲美,池中水底世界更为丰富多彩。<div>  争艳池,面积20000平方米,由658个彩池组成,海拔</div>3400米,是黄龙沟第二大彩池群。池水深浅各异,堤岸植被各不相同,。 <br> 红果冷杉。 娑萝映彩池,距出口2350米,位于黄龙沟东侧,海拔3403~3408米,边石坝高0.4~1.2米,有彩池400多个,面积为10097平方米。“娑萝”意指杜鹃花,每年4~5月争先绽放,与池水、蓝天交相辉映,令人陶醉。<br>  此处距争艳池350米,距明镜倒影池300米。<br> 明镜倒影池,距出口2050米,位于黄龙沟东侧,海拔3370~3393米,边石坝高0.4~1.8米,有彩池180多个,面积<br>为4601平方米,近半数彩池有灌丛生长。<div>  此处距娑萝映彩池300米,距盆景池400米。<br></div> 明镜倒影池,此时,池面微起波澜,虽不如期待的那样清晰,蓝天白云、山峰树影还是倒影期间。 下山途中,遇到三位身背饮料、零食等商品徒步上山的背山工。在海拔两三千米的黄龙沟轻装行走的我们,都感到体力不支,而这些体力劳动者背负着100多斤的酒水、饮料,脸上洋溢着微笑,让我们感叹。是他们用自己的劳动为游客们提供了方便;还有那些环卫清洁工,用他们的汗水打造了清洁舒适的旅游环境,让我们有了更好的旅游体验。<div>  请允许我们向这些辛勤的劳动者致敬!</div> 金沙铺地。<br>  富含碳酸钙的水在斜坡上漫流时,碳酸盐在这里失去了凝埂成池的地理条件,碳酸钙在水底沉积,形成了金黄色波纹状的钙华滩,如金沙铺满地表。<div>  规模宏大:金沙铺地从洗身洞到娑萝彩池,长约 1500 米,宽 70-120 米,最宽的地方约 122 米,最窄处约 40 米。是世界上发现的同类地质构造中,状态最好、面积最大、距离最长、色彩最丰富的地表钙华滩流。<br>  色彩绚丽:以金黄色为主色调,间或镶嵌着乳白色、灰色、暗绿色等色块,在阳光照耀下,钙华滩发出熠熠金光,水被常因坡面钙华的鳞状层叠而荡漾着银色涟漪,色彩斑斓,美如仙境。<br>  形态独特:漫坡的水浪在长约 1.3 公里的脊状斜坡地上翻飞,水底凝结起的层层金黄色钙华滩,形状似片片 “鳞甲”,从高处俯瞰,宛如一条金龙在林莽中翻腾飞跃,蜿蜒逶迤。</div> 金沙铺地,仨同学合影。 明镜倒映池,位于盆景池和娑萝映彩池之间。彩池犹如一面巨大的镜子,能够将蓝天白云、青山绿树完美地倒映其中,池水平静清澈,景色如画,让游客分不清真实与倒影。 七人团在争艳池留影。 盆景池,海拔 3320 米,面积 20000 平方米,有彩池 330 余个,池堤随树的根茎与地势而变,堤联岸接,活水同源,顺势层叠。池中的植物与钙化景观搭配得相得益彰,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盆景。 迎宾池,位于景区入口处,海拔 3230 米,面积 9600 平方米,由 350 多个结构精巧、形态奇特的彩池组成,池群梯列而连,潺潺水声宛如欢快迎宾曲,喜迎四方来客。池水在阳光照射下,色彩缤纷,有金黄、翠绿、酒红、鲜橙等多种颜色。 从迎宾池走下来,便到了景区出口,黄龙之游到此圆满结束。 下午四点我们走出黄龙景区。 出景区后,天气阴了下来,雪宝顶隐没在云雾之中。我们庆幸,在景区内天气晴朗,蓝天白云下的彩池无比艳丽,让我们大饱眼福。 16:00从黄龙景区出来,经平松路、郎川路,进入兰磨线,历时两个半小时,行程90公里,先后穿过川主寺隧道、松潘隧道和青云隧道,在川青铁路镇江关站停车休息,入住车站附近的阿巴斯商务酒店。 黄龙之美,是大自然挥洒的神来之笔,在川西高原上晕染出的一幅流动的画卷。<br>  海拔 3900米的五彩池,是这幅画的点睛之笔。693 个彩池如碎玉散落林间,钙华池坝勾勒出蜿蜒的弧线,将天蓝、翡翠、鹅黄、乳白等色彩层层收纳。阳光穿透云层时,池水便成了打翻的调色盘,浅滩处的钙华沉积物似珊瑚初绽,深水区的倒影与天光交融,分不清是池在山中,还是山在池里。<div>  娑萝映彩池边,杜鹃花与彩池共舞,绯红花瓣飘落水面,</div>随清波荡出圈圈涟漪。明镜倒映池则将蓝天白云、葱郁森林的山景悉数收纳,微风拂过,水面碎成万千光点,又在瞬间复原成一幅完整的画面。<div> 金沙铺地如一条金色绸带横亘山谷。流水在钙华滩上凿出千万条细流,阳光折射下,整道滩涂泛着碎金般的光泽,仿佛有人将银河的碎屑倾洒在此。偶有飞瀑从崖边跌落,水花溅起的瞬间,彩虹便在水雾中架起桥梁,与远处终年不化的雪山相映成趣。<br><div> 在这里,每一滴流水都在雕琢时光,每一块钙华岩都在记录岁月。</div><div> 黄龙之美,是灵动的,是厚重的,是大自然用亿万年时光写就的诗篇,让人在驻足的刹那,便醉倒在这片人间瑶池的怀抱里。<br> <br><br><div> </div> </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