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瑞士-郎木寺(柯南摄影20250810)

柯南

<p class="ql-block">摄影/制作:柯南</p> <p class="ql-block">航拍/后期:柯南</p> <p class="ql-block">撰文/编辑:柯南</p> <p class="ql-block">时 间:2024年7月23日</p> <p class="ql-block">地 点: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交界处</p> <p class="ql-block">组 织:沈阳森海行摄青海·甘南采风团队</p> <p class="ql-block">郎木寺</p> <p class="ql-block">坐落于甘川交界之地的郎木寺,是镶嵌在青藏高原边缘的一颗明珠。这座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公元1748年)的小镇,以赛赤寺与格尔底寺隔江相望,白龙江如一条银链,将两座风格迥异的藏传佛教寺庙分列两岸。赛赤寺金顶巍峨,象征神圣庄严;格尔底寺红墙古朴,流露虔诚气息。这里不仅是宗教文化的交汇之地,更是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之所,被誉为“东方小瑞士”。</p> <p class="ql-block">郎木寺</p> <p class="ql-block">郎木寺的独特,不仅在于其横跨甘川两省的地理奇观,更在于那座承载无数旅人足迹的白龙江木桥——“一脚跨两省”的打卡胜地。丹霞地貌与高原峡谷在此交织,红岩碧水间,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中国国家地理》曾盛赞其为“东方瑞士”,不仅因其地貌之美,更因那份远离尘嚣的宁静与神圣。在这里,还可近距离感受藏族传统天葬仪式,体悟生命轮回的哲思,心灵为之震颤。</p> <p class="ql-block">2024年7月22日11:30,我们从青海同仁市启程,驱车305公里,历经12小时颠簸,终于抵达郎木寺,入住郎悦宾馆。这一天堪称艰难:海拔逾3000米,气温骤降,小雨转中雨,最终演变为倾盆暴雨。距离郎木寺约35公里处,大巴车排水管突发爆裂,所幸交通队与救援车及时赶到,司机师傅与几位老师临危不乱,迅速处理,未致严重延误。真正安顿入睡,已是次日三更。这一路波折重重,却更显郎木寺之行的珍贵与神秘,令人愈发觉得此地如梦似幻,不可思议。</p> <p class="ql-block">郎木寺</p> <p class="ql-block">郎木寺海拔高达3480米,高原之风吹拂着这片圣洁之地。这里的自然风光令人屏息,山峦起伏,江水潺潺,而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更添几分神秘色彩。甘肃一侧的赛赤寺,建筑恢弘,金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圣地。沿路通往天葬台的方向,步步皆是信仰与敬畏,仿佛每一步都在与天地对话,与灵魂共鸣。</p> <p class="ql-block">2024年7月23日清晨7:00,我与摄友麦乡老师、凌波老师踏着晨曦,缓步跨过白龙江桥,登临海拔3480米的甘肃郎木寺——赛赤寺。雨后的清晨,空气清新如洗,宗喀巴大殿在薄雾中若隐若现,楼台倒影映入江水,宛如一幅水墨画卷。虽步履蹒跚,高原反应让每一步都显得沉重,但眼前的仙境之景,足以抚慰身心的疲惫,令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郎木寺</p> <p class="ql-block">四川一侧的郎木寺,名为格尔底寺,藏于峡谷深处,虎穴、仙女洞、郎木寺大峡谷等自然奇观皆汇聚于此。这里供奉着肉身佛舍利,庄严肃穆,香火缭绕。相比甘肃赛赤寺的恢弘,格尔底寺更显古朴与神秘,仿佛时间在此凝固,信仰在此沉淀。这里是自然与信仰的交汇点,是心灵得以安放的净土。</p> <p class="ql-block">郎木寺四川格尔底寺大厅庄严肃穆,每一根梁柱、每一幅壁画都诉说着千年的故事。香火缭绕中,僧侣低声诵经,旅人静默驻足,仿佛整个世界都归于宁静。这里不仅是宗教的殿堂,更是灵魂的归宿。</p> <p class="ql-block">结语</p> <p class="ql-block">本篇图文记录了我在郎木寺甘肃与四川两座寺庙的采风之旅,镜头下的郎木寺,既有自然之壮美,亦有信仰之深邃。因水平有限,未能尽展其全貌,恳请诸君雅正。东方瑞士,郎木寺也;光影之间,皆是心之所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