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世界里的“四不像”

小龙也是哥

百日菊、马鞭草把夏日的阳光酿成了调色盘,殷红、鹅黄、紫色的花瓣层层叠叠,像被孩童揉皱又仔细展平的彩纸。它们不挑土壤,田埂边、石缝里都能站成小瀑布,风过时便集体踮脚,裙裾扫过露出青白色的花茎,藏着细密的绒毛。 就在这色彩斑澜的花丛中,总有不起眼的影子在花间穿梭。这便是昆虫世界里出了名的 “四不像”—— 蜂蛾。<div> 说它像蝶,展开的翅翼上却没有蝴蝶那般斑斓的鳞粉,反而是透着珠光的灰褐色,停驻时翅膀也不会像蝴蝶那样竖在背上;</div><div> 说它像蜂,圆滚滚的躯体裹着细密的绒毛,却没有蜜蜂那吓人的尾针,更不会发出 “嗡嗡” 的轰鸣,它采花不携粉,采蜜不酿蜜,能原地悬空取食;</div><div> 凑近了瞧,它又有几分像鸟,那根细长如吸管的喙管,伸缩自如时活像蜂鸟的尖喙,振翅频率快得能在花间悬停,连飞行姿态都带着几分鸟类的灵动。和鸟不同的是,其盘旋飞翔时既能前进也能后退。这种昆虫除了比蜂鸟多出一对触须和翅膀上没有羽毛以外,无论体重、外形还是生活习性、飞行速度都与蜂鸟极其相似,故而被生物学家命名为蜂鸟蛾。 </div> 这家伙的习性也透着股机灵劲儿。总在晨昏时分出来觅食,避开了正午的酷热与喧嚣。当别的昆虫还在笨拙地攀爬花瓣时,蜂蛾早已靠着每秒数十次的振翅,轻盈地悬在百日菊上空,卷曲的喙管精准地探进花心深处,贪婪地吮吸着花蜜。它的复眼格外奇特,由成千上万只小眼组成,在阳光下流转着金属般的光斑,仿佛能同时捕捉到四周所有动静。 它停在一朵最艳的百日菊上,吸管般的口器伸进花心,连尾端那撮标志性的绒毛都随着动作轻轻颤动。忽然一阵风过,邻近的马鞭草花穗扫过来,小家伙猛地振翅躲开,却在半空中折了个弯,又落回原来那朵花上,像个固执的孩子非要把没吃完的糖叼回来。更有趣的是,它似乎对紫色有着特别的偏爱,在马鞭草的花海里穿梭时,总爱停在最饱满的花穗上,细长的腿紧紧抓住纤细的花茎,带动整株植物轻轻摇晃,仿佛在与紫色的花穗说着悄悄话。 夏天的热流里飘着淡淡的甜香,分不清是花香,还是那蜂蛾留下的翅膀扇动的味道,却总是令人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