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汪鲁门宅第所在的“扬州盐商住宅”(含汪鲁门宅第等)于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2014年它还随大运河项目一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既具有重要的建筑艺术价值,也是大运河盐商文化的重要实物见证。</p> <p class="ql-block">历史渊源</p><p class="ql-block"> • 原宅主:汪鲁门,安徽歙县人,随长辈宦游江苏迁居扬州,捐职南河同知,先后任山阳(今淮安)县令、海州(今连云港)知州等职,官至二品候补道,后经营盐业发财,于民国八年(1919年)花费宝银六千五百两从原业主刘赓唐手中购得此宅。</p> <p class="ql-block">历史变迁:20世纪30年代,日军占领扬州,将其住宅用作日本银行;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军曾驻扎于此;20世纪50年代交由市医药公司作仓库;2007年至2008年,扬州市公房管理处对其进行整治大修;2012年获得国家重点文物补助资金进行全面整修;2014年,汪宅随大运河一同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整体布局</p><p class="ql-block"> • 东园西宅:呈东园西宅布局,中夹南北朝向火巷一道,将住宅与花园巧妙分隔又相互连通。</p> <p class="ql-block">中轴对称:住宅部分以中轴为核心,西路住宅除门厅一顺四间外,其余均面阔三间,主房前后九进相接,前厅后楼,中轴贯穿,两厢对称,体现出严谨的秩序感。</p> <p class="ql-block">庭院天井:设有四水归堂的庭院天井,下雨时雨水从四面屋顶流入天井,寓意着四方之财汇聚家中。</p> <p class="ql-block">外观造型</p><p class="ql-block"> • 马头墙:山墙上有马头墙,层层叠叠,高低错落,不仅具有防火功能,还使建筑外观更显错落有致、气势恢宏。</p> <p class="ql-block">硬山式屋顶:住宅建筑均为砖木结构,硬山式传统民居形式,屋顶两端与山墙墙面齐平,简洁大方,利于防风防雨。</p> <p class="ql-block">砖雕:仪门两侧端坐着硕大的汉白玉雕石鼓,门上角砖镌刻着琴、棋、书、画图案的浮雕,线条细腻,造型逼真。</p> <p class="ql-block">木格窗与雕花栏杆:宅内木格窗、雕花栏杆比比皆是,形式多样,图案精美,为建筑增添了几分精致与典雅。</p> <p class="ql-block">空间利用</p><p class="ql-block"> • 九进串楼:大部分建筑为上楼下厅式样,楼上每个房间之间均相通,形成“串楼”,这种格局在老宅院中较为少见,方便了家庭成员之间的走动与交流。</p> <p class="ql-block">步步高升:从大门向里,房屋地面逐步增高,九进门在中轴线上一字排开,依次递高,绵延百米,寓意着步步高升,体现了主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建筑用材</p><p class="ql-block"> • 楠木大厅:第三进大厅为楠木厅,厅内四柱、构架、大梁、金童柱、楞枋、步川、椽子、雕饰构件等都是楠木,是扬州现存盐商住宅中体量最大、最为完整的楠木厅。</p> <p class="ql-block">青砖小瓦:房屋外墙为青砖错缝砌墙,屋面为小瓦覆盖,质地优良,色泽古朴,与整体建筑风格相得益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