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人总要待在一种什么东西里,</p><p class="ql-block"> 沉溺其中,苟有所得,</p><p class="ql-block"> 才能证实自己的存在,</p><p class="ql-block"> 切实的掂出自己的价值。</p><p class="ql-block"> ——汪曾祺《一定要,爱着点什么》</p> <p class="ql-block"> 方寸世界</p><p class="ql-block"> 在那个“从前车马慢”的年代,书信是最重要的联系方式。某一天,我对信封上小小的邮票发生了兴趣,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家里所有信件上的邮票都被我剪了下来,一个个像裸着窗户的空房子,我才发觉,原来邮票是信件的灵魂。去到别人家里做客,总央着大人把那些盖过戳的邮票送给我。我从小就学会灵活地使用剪刀,大概是从裁剪邮票开始的吧。不同的邮票有什么价值,能换多少钱,其实我一概不懂,只是单纯喜欢各色各样的图案和设计,看见一种没见过的样式,就像被勾了魂似的,非把它得到不可。有一年,家里的挂历正好是“邮票大全”,我二话不说就要开剪,急得我妈直骂:“这是明年的挂历,还没用哪!”到底没拗过我,还是从“一大本”变成了“一张张”,贴进了我的集邮册里。</p><p class="ql-block"> 上初中的时候,我喜欢去学校阅览室消磨时光。有一次在一本《课堂内外》杂志底下看到一则则征友启事,觉得挺好玩的,也按着杂志上的地址寄了一则过去。大概因为那阵子有一位与我同名的歌手,唱了一首歌叫《摇太阳》,很是流行,没过多久,我竟然收到了铺天盖地数以千计的信件。我一边被惊得不知所措,一边不由自主的狂喜——天呐,这么多的邮票,发财了!</p> <p class="ql-block"> 梅花图</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看《七巧板》节目,鞠萍姐姐常常会教做手工。某一天,她用鞋盒、树枝、棉花做了一幅梅花图,把我给看激动了,怎么这么好看!怎么这么简单!马上行动,先跑下楼找枯树枝,这根枝丫太硬,那根分叉太少,翻遍了地面,没找到合意的,最终还是爬上树现折了一枝才算完。然后是鞋盒盖子,这好办,妈妈新买的皮鞋还没拆呢,取盒留鞋,嘿嘿。然后是棉花、颜料、针线。一切就绪,我踌躇满志地开工了。过程当然不可能一帆风顺,一会儿棉花搓得太圆了,不像个花瓣;一会儿粘花瓣的时候搞得满手胶水;一会儿黄色的花蕊颜色沾到了白色的花瓣上,变成了“脏梅花”……</p><p class="ql-block"> 勉勉强强捣腾出了一幅梅花图,满意是不可能满意的,我立志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来,于是接下去一天一幅“梅花图”,有的白梅黄蕊,有的红梅黑蕊,有的黄梅绿蕊……直到再也找不到鞋盒盖和趁手的树枝,才就此罢了。</p> <p class="ql-block"> 明信片小屋</p><p class="ql-block"> “明信片”这种东西即将退出历史舞台了,当年读小学、初中的时候可流行得很,生日啦,元旦啦,春节啦,毕业啦,都时兴互赠明信片。我送出了许多,自然也得到了许多,满满两三抽屉,除了偶尔拿出来瞧一瞧和占用空间外,也没啥用处。某日突发奇想:四张明信片就凑成了墙壁,两张明信片就变成了屋顶,底下再一张明信片托住,不就是一幢小房子吗?立马行动!</p><p class="ql-block"> 不同的明信片之间怎么连接才自然好看呢?卡片很厚,直接用胶水肯定粘不住,衔接处试试用刀片轻轻割开,撕掉两层纸皮,成了!粘起来轻便又结实。攻克了这个主要技术难关,接下来就尽情创新改良了:用刻刀在“墙上”挖个四方孔,这就有了窗户;挖的时候中间留出十字格,这就多了窗棂;左右两边都开个窗,这就有了对称之美;往上再“搭”一层,小平房变小楼房了;大门可以有单扇的,也可以双开的;还可以剪几块白纱缝个窗帘,铺一些绿色碎纸当作草坪,揪几朵塑料花点缀屋顶……每天都有新“设计”,放学回家便钻进房间完成我的“建筑大业”。我的明信片小屋造出了一幢又一幢,家里摆不下了,便拿去送人,把别人送我的明信片用这样的方式“物归原主”,也算是物尽其用了吧?哈哈!</p> <p class="ql-block"> 古装美人贴纸</p><p class="ql-block"> 这个东西可太有年代感了吧,尤其在港台电视剧盛行的时候,所有文具店里最受欢迎的就是各色俊男靓女的贴贴纸,32开左右,分割成大的小的十来张贴纸相片,撕下来可以直接贴在书上、笔记本上、抄歌本上,时髦得很。我独爱收集古装美人:《射雕英雄传》里的翁美玲、《神雕侠侣》里的陈玉莲、《倚天屠龙记》里的黎美娴、《楚留香》里的赵雅芝、《边城浪子》里的曾华倩、《天龙八部》里的黄杏秀……兼具飘逸、灵动、潇洒、美丽的编发和彩衣让我深深着迷。我从不知哪里搜罗来各种发卡、彩带、头花、项链,常对着镜子给自己捯饬各种古装造型,家里来了长头发的小客人,一定会被我盛情邀请到房间“做造型”,别说,我的手艺还不错呢,那些“古装小美人”们常常要回家了,还舍不得拆呢。</p><p class="ql-block"> 我还用白纸订了个画本,照着一张一张古装美人图画画。五官嘛,都差不多,重点在发型、编带、钗环、衣服。起初是丑得惨不忍睹啦,但架不住我热情高涨锲而不舍,在不知画到第几本时,渐渐有点样子了,虽然只用黑色钢笔勾线涂抹,但对照造型一看,大抵还是能辨认出谁是谁。我挑出所有最满意的30张作品,凑成了一本《古装美人图谱》,这段“修炼”也就算功德圆满了。</p> <p class="ql-block"> 我的“绿野仙踪”</p><p class="ql-block"> 一直对绿色情有独钟,山野、森林、绿树、青藤,总对我有莫名的吸引力。梦想中的家里也应该有郁郁葱葱的景致。某日放学,经过一处荒屋,墙外、门前爬满藤蔓,心念一动,过去扯了一大把回家。我的书桌前是一个嵌在墙壁里的书架,直顶到天花板,中间用木板隔开了七八层,我把这些藤蔓一条一条用透明胶布粘在中间两层,横的、竖的、直的、斜的,密密麻麻一片,真有点小小森林绿野仙踪的味道。我喜不自胜,上下端详,一整个下午都舍不得离开我的书桌前。然而第二天醒来,我大吃一惊,昨日还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小森林”已然萎顿不堪,一片片叶子全耷拉下来,颜色也变成灰绿了。我太傻了,离开土壤和水分,这些绿植能挨多久呀?</p><p class="ql-block"> 毕竟见过了美好的景象,我不信没有解决的办法,于是又去采了一些藤蔓过来,在书架上放几个装了水的小瓶子,把这些藤蔓的根部插入瓶子里,再同样缠绕粘贴,这样总能多撑几日吧?果不其然,这次过了三日才完全萎去。我如法炮制,再去采摘来布置,这样,我的书桌前就一直有一片绿意了。大概过了一个多月,小荒屋被推倒准备重建,那些藤蔓也被我薅得差不多了,我的绿野寻踪也便止步于此。</p> <p class="ql-block"> 六弦琴</p><p class="ql-block"> 六弦琴就是吉他,初次邂逅就让我惊为天人,那低沉华美的音律像紧箍咒一样,牢牢锁住了我,从此心心念念,寤寐思服。后来知道当初听到的正是吉他世界名曲《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上了师范,打听到学校有一位老师吉他教得很好,硬缠着妈妈花了130元给我买了一把红棉吉他,背着就上门拜师了。那是位四十来岁的男老师,黑黑壮壮的,其貌不扬,可是当他的手指搭在六弦琴上,开始拨动琴弦时,立马魅力值剧增!琴音时而清丽婉转,时而铿锵激越,直叫人五体投地,心悦诚服。于是每周末去找老师上一节课,回家练习课堂上指导的内容,下节课再验收练习成果,如此坚持了一年多,个中甘苦,一言难尽。按和弦的手指头破皮了,结痂了,撕掉痂,继续按,再结痂,再撕掉,直到形成厚厚的一层硬茧,再也感觉不到疼痛。从起初的Am、Em、Dm、C、G、F和弦到弹唱,再到独奏,每攻克一个新任务的满足与快乐是难以言喻的。那一个个炎热的午后,寒冷的冬夜,独自待在房间里一遍遍练习的滋味,单调吗?枯燥吗?如今想来,却全都是暖暖的心安与沉醉。一直到后来,始终没有练习到能弹奏《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的水平,有一些大横按的技法,手指力道不足,始终未能攻克,也就不知不觉放弃了。</p> <p class="ql-block"> 中西合璧绘画史</p><p class="ql-block"> 师范里有选修课,因为之前画“古装美人图”的经验,我毫不犹豫选择了工笔国画,从此日日与毛笔、墨水、颜料、画纸为伴,几乎所有课余时间都泡在画室里。老师并不教多少东西,大多数时间就让我们自己临摹、看书、揣摩。靠着从小喜欢涂涂画画的底子,我很快掌握了窍门,作品从小幅到大幅,内容也更加复杂多样。最喜欢的还是工笔仕女图,铅笔打底、勾线笔定稿、一遍上色、二次上色、装裱……时间的投入是不可计数的,但沉甸甸的满足和快乐也是不言而喻的。</p><p class="ql-block"> 一年暑假,妈妈带我去她同事家做客,因为她同事的先生正是我们学校的美术老师,家里开着画行,说是带我去开开眼界。没想到又一脚踏入了西洋画的坑里。老师家里摆满了画架,学生一人一个位置端坐画架前,临摹着一幅幅世界名画:《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维纳斯的诞生》、《西斯廷圣母》、《夜巡》、《马拉之死》……屋里充满了油画颜料和松节油的香味,那一笔一笔厚叠上去的油彩似乎充满了力量感,而逼真细致的人物与场景更有引人入胜的魔力。从这个暑假开始,又把大把大把的光阴花在了素描、写生、水彩、临摹上。画画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约摸有三四年的光景,直到毕业后开始工作了,我还一直未弃了我的画笔。家里搬新家,花费两个多月时间绘制四米长卷油画《海上丝绸之路》,挂在客厅墙上,引来客人们交口称赞,还是小小满足了些虚荣心。工作后的几年里,我几乎没什么社交,闲暇时间都窝在房间里画画,不觉单调,乐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 一定要爱着点什么,</p><p class="ql-block"> 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p><p class="ql-block"> ——汪曾祺《人间草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