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2月20日乘坐大临线去临沧,是大理白族自治州到临沧市的国铁Ⅰ级电气化铁路,也是滇西、滇中地区联系清水河口岸的便捷通道 。大临铁路全线共设桥梁69座,隧道35座,其中10千米以上的长大隧道4座,全线桥隧占线路总长的87.25% ;红豆山隧道位于云县境内,全长10616米,穿越无量山脉,因山体岩层复杂多变、涌水量大、地层内夹杂8种有害气体,被称为大临铁路"最难打的隧道"这是在山洞里的云县火车站,深感在云南修建铁路的艰难险阻,深感祖国的伟大!</p> <p class="ql-block">这是火车站的出站口。这里是大山深处,有了火车,这里的人民一定感到无比幸福!有了火车出行就不用愁了!</p> <p class="ql-block">晚上入住了临沧市和旭恒春大酒店。临沧,古称缅宁,是云南省管辖的一个地级市。以濒临澜沧江而得名。位于云南省的西南部。临沧民族众多,其中佤族占全国佤族总人口的三分之二。此外还生活着着傣、拉祜、布朗、德昂、彝、景颇等23个少数民族。临沧是中国佤文化的荟萃之地,是世界著名的"滇红"之乡,世界种茶的原生地之一,全国著名的"核桃之乡",有中国恒春之都、国家森林城市、国家森林旅游示范市、之美誉,是昆明通往缅甸仰光的陆上捷径,因此又被誉为""南方丝绸之路"、"西南丝茶古道"。“世界佤乡·天下茶仓”临沧市,市辖一区七县。</p> <p class="ql-block">12月22日找到了可以做饭,有冰箱的鸿益宾馆,就在临沧玉龙湖公园边上,甚是满意,老板待人真诚,有种到家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晚上漂亮的老板娘邀请我们在她家吃杀猪饭,相当于一年一次的年夜饭。每年在过年时,家里就要杀一头猪,请亲戚朋友一起吃。这是当地的风俗习惯!他们的宴席是:大地当餐桌,烧烤为主,大家围着烤炉开席哈!</p> <p class="ql-block">杀猪饭的宴席上也炒几个菜,我们不吃烧烤,就吃饭和炒菜,老板娘厨艺不错!味道很好!这是他们的特色菜,生的血拌的,也不知里面是什么菜?不敢吃!</p> <p class="ql-block">我们这次住的是山景房哈,可以躺着床上看旗山,佤山凤城的高楼,旗山美景尽在眼前。这是临沧不常见的景色~旗山玉带。我们不用到外面去拍,打开窗户看到了就可以拍。</p> <p class="ql-block">临沧最大的扎路营综合批发市场,以后我们每天都要来买菜的地方。离我们住的宾馆也很近。</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佤文化广场,佤族人物雕像、8根巨大的非遗文化展示柱及随处可见的佤族元素建筑,用地33亩,总投资1500万元。临沧佤文化广场是展示临沧佤文化,又是休闲、文艺展演、风情体验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佤文化广场,地上是硕大的葫芦图案,佤族崇拜葫芦,视之为吉祥物,认为自己是从葫芦里走出来的民族。</p> <p class="ql-block">广场地上硕大的牛头。佤族牛头不仅是祭祀文化的一部分,也是财富、权力、图腾崇拜。牛在阿佤人心目中是吉祥、神圣、高贵、庄严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今天在一家菜店看到了有八十公分长的大萝卜,这里这么大的萝卜很多,当地人都当水果吃的!</p> <p class="ql-block">临沧新的打卡点,佤山凤城莫罕丽广场,南汀河星光夜市是临沧开创夜生活的新篇章。这里有文化旅游商贸展,佤缅风情船游南汀河星光夜市,佤缅风情舞台秀。<span style="font-size:18px;">每日民族歌舞晚会,篝火+佤迪+打歌,这</span>里设计理念应该是夜市经济与民族文化相结合。</p> <p class="ql-block">海城集团建造的临沧南汀河星光夜市(佤山凤城),对标西双版纳西双景,是临沧版的告庄。海诚集团先后打造了告庄西双景、抚仙湖广龙旅游小镇、勐腊南腊新区、老挝磨丁经济特区等多个项目。佤山凤城”项目将打造为集文化体验、康养度假、旅游集散、城市文娱、跨境金融、总部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中国—印度洋会客厅、佤缅文旅新城,成为佤乡好生活、中缅大生意、恒春新生命的“三生有幸”之城。</p> <p class="ql-block">锁水阁坐落在临沧临翔区玉龙湖公园北侧,南汀河与西河的交汇点上,总高51.8米,共有6层,是玉龙湖公园的一个闪亮的景观。当每晚景观灯亮起,锁水阁晶莹剔透十分亮眼。</p> <p class="ql-block">每次去扎路营买菜就要经过这幢临沧的缩小版武康大楼哈!</p> <p class="ql-block">临沧有23个少数民族,在瓦山凤城,莫罕丽广场这个旅拍店,这些漂亮的民族服装尽可随意挑选</p> <p class="ql-block">玉龙湖广场,是临沧市民休闲娱乐购物美食的好去处,广场上有大型超市,购物商城,餐饮美食街,儿童乐园。</p> <p class="ql-block">玉龙湖水上舞台,春节联欢晚会就在这里热闹地展演。城市的夜景就是舞台背景,别有风味。</p> <p class="ql-block">12月26日宾馆老板推荐我们去了临沧美食农产品展销会。我们晚饭后散步来到西河路,展销会现场,领略了当地的人文习俗和不同的饮食文化。</p> <p class="ql-block">晚上南汀河和西河交汇点,锁水阁所在的小岛,临沧的缩小版都江堰像不像?</p> <p class="ql-block">每天晚上佤山凤城的莫罕丽广场都会表演节目,展示佤缅文化,这是布朗族舞蹈。布朗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部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其余散居于临沧地区、思茅地区和保山市境内。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布朗族总人口数为119639人。布朗族属南亚语系,无文字,习汉文。布朗族大部分人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崇拜祖先。</p> <p class="ql-block">鼓棒敲响 帕洁飞舞——云南非遗:布朗族蜂桶鼓舞。布朗族蜂桶鼓舞是布朗族跳鼓的总称,它起源于布朗族的创世传说和祭祀活动,在云南省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邦丙乡、大文乡等的布朗族村寨中流传。</p> <p class="ql-block">这是佤族甩发舞,<span style="font-size:18px;">佤族是跨国境而居的民族,国内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的沧源佤族自治县、西盟佤族自治县,据2000年云南省人口普查统计,云南境内的佤族有人口38.3万多;国外主要分布于缅甸,人口比国内多一些。佤族居住的地区,山岭重叠,平地极少,故又称阿佤山。佤族的</span>原称“卡佤族”,196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改为佤族。佤族有自已的语言,没有文字,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形式的文字方案。 受傣族影响信奉小乘佛教,部分地区传入了基督教。</p> <p class="ql-block">彝族位居我国人口最多十大少数民族第六位,总人口数为8714393人。其民族语言为彝语,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云南的彝族约有470.57万人。以前,中国大部分地区都通行农历,我国的彝族,至今还保留着一种鲜为人知的古老的历法——彝族十月太阳历。36日为一月,30个属相周为一年。1年10个月,360日,10个月终了,另加5日“过年日”,习称“过十月年”,全年为365天。每隔3年多加1天,即闰年(闰日),为366天。</p> <p class="ql-block">傣族舞蹈。傣族是泰国、老挝的主体民族,占泰国总人口的40%,傣族还是缅甸的第二大民族,中国、印度、越南、柬埔寨等国的少数民族。我国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和孟连两个自治县。 根据《中国统计年 鉴-2021》,中国境内傣族的人口数为1329985人。西双版纳等地自称“傣泐”,德宏等地自称“傣那”,红河中上游新平、元江等地傣族自称“傣亚”。汉族称傣泐为水傣,傣那为旱傣,傣亚为花腰傣。</p> <p class="ql-block">12月29日临沧西门公园位于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风翔镇,是临沧市首个综合性公园。公园内设有动物园、花卉观赏区、人工湖、茶室及游乐场等多个景点,所有建筑均采用仿古园林风格。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12月30日临沧的茶马古镇位于临沧市城东片区面缅宁大道旁。打造成以茶文化为底蕴的高原江南水乡、森林中的水乡、小桥流水的特色古镇,汲取了丽江束河古镇多年来开发经营的经验,以及全国多个古镇的精华,茶马古镇虽然是一个商业旅游地产项目,但它同时也是临沧商业休闲综合配套体、可吃、可住、可游、可玩……成为临沧的一张都市新名片。</p> <p class="ql-block">12月31日莫罕丽广场跨年晚会,感谢佤山凤城的演出团队!感谢阿良编导的精彩节目!在佤山凤城天天看演出,认识了他们的演出人员,这两位主持人阿松是佤族的,还有一位是景颇族的阿K。身在异乡,胜似故乡!开开心心,热热闹闹过大年!</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西河园的桥上拍的忙令南路,不知为什么感觉这条对着大山的路很美,从桥的门洞看过去就像是画匡中的一幅美丽的风景画</p> <p class="ql-block">1月1日今天下午到西河园看看,原来是沿着西河两岸修的绿化带,河中正在挖河施工。修建好的西河两岸非常漂亮的,,也是临沧市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在汀旗路临沧军分区的大门口拍蓝天白云下的玉龙湖公园广场,玉龙湖位于临沧城西北,西河与南汀河相汇之处,融汇南汀河、西河水,形成了湖泊、园林、商业核心区为一体的城市景观。是临沧市民茶余饭后休闲娱乐的首选之地。</p> <p class="ql-block">一直看的是临沧市玉龙湖的夜景,今天下午从玉龙湖回家,看到了阳光下的美丽的玉龙湖,是国家3A级景点。玉龙湖公园位于临沧市北部新区,西河与南汀河交叉处, 是临沧城高品质的城市核心景观区。</p> <p class="ql-block">临沧火车站是大临铁路的终点站,也是规划中的临普铁路的起始站,作为中缅印度洋新通道(仰光—临沧—成都)海公铁联运上的重要节点,五条重要铁路通道汇聚临沧,是连接国际国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和桥梁。中国出口的货物可以经缅甸出海口直接进入印度洋,连接欧洲、非洲、中东及东南亚各国。运输时间可以节省20天至22天。</p> <p class="ql-block">临沧火车站滇缅铁路文化广场上的滇缅铁路纪念墙。滇缅铁路在云南境内全长886公里,从1939年8月动工,至1942年路基全线修通,历时3年,正当铺轨在即,1942年4月日军占领缅甸,出于战争原因,滇缅铁路被迫停工并由建设的民众亲自损毁,这是一段悲壮的历史。滇缅铁路在修筑到损毁的过程中,临沧人民经历的是一段艰苦卓绝的岁月。滇缅铁路临沧段全长300余公里,是修筑滇缅铁路最艰险的路段。</p> <p class="ql-block">滇缅铁路文化广场上的火车头,承接着过去的历史,将开启滇缅铁路的新里程。</p> <p class="ql-block">1月7日,腊八节晚上到莫罕丽广场转悠,广场上正在免费喝腊八粥,我们也喝到了也!粥里面内容丰富,有红豆、糯米、小西米-很好喝的。和我们这里的腊八粥差不多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云南临沧南美拉祜族,来佤山凤城莫罕丽广场原生态表演。拉祜族总人口为48.5966万人,其中云南省有44.76万人,占拉祜族总人口的98.66%。主要分布在澜沧江流域的思茅、临沧两地区,拉祜族渊源于甘、青地区的古羌人。拉祜族十分热情好客,逢年过节,都要邀请周围傣、哈尼、 布朗等族人民一起饮酒会餐。这时全寨大宰牲畜,各户都要分一节大肠和几勺鲜血,伴以盐巴、辣椒,剁细生吃。 拉祜族认为,“剁生肉”是 待客的最好菜肴。</p> <p class="ql-block">拉祜族人自称"葫芦里蹦出来的人",明末清初,因生存需要迁徙到南美拉祜族乡,<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临沧市临翔区西南部,距区政府驻地48公里,最低海拔1500米,最高海拔2835米,年平均气温14.1℃,属冷凉多雨的高寒山区,</span>地域封闭与外界隔绝,通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风格,时至今日依然保存着较为神秘而原始的服饰、饮食、宗教信仰、风俗、舞蹈、工艺品制作的民族文化传统。</p> <p class="ql-block">拉祜人喜爱歌舞,世世代代都把歌舞作为抒发感情、交流思想的重要手段,成为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1986年,美国国际民间艺术组织曾把这种民间自娱性的歌舞列为最受欢迎的“全球十大民间舞蹈”之一。</p> <p class="ql-block">拉祜族的服饰包包,上面镶嵌的银色的小珠珠,也叫银泡。和景颇族的银泡在大小上有所区别。</p> <p class="ql-block">这是红领巾义卖在佤山凤城举行,好热闹。也蛮有意义。小朋友们都很认真负责,主动而稚嫩地推销自己的宝贝。</p> <p class="ql-block">今晚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火壶表演,还是第一次看到。表演者需身着防火服,将烧好的木炭放入两侧的铁网,摇晃铁网以创造出如烟花般绚丽的火花。热烈的火光与壶影相映成趣,呈现出“火树银花”般的效果,寓意“驱疾避祸,百家安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火立方表演,也是第一次看到的,真是开眼界了!表演者真勇敢,这火有点大也!这铁架子应该很重吧?</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世界佤乡,每年的5月1日到5月4日会举行佤族的狂欢节,据说是用纯天然药物配置具有防晒、美容护肤之功效的黑色泥状保健品相互涂抹,相互祝福。摸黑一脸,快乐一年,摸黑一身,幸福终生!佤族就是这样一个崇尚黑色的民族,"摸你黑",旨在让参加狂欢的人们"黑"一回,当一回阿佤人。只要你加入到摸你黑狂欢活动的队伍中来,你就会得到"娘布洛"药泥的神圣祝福。很想加入摸你黑的狂欢队伍!做一回佤族人哈!可惜我们无缘那一刻,四月就离开临沧了也!</p> <p class="ql-block">1月14日在强力广场举办的年货街,我们去体会一下临沧人民过大年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年货街上美食多多,挺诱人的。有些美食看来我们是吃不来的哦!</p> <p class="ql-block">在年货节上第一次看到用草帽当锅煮鸡蛋,但是塑料袋一起加热,塑料分子会析出,对食品有污染哦!</p> <p class="ql-block">1月15日临沧抗震碑。1988年11月6日21时03分14秒,澜沧-耿马发生7.6级地震,21时15分,又发生7.2级地震。此次地震为双主震-余震型,定名为“澜沧-耿马7.6、7.2级地震”,临沧市耿马县、沧源县等地受灾严重。</p> <p class="ql-block">临沧老行署最早修建于1959年,这里曾经是临沧的最高行政机关驻地,老行署最老的一栋楼房,有苏联式建筑的风格,在近代,临沧不叫“临沧”,而叫“缅宁”,直到1954年才开始叫“临沧”。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临沧专员公署才搬到现在的老行署办公。</p> <p class="ql-block">这是老行署建筑内部的穹顶,高高的房梁上,装着一盏小小的带有老式灯罩的白炽灯,现在可以换成LED灯泡了会亮一点哦!苏联式建筑就是高!但,像做仓库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老行署旧址,有一个文物展览馆,馆内再现了缅宁古城的“永北门”。据传,临沧古城遗址最早可追溯到唐朝。这是博物馆外的岩画</p> <p class="ql-block">走进老行署大院就见这只小公鸡站在旗杆边的栏杆上,等我们看完展览出来,它还乖乖的站在那里 ,据说这是一只宠物鸡,脚上还戴着脚环,是训练过的。</p> <p class="ql-block">晚上在玉龙湖公园散步,看到玉龙湖里黑天鹅带着小天鹅们也在散步。遇见天鹅的一家,犹如看到了明星,大家都追着拍它们。原来黑天鹅小时候并不是黒的哦!</p> <p class="ql-block">2025年1月22日~1月25日,临沧玉龙湖广场,沉浸在节日的欢热海洋中。临沧的春节联欢晚会在这里精彩呈现。临沧市的各族同胞在这里欢聚一堂,一派喜庆欢乐,国泰民安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临沧临翔区春节期间,美丽的夜景。借用了临沧文旅为春晚航拍的实时画面。美丽的临沧,繁荣昌盛!</p> <p class="ql-block">1月26日今天莫罕丽广场在表演泰族舞蹈,泰族(Thai),是泰国和老挝的主体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泰族分布在泰国、老挝、缅甸、越南、柬埔寨、印度、中国等多个国家。泰族与傣族是一个民族。傣族,又称泰族、掸族等,民族语言为傣语,老挝称做老,缅甸称做掸,中国称做傣,印度称做阿洪,但均自称Tai 。</p> <p class="ql-block">临沧人不怕冷,坐在寒风中悠闲地吃着瓦王宴。还好这里不是特别冷。佤王宴”以长条原木板为桌,手撕鸡、烤鱼,凉菜、牛肉,烤猪肉,糯米饭、鸡肉烂饭,菠萝饭,等等。“歌声不停酒不断”是“佤王宴”的一大特色,所以在吃饭的时候佤族歌舞会一直伴随吃饭的人们,一边欣赏一边享受美食。过去,佤王宴是佤王用来招待部落首领、民族英雄以及尊贵嘉宾的王府盛宴。如今佤族人和游客随时都能品尝到这场充满佤族文化魅力的美食盛宴。</p> <p class="ql-block">1月28日除夕夜在莫罕丽广场看村晚,这是晚会组织者阿良谦虚的介绍词。临沧这地方真不错,有种融入在大家庭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临沧在门口插高香的人家不多,看到有人买松枝,但没见有人家插,这点和芒市有所不同。</p> <p class="ql-block">云南十八怪之一草帽当锅盖,今天终于看到了草帽盖在煮石锅鸡的石锅上。</p> <p class="ql-block">1月29日今天大年初一,临沧临翔区舞龙队在市区巡游表演。临沧过年真热闹哈!</p> <p class="ql-block">我们拍了舞龙队,又拍一路舞蹈巡游的方队,队伍中的傣族白象舞、马鹿舞是云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象舞、马鹿舞是临沧市傣族民间用于喜庆祈福场合的道具舞。每逢泼水节等民间节庆活动,人们都要扎白象、马鹿跳舞,以祈求上苍保佑风调雨顺。</p> <p class="ql-block">2月6日4A级景区和成临沧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园位于临沧市临翔区茶苑路,坐落于临沧城郊青龙山下,是云南和成投资开发集团在临沧开发建设的大型旅游综合体,是临翔区集精品度假酒店、高尔夫运动、产权式度假别墅、温泉SPA、观光茶园、陶吧体验馆、老年养生公寓、古道留痕茶文化展示馆等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景区。是云南省25 个旅游精品之一。</p> <p class="ql-block">2月23日这是南伞河畔公园,国家3A级旅游景区。南伞镇是云南临沧镇康县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是中国第二大德昂族的聚居地。距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果敢县城仅8公里。是中缅物资的集散地,是中缅交往的重要通道和滇西南、临沧西部进入东南亚的重要口岸之一。</p> <p class="ql-block">陀螺比赛是镇康县域内老少皆宜的一项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从2015年开始,镇康县每年12月份都将打陀螺爱好者集中组织起来开展民间传统陀螺比赛。</p> <p class="ql-block">2022年,镇康打陀螺项目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在镇康县城南伞河畔公园广场建有镇康县陀螺非遗文化传习所,<span style="font-size:18px;">上演着一幕又一幕精彩绝伦的比赛。</span>2018年,镇康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技类磨盘陀螺在云南省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喜夺金牌。</p> <p class="ql-block">南伞口岸位于中国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1991年7月被列为国家二类口岸。对面是缅甸掸邦果敢自治区。南伞镇明清时即有边民互市活动。汉、傣杂居。今为中缅边民互市口岸,果敢地区的居民多为汉族,在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等方面与中国相近。</p> <p class="ql-block">在南伞国门拍到对面缅甸的旗子。</p> <p class="ql-block">晚上在南伞中心广场举办宣传岐黄文化,探秘中医魅力的夜市活动,通过歌舞、小品表演的形式达到通俗易懂的效果。岐黄"指岐伯与黄帝。相传,黄帝和他的臣子岐伯都能治病,黄帝常与岐伯讨论医学,并以问答形式写成《黄帝内经》。其文简而意博,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文献。后世因此称中医学为歧黄之术,岐黄也被视为医家之祖。</p> <p class="ql-block">2月25日国家3A级赐福彝寨景区位于临沧市镇康县南伞镇红岩村刺树丫口自然村,是云南省最抵边的景区,享有“百里边关第一哨”的美誉。踏上观景平台,可领略“一城连两国”的独特景观,中国南伞和缅甸果敢全貌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在观景台拍摄的国境线之外的缅甸果敢🇲🇲,对面的山还能拍清楚,下面的中国镇康南伞和缅甸果敢在山间薄雾的笼罩中,一片迷茫。拍不了一点!</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121号高石头天然石头界桩,它的副桩比121号天然石头界桩小的境外界桩就在旁边。两个界桩的中间,就是我们两国的界线。</p> <p class="ql-block">121小界桩</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刺树丫口的游览栈道上,同时也是边境线上的巡边道。缅甸老街市,原名"麻粟坝",傣语意为"最野蛮的地方",曾是金三角上赫赫有名的毒品产地。人口约10万,本地果敢族只3万多,大部分是中国人。流通人民币,使用中国通讯,与云南省镇康县新县城南伞镇仅相距8公里。该地人治重于法治,经济落后,毒品不合法,但黄赌是合法的。2009年8月8日,该地发生战事,大量边民涌入中国境内。</p> <p class="ql-block">2月25日南伞观景台。坐落于硝厂沟自然村飞骆山上,在观景台上可以看到两国一城的特色景观。上午有雾 我们下午爬上观景台,看到了南伞整个城区和缅甸的果敢。</p> <p class="ql-block">山的那边就是缅甸果敢,在下午的一片薄雾下有点朦胧。</p> <p class="ql-block">这是中国南伞镇的部分。</p> <p class="ql-block">2月26日明天就要离开南伞去往沧源,南伞的跨国溶洞在哪?听说在硝厂沟的花瓶山上,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这座山叫花瓶山,听说在这里有个跨国溶洞,洞有2公里长,出洞就是缅甸果敢,现在被边境铁丝网拦在里面,进不去了。</p> <p class="ql-block">国境线铁丝网上的灯,就像天上的繁星和地上的景观灯交相辉映,这种景观哪里去看?不枉千里迢迢来一次!</p> <p class="ql-block">2月28日翁丁原始村落位于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勐角傣族彝族拉祜族乡,距县城30公里。共有98户人家,400多口人。翁丁的"翁"为水,"丁"为接,翁丁,意为连接之水。该地有几条小河相互连接,以此得名。还保留着许多佤家的传统习俗和信仰,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p> <p class="ql-block">制作木鼓的日子被当作盛大的节日,称为“拉木鼓”。是佤族重大的祭祀活动之一,是全寨子的大事。一般在农历十一月(佤历一月)举行,持续六七天。木鼓被佤族誉为“通天神器”,佤族人认为只有敲动木鼓,居住在天上的先祖就会下来保护他们。</p> <p class="ql-block">寨桩是佤家的一种图腾崇拜,一般位于寨中央的打歌场,最高的那杆是用龙竹制的幡杆,代表着一帆风顺,年年有余。幡杆旁,是棵人高的木塔桩,雕刻极粗犷,全是用斧头砍凿,木塔上还刻了一些特殊的图案,分别代表天地山川和一草一木。木塔幡杆旁,还有一个木桩,顶上钉了个木盆,这是赕佛用的木盆。杆脚下有个鹅卵石代表着寨心。竖有寨桩的广场,既作为全寨祭神、祭鬼,举行宗教仪式的重要场所,又作为全村寨佳节聚会、歌舞欢庆之地。</p> <p class="ql-block">木鼓房佤语“涅克罗”,佤族村寨都有木鼓,并建有专门的木鼓房,木鼓房都建在村中,竹木框架,茅草顶,无围墙,房里摆放木鼓,,房外有广场。木鼓平时不准乱敲,只有在传统节日,喜庆,娱乐时才敲击,寨民们听到鼓声就会聚集到广场,载歌载舞,尽情欢乐。</p> <p class="ql-block">女神图腾桩是佤族女神崇拜“木依吉”的化身标志,是以刻木记事的方式对司岗里创世史诗的部分传承和释然。</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人头桩”。佤族部落曾有一种原始而野蛮的“猎人头”习俗:为祈求风调雨顺、狩猎丰收,佤族部落每年祭祀前都会到别的部落去“打猎”;往往是由部落里年轻精锐的俊杰组成猎头队承担这一重任,“猎物”则是别的部落 中的人,以男人为要,更以雄壮威猛的年轻男子为宜,尤其是长着一脸络腮胡子的——据说这样的人头祭品可佑本部落的田地里物产丰茂。猎人头”的习俗一直延续到1958年。</p> <p class="ql-block">对于佤族人来说牛头象征着财富,牛头桩上悬挂的牛头越多,说明寨子、家庭越富足。这也作为一种原始图腾崇拜遗存下来。</p> <p class="ql-block">翁丁原始村寨的寨门,进出村寨,都要下马,以示对寨神和寨人的尊重。不经同意,外人擅自闯入,视为入侵。寨门有专人守护,早晨开启,晚上关闭。</p> <p class="ql-block">佤王府佤语“捏翁佤”,既是瓦王家人居住的住所,也是瓦王召集各部落头人议事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这是翁丁原始村寨的民居,“四壁落地房”也叫“鸡笼罩房”,此类房屋建筑结构比“干栏式”楼房简单,建筑材料为竹子、木、草,木柱的顶端保留树杈用以托梁,横梁上再盖上细竹子,覆以矛草,筑成架空的“竹楼”。上层住人,下层栖畜。</p> <p class="ql-block">沧源崖画谷旅游风景区位于沧源县佤族村寨勐来乡,因具有3500多年历史的古崖画而闻名海内外。有记载说,是因为石佛洞人遭到毁灭性打击后,开始迁徙和漂泊,用崖画记录迁徙过的地点。1965年开始,中国的考古专家们先后在沧源县中北部的勐来、丁来、满砍、和平、芒阳、勐省等地发现了15个崖画点,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这些崖画是云南崖画内容最为丰富的一处,更是我国发现较早的古代崖壁画艺术遗存之一。崖画已有千年至今不变色。人们在千年前用如此的方式记录他们的生活历史,这些图像多有一定的中心内容,其中有狩猎、放牧、舞蹈、归家、娱乐等内容,真实生动地记录了先民们生产、生活的各种场面。</p> <p class="ql-block">这是云南临沧沧源天坑,被认定为“云南第一大天坑,”直径为184米、深235米,沧源天坑由于深度很大,高度差异造成温度和湿度的不同,进而导致坑内的植物形成梯度分布。位于沧源崖画谷风景区的半山腰,在10多公里的山路上分布着7个天坑,形成一个天坑群,并且分布在同一水平线上,现至今仍处于半开发状态。现在可以看到建好的老鹰造型的观景台,及对面的玻璃栈道。</p> <p class="ql-block">3月1日沧源县城西南部,葫芦小镇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葫芦小镇依山傍水、景色秀美、是一座佤文化特色浓郁的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全方位展示佤族风情习俗的特色旅游小镇。小镇内12根充满佤文化元素的青石浮雕文化柱、10块佤族神话故事《司岗里传说》和《佤族拉木鼓》活动镂空浮雕文化墙、喷水葫芦、打歌广场、</p> <p class="ql-block">沧源云海观景台,今天要离开沧源了,听说佤山云海很美,来到观景台却是很失望,哪有云海?据了解,每年的九到十月份是沧源云海最美的时候!我们来的不是时候哦!既来了,战友相会在佤山,在云海观景台留个影也是很有意义的哈!</p> <p class="ql-block">3月1日难忘的小黑江边境站,2月27日深夜,明波的战友建荣曾驾车在这里去而复返来回三次,边防警察都认识他了哈!导航出错真是害人哦!</p> <p class="ql-block">3月3日临沧宾馆老板家特意买了一只土鸡请我们吃饭,老板娘亲自下厨掌勺,菜肴很合我们口味,可见是很用心的!感谢老板一家真诚待客!像家人一样的亲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