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核磁共振之旅》​

张235

<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10日,在省城白求恩医院参加免费的保健干部体检,我偶然间选择了“核磁共振”的检查。就是这个选择,一下子扰乱了我们家平静的生活,因为这次检查的当天下午,医院给了我一个“考虑垂体瘤”(大小约3.34cm*2.24cm*2.52cm,垂体柄显示不清)的结果。于是,之后的十多天,我开始了往返多家医院、多个医生之间反复挂号、反复检查的求证。尤其是十天之后的这一次检查,再也没有了第一次的稀奇……</p> <p class="ql-block">为了弄清病情,山西白求恩医院的大夫给我开了再做核振,进行“平扫”和“强扫”。对这个不速之客的垂体瘤我知之不多,下面我想谈谈在白求恩医院的影像检测三室做核磁检测——用科技解读身体健康密码的​感受。</p><p class="ql-block">6月21日,星期六的下午,等候做核振检查的患者还不少。因为做一套核磁检测检测的程序比较复杂,用时往往都在20分钟上下,所以轮到我做的时候,已经比预约的时间晚了一个多小时。走进山西白求恩医院影像检测的楼道,那股肃穆且略带冰冷的氛围瞬间将我裹挟。当推开铁门的医生叫到我的名字,我立即怀着对垂体瘤的恐惧与不安,朝着核振检查室的门走去。进了检查室厚厚的金属大门,面前是一台叫做磁共振设备的巨大而神秘的机器,只看到一个操作仪器的刘医生在掌控。他交代我躺在检测床上,用一个固定脑袋的罩子扣在了我的头上。那一刻,我的心被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填满。</p><p class="ql-block">随着仪器启动,我的身体被慢慢地推进了像是母亲产道的狭小空间。头部周围充斥着低沉的嗡嗡声,像是瀑布落下深潭的“突突”声,又像是这头巨兽的呼吸,那声音振动着空气,传递到我的耳膜,让我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仿佛它在提醒我,它即将深入我的头颅深处,探寻那个不速之客——垂体瘤的踪迹。紧接着是有些说不清多少各种有规律的敲击声,“哒哒哒”“啪啪啪”“吱吱吱”“滴滴滴”“哐哐哐”……的轮番轰炸,节奏分明,或快或慢、或急或缓、或重或轻,像是带着某种神秘信息的语言。</p> <p class="ql-block">我紧紧地闭上眼睛,脑海中不禁浮现出科幻电影中的场景,自己宛如被外星科技选定的实验对象,在未知的检测力量下,头脑的每一处都被精细扫描、聚影成像。这敲击声仿佛是一把神奇的钥匙,正在叩开我身体的每一层屏障,试图精准定位那颗隐藏在脑袋深处的“麻烦制造者”。过了十多分钟儿,设备忽然安静下来,像是在高速运转之后全力去捕捉那微小的异常信号。之后又一位女护士摸着我的手,注射一只叫做“磁共振造影剂”的药物,很疼,但是可以忍受。之后叫我用另一只手一直压到检测结束,再一次被推入机器深处。</p> <p class="ql-block">期间,各种声音再起,我紧紧地闭着眼睛,一动不动配合着医生的检测,但是,我的思绪却不由得飘向了远方,想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景,那些曾经被我忽略的宁静时光,此刻都变得格外珍贵。而如今,我躺在这里,为了弄清楚这个意外发现的垂体瘤而接受检查。它就像是生活突然扔给我的一颗石子,在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打破了我原本安稳的节奏。</p> <p class="ql-block">整个检查过程,那些此起彼伏、变幻莫测的机器声音,编织成一张复杂却有序的网笼罩在我身体周围。而我,就像漂浮在这张网上的一片叶子,随着机器的节奏起伏,内心既紧张又充满期待。期待着这次检查能帮我揭开垂体瘤的神秘面纱,让我能知晓它的真实情况,好为后续的治疗或生活调整做好准备。我感觉,这台核磁共振机器,此时就是我与健康真相之间的桥梁,而我只能在这奇妙的声响陪伴下,静待它将我带到答案的彼岸。</p><p class="ql-block">当检查结束,巨大的声响戛然而止,只留下这台“巨兽”般的设备周围均匀的喘息。我带着对这台先进医疗设备的钦佩与满心的希望,从检测床上起身并向医生道谢而离开。这段在影像检测三室的核磁共振之旅,已然成为我面对垂体瘤这场未知挑战的开端,它让我对接下来的治疗之路,既感到未知,又充满力量去迎接。</p> <p class="ql-block">上图是病情确定以后,我寻求治疗的北京香山脚下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的门口——一颗松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