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罗承选(左8)与中共政治局常委、国家副总理李岚清(左7)等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罗承选(左一)向全国高校来宾介绍办学经验</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罗承选的思想火花促进其待人、接物、学习、工作、著述皆有传承创新,卓有成效。</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以下“无闷”——罗承选的微信昵称)</b></p> <p class="ql-block">在古诗中创新</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携老妻旅游留影</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同老妻骑遊留影</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与女儿(右一)同乐过生日</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为姪孙女(左二)拉小提琴伴唱《新年好呀》</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居家乐</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家务乐</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学舞乐</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旅游乐</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登高乐</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农家乐</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健身乐</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摄影乐</p><p class="ql-block">罗承选的摄影作品:乐山工业活化石——现仍在运行的嘉阳窄轨火车</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罗承选(二排左一)与小学同学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罗承选在乐山二中(初中)母校遗址——现乐山文庙(武汉大学抗战西迁乐山教学遗址)留影纪念</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罗承选(后排左2)从徐州返乐,与同班同学共同祝贺高中班主任陈万睦老师(前排右4)80大寿</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罗承选(右一)恭贺乐山高中班主任陈万睦老师80大寿</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彰显爱学习,且学有成效</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经培训合格,喜获嘉阳小火车驾驶证</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乐山嘉阳小火车新培训合格的火车司机罗承选</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驾驶嘉阳小火车拉响汽笛的罗承选</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喜好书法见精神</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罗承选为家乡乐山人在国家“艰辛探索”年代及其前后岁月的亲历、见闻所撰写之回忆文章汇编作品(130篇,近百万字,分上、中、下三卷出版)题写其封面书名——海棠春秋。</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执掌矿大15年,这位四川汉子,为中国煤炭工业留下了什么?</b></p><p class="ql-block">世界亚棱镜 </p><p class="ql-block">2025-08-07 12:15 广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打开下面“网址”方法:一指腹长按左边起头英文字母见屏面出现“复盖英文阴影”,并继续往右、往下压移拖动指腹移动,让“阴影”复盖全部英文,抬起指头,再在“白色词组字帶内”,轻点“网页搜索”,即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https://my.mbd.baidu.com/r/1HjqNWqVFPG?f=cp&rs=143193204&ruk=QoBBzdlJupE3g4f7uZnKDQ&u=6c3d4332a9f40c0e&urlext=%7B%22cuid%22%3A%22givQu080-i_Fiv86_8vMi08Pvu0fuviQgi2mu_P_v8KW0qqSB%22%7D&sid_for_share=167054_2</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执掌矿大15年,这位四川汉子,为中国煤炭工业留下了什么?</b></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世界亚棱镜</p><p class="ql-block">2025-08-07 12:15广东</p><p class="ql-block"><b>执掌矿大15年,这位四川汉子,为中国煤炭工业留下了什么?</b></p><p class="ql-block"><b>提起中国矿业大学,很多人脑子里冒出来的就是煤炭、矿井,黑乎乎的。可你得琢磨琢磨,就是这么一所跟“黑金”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大学,却是咱们国家能源安全的压舱石。</b></p><p class="ql-block"><b>而有个人,在这块压舱石上,稳稳地站了十五年,他叫罗承选。</b></p><p class="ql-block"><b>2023年8月,这位78岁的老人走了。他的离去,让整个徐州,乃至中国的煤炭教育界,都感到了一丝空落。</b></p><p class="ql-block"><b>这个故事,得从四川乐山说起。1947年,罗承选就出生在那片山清水秀的地方。谁能想到,这个四川娃,后来的人生会和北方的煤炭,结下不解之缘。</b></p><p class="ql-block"><b>1982年,罗承选从当时的中国矿业学院煤田地质系毕业。那年头的大学毕业生,绝对是天之骄子,去哪儿都吃香喝辣的。</b></p><p class="ql-block"><b>可这个小伙子,做了一个让很多人看不懂的决定——留校。他一头扎下来,就再也没离开过徐州这片土地。</b></p><p class="ql-block"><b>从校团委的一个小干事做起,副书记,书记,再到党委宣传部,他一步一个脚印,走得特别扎实。这可不是坐火箭,是真刀真枪,在一线一点点磨出来的。</b></p><p class="ql-block"><b>到了1987年,他已经是矿大的党委副书记了。那个年代,正是中国社会思想最活跃,也最激荡的时候。管一所大学几万师生的思想工作,那担子有多重,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b></p><p class="ql-block"><b>时间一晃,就到了1995年。这一年,罗承选正式接过了矿大党委书记这副担子,一挑,就是整整十五年。</b></p><p class="ql-block"><b>这十五年,是中国煤炭工业经历天翻地覆变化的十五年,也是中国高等教育拼命往前冲的十五年。</b></p><p class="ql-block"><b>说句心里话,管一所行业特色这么鲜明的大学,太难了。煤炭行情好,大家都觉得你理所应当;煤炭行业一有风吹草动,你这大学就得跟着晃荡。</b></p><p class="ql-block"><b>罗承选要做的,就是在这种晃荡里,找到一个稳固的支点。</b></p><p class="ql-block"><b>他上任后,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会儿全国高校都在削尖了脑袋,想挤进“211工程”的名单。</b></p><p class="ql-block"><b>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进了,你就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国家队”;进不了,你就只能当个“地方队”,资源、名气、生源,样样都差一大截。</b></p><p class="ql-block"><b>矿大一个搞煤炭的,凭什么跟那些综合性、名头更响的大学去争?很多人心里都犯嘀咕。</b></p><p class="ql-block"><b>就是罗承选,带着矿大的领导班子,硬是把这块硬骨头给啃下来了。他带着人,一遍遍往北京跑,一遍遍地汇报、争取。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儿,现在想起来都让人佩服。</b></p><p class="ql-block"><b>最终,矿大成功进入“211工程”的序列。这件事,不夸张地说,直接决定了矿大之后二十年的发展高度。没有他当年的那股子拼劲,矿大后来的路,恐怕要难走得多。</b></p><p class="ql-block"><b>还有一件事,更能看出他的远见和魄力。</b></p><p class="ql-block"><b>在他任上,矿大形成了“一校两地”的办学格局,一个在徐州大本营,一个在北京。他自己,从1998年到2002年,还同时兼任着北京校区的党委书记。</b></p><p class="ql-block"><b>一个人,管着两个校区,一个在地方,一个在首都,两头跑,两头抓。这得需要多大的精力和智慧?</b></p><p class="ql-block"><b>北京校区,那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分校,那是矿大伸向全国乃至世界的窗口,是吸引顶尖人才、获取前沿信息的桥头堡。</b></p><p class="ql-block"><b>把这么重要的两个摊子都交给他一个人,足见上头对他的信任和器重。他把两个校区之间的关系捋得顺顺当当,让矿大这艘大船,既有稳固的锚地,又有灵活的桅杆。</b></p><p class="ql-block"><b>他这个人,身上有股子老派知识分子的风骨,严谨,但是不古板。他拿的是国务院的特殊津贴,是正儿八经的教授、博导,可他从来不端架子。</b></p><p class="ql-block"><b>跟学生们在一起,他就是个和蔼的长辈;在学术会议上,他又是个一丝不苟的学者。他常说,大学的根本任务,是“育人”,是培养人的精神。</b></p><p class="ql-block"><b>他退休后,还一直担任着校友会的会长。满世界的矿大校友,只要回到母校,都想去看看他,跟他聊上几句。这份情感,是装不出来的。</b></p><p class="ql-block"><b>他走了,带走了一个时代的身影。我们现在看大学,看的是世界排名,看的是论文数量,看的是出了多少院士。这些固然重要。可回过头去看罗承选这一代人,他们干的,是打地基的活儿,是在一片看似贫瘠的土地上,硬生生开垦出绿洲的活儿。他们的故事,不只是一个人的履历,更是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特别是那些行业特色大学,怎么从一穷二白,一步步走到今天的生动缩影。这事儿,值得我们这些后辈,好好品品。</b></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老黄牛(黄允栋)感言:</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矿大书记罗承选走了,他用28年,把一个煤校带上了211巅峰</b></p><p class="ql-block">柔点点说史</p><p class="ql-block">2025-08-09 19:43广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8岁矿大书记罗承选走了,他用28年,把一个煤校带上了211巅峰</p><p class="ql-block">徐州城的八月,天还燥热,中国矿业大学的圈子里却悄然透出一股凉意。那个在很多人记忆里,似乎永远不会离开的老人,罗承选,走了。享年78岁,一个时代的背影,就这么定格了。</p><p class="ql-block">说起来,罗承选这辈子跟矿大,简直就是拧在了一起,分都分不开。你得把地图拉到一千多公里外的四川乐山,才能找到他故事的开头。那是个山水灵秀也磨砺筋骨的地方,他就是从那儿走出来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四川娃。</p><p class="ql-block">他上大学那会儿,跟现在的孩子可不一样。1982年才从中国矿业学院毕业,往前一推算,他踏进大学校门的时候,都快三十岁了。上了点年纪的人都晓得,这可是当年含金量极高的“新三届”大学生。那代人,被耽误了十年青春,心里憋着一股劲,对知识的渴望简直能把书本给吞下去。罗承选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一个大龄青年,怀揣着改变命运的梦想,一头扎进了煤田地质这个听着就又苦又硬的专业。</p><p class="ql-block">命运有时候就是这么奇妙。一个学地质的,按理说毕业就该背起行囊,跟着勘探队去山沟里找煤。可他偏不,他留校了。这一留,就是一辈子。</p><p class="ql-block">他不是那种一来就身居高位的“天降神兵”,而是从最基层的团委副书记干起。管学生,做宣传,一步一个脚印,把整个学校的里里外外摸了个门儿清。他身上有股四川人特有的韧劲和踏实,不张扬,但办事牢靠,周围的人都信服他。就这么着,从团委书记到宣传部副部长,再到1987年成为校党委副书记,他把自己的根,深深扎进了矿大这片土地。</p><p class="ql-block">真正的大风大浪,是在他1995年正式接掌矿大党委书记之后。那会儿,全国的高等教育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一个叫“211工程”的计划,像一条分水岭,把所有大学都摆在了十字路口。说白了,这就是一张进入国家重点建设梯队的“船票”,拿不到,你就可能在时代的浪潮里慢慢掉队,甚至被吞没。</p><p class="ql-block">当时的矿大,说实话,处境挺尴尬的。名字里带个“矿”字,行业特色是够鲜明了,可也像一道无形的墙,限制了学校的发展。在那个追求“综合性”、“高水平”的年代,一个行业特色过于浓厚的学校,想挤进“211”的窄门,难于登天。</p><p class="ql-block">罗承选和他那一代的矿大领导班子,硬是把这块硬骨头给啃下来了。他们四处奔走,向上争取,对内改革,整合资源。那几年的艰辛,如今的年轻人很难想象。终于,1997年,一个让所有矿大人热泪盈眶的消息传来:中国矿业大学,成功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p><p class="ql-block">这不单单是一个名头,它意味着国家层面的认可和源源不断的资源支持。罗承选的视野远不止于此,他深知,要让矿大真正强大起来,必须撕掉“煤校”这个单一的标签。很快,学校从“中国矿业学院”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后来又加上了“科技”二字,变成了“中国矿业大学”。一词之差,背后是学校从单一的工科院校向多科性、研究型大学转型的巨大决心。</p><p class="ql-block">很多人可能不晓得,矿大这所百年学府,其实是“流浪”过来的。它1909年在河南焦作诞生,后来因为战乱和时局变迁,辗转过天津,辉煌过北京,甚至在特殊年代里,还被迫南迁到四川合川。直到1978年,才在徐州这个“五省通衢”的地方安顿下来,算是找到了最终的家。</p><p class="ql-block">罗承选接手的时候,矿大在徐州扎根也不过十几年光景,百废待兴。他一个四川人,来领导这所曾经在四川短暂停留过的大学,冥冥之中,仿佛有一种奇特的缘分。他要做的,不仅仅是发展,更是要给这所漂泊了半个多世纪的学府一种前所未有的稳定感和归属感。</p><p class="ql-block">他做到了。从1987年担任副书记,到2010年卸任书记,他在矿大的核心领导岗位上待了整整23年,如果算上更早的职务,他在这个校园里奉献了几乎全部的职业生涯。他不像有些大学校长那样,是喜欢抛头露面的“明星学者”,他更像一艘巨轮的“压舱石”,沉稳,坚定。有他在,矿大的师生心里就觉得踏实。</p><p class="ql-block">他还得处理一个特别棘手的问题,就是矿大在北京还有一个校区。一所大学,两个校区,相隔千里,管理起来的难度可想而知。从1998年到2002年,他还同时兼任着北京校区的党委书记。那几年,他频繁往返于京徐两地,平衡着两边的发展,其中的心力交瘁,不足为外人道。</p><p class="ql-block">老先生走了,带走了一个属于他的时代。回过头看,他这一辈子,干成了一件大事:他把一个命运多舛、行业特色过浓的专门院校,硬生生托举起来,打造成了国家倚重的“211”重点大学,为国家能源行业输送了无数的中坚力量。这份功绩,沉甸甸的,不该被轻易忘记。他的人生,就像他大学里学的地质学一样,不靠花言巧语,就靠一层又一层的积累和沉淀,为后人,为矿大,奠定了一块无比坚实的地基。</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2009年学校迎来百年华诞,对历代校徽中重要元素进行融合,设计出沿用至今的新校徽。主体元素由圆环、地球、铁锤矿斧和钢轨等图案组成。“中国矿业大学”依旧选用邓小平同志亲笔为学校题写的校名。</p><p class="ql-block"> 校徽的发展史也体现着学校的发展史,寓意着矿大既继承历史、薪火相传,又面向未来、不断开拓。象征着学校立足于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又向着多科性、研究型高水平大学的目标不断迈进。表达了矿大人永远感谢和牢记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我校的关怀与期望。</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中国矿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以矿业为特色,理工文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主校区位于江苏省徐州市。</p><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中国矿业大学肇始于1909年创办的焦作路矿学堂,历经14次搬迁、12次易名,包括国立西北工学院、北京矿业学院等阶段,1978年迁至徐州重建,1988年定现名。2000年划归教育部直属,2003年北京校区独立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p> <p class="ql-block">.</p>